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代表委员就心理咨询辅导需求增长“开良方”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为青少年治“心病”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张莹 许倩 时间:2025-02-27 10:24 【字体: 】 浏览量:-

  市两会期间,“青少年学习任务太重”“易产生极端行为”“家庭关怀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不足”等话题频频被提及。代表委员们表示,家校社要形成合力积极应对,加强对心理课程的重视和有效供给,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以满足学生群体心理咨询服务需求,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据市教育局2022年抽样调查显示,本地中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约为18%;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接诊的心理障碍患者中,青少年比例达30%。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市人大代表冯志明表示,青少年寻求心理咨询辅导的需求急剧增长,但教师资源难以满足学生在学习压力、亲子关系等领域的心理指导需求。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配备不足,专业资质教师占比低,心理课程流于形式。加上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率低,家校沟通渠道单一,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社区心理咨询站点覆盖率低,心理健康宣传缺乏持续性等问题有待解决。

  有着多年教学管理经验的市人大代表谢天益说,当前社会家庭结构不断变迁,孩子上学放学都由家长接送,基本是两点一线,同龄人交流倾诉极少,这让许多青少年减少了情绪宣泄的机会。部分家长过度看重学习成绩,对孩子情绪关注度低,加上智能手机普及,在电子游戏、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下,孩子更易出现心理问题。谢天益建议,家庭教育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根基,家长需意识到“教育孩子是需要学习的”,应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与社交能力。相关部门应多组织家庭文明活动和社区心理讲座,强化家长的教育能力和责任感。

  市人大代表释隆日表示,相比小学,初高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更大,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用时久,日常休息时间不够,身心健康容易出现问题。他建议,初高中阶段学校要开设心理疏导课程,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抗压能力,为不良心理情绪排解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学校应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来自民建阳江市委员会的多名市政协委员表示,对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同时,要建立公安部门、社区与学校、家庭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掌握青少年的动态,形成工作合力。社区要加强对辖区内青少年的关注和管理,文化、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也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传播暴力等不良信息的行为,多创作和传播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正能量作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个学校、一个部门、一个家庭能做到的,必须多方联动。”小组讨论会上,不少代表和委员都发出了同样的心声。市政协委员简科、叶世锋建议,应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治疗等服务。加强对学校心理老师、辅导员,以及社区工作者等群体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来。冯志明建议,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在镇街层面实现心理咨询室全覆盖,推广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同时,设立专项经费,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