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两会金点子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2月24日,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望与重托,出席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的代表们精神饱满抵达驻地,向大会报到。今年大会迎来了不少“新面孔”,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带着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提出真知灼见、反映社情民意,为阳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人大代表朱远超因地制宜探索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作为一名新当选的市人大代表,我非常激动深感荣幸。通过这个机会,我希望可以传达村民们的声音,为乡村发展提出更多好建议。”市人大代表,江城区城西街道第一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远超说,他关注乡村产业发展,建议通过乡村运营措施,发展乡村业态,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创业。
2025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朱远超认为,要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必须要盘活乡村资源资产,发掘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增强乡村自我“造血”能力。
谈及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朱远超认为,不能盲目跟风,不能搞“一刀切”。各乡村应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和策略,注重凸显地域特色,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乡村产业。同时,他提倡通过乡村运营,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比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拓展农村电商等,依托创新打破传统产业边界和业态模式,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不断挖掘新的盈利点,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但没有产业的支撑,农村难以汇聚人气,更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朱远超指出,一方面,应深入挖掘并培养乡村运营师,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和专家前来参与乡村建设,帮助乡村合理规划和发展特色产业;另一方面,需强化青年返乡就业创业要素支持,引导和帮助更多的青年参与乡村振兴。
市人大代表叶宏基多措并举推动水产养殖转型升级
市人大代表、阳西县宏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宏基特别关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他建议,在做强现代农业的同时,要从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加强交流等多方面发力,帮助养殖户转型升级,跟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叶宏基与水产养殖行业打交道多年,在日常工作中,他发现水产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越来越规范,这对行业发展无疑是好事。然而,部分长期在农村生活、工作的养殖户,对于最新政策和要求的理解存在偏差以及滞后等情况,导致他们的产品在流向市场时受阻。
叶宏基建议,政府应加强“政策下基层”的宣传力度,让农村的养殖户能够及时了解到最新政策和要求。同时,乡镇一级政府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帮助,指导养殖户办理生产、销售所需的手续,并积极对接、跟进,保障养殖户的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
叶宏基还提到,发展现代农业是大势所趋,落实到水产养殖行业,养殖户当务之急是要进行智能化升级,引进数字化、自动化的系统、设备,实现对水质、水温的实时监控,维持水产生长环境稳定,从而提高水产存活率和品质。
要实现智能化升级,不能只靠“单打独斗”。叶宏基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养殖户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力度,指导养殖户科学、合理扩大养殖规模,避免盲目发展。行业协会要强化养殖户之间的交流、沟通,邀请更多农业专家来到阳江,手把手指导养殖户提升养殖技术、升级养殖模式,助力养殖户实现增效、增产、增收。
市人大代表陈颖燕建立公立医疗级月子中心提供优质产后服务
市人大代表、阳东区妇幼保健院院长陈颖燕建议,应加大适龄婚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公立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医疗级月子中心,提供更加专业、贴心高性价比的产后服务。
陈颖燕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适龄青年的婚育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她认为,加强适龄婚育政策宣传,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婚育观迫在眉睫。
陈颖燕建议,相关部门应利用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适龄婚育的重要性与国家相关政策。同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婚育经验,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要多开展适龄婚育宣传教育活动和联谊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婚育知识、扩大交友渠道;政府部门可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适龄青年结婚生子,如提供住房补贴、教育资助等,并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陈颖燕还提到,当前医院的分娩量下降,各级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存在过剩的情况,可利用过剩床位建立公立医疗级月子中心。一方面有专业医护人员和新生儿专家,为产妇产后康复和新生儿照顾提供专业服务;另一方面可做到价格透明规范,不存在虚高收费,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减轻家庭负担。此外,还可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后期,减少产后抑郁症发生,同时培训新手父母照顾新生儿的技能。目前,省内中山博爱医院、云浮市妇幼保健院已开展此项业务,值得借鉴推广。
市人大代表郜保安推进节能降碳行动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市人大代表,阳春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郜保安特别关注绿色低碳发展。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他建议可以从探索新发展模式,提供政策支持,引导、规范废弃物源头管理,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推进节能降碳行动,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郜保安介绍,近年来,全市水泥行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稳步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行业也面临环保压力、能源消耗及市场竞争等挑战,传统的水泥生产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必须要加快转型升级。郜保安建议,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分布式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探索企业与村集体合作开发风电项目的新模式,在提升村集体经济水平、助力企业经营发展的同时,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此外,政府也应给予地方制造业企业更多政策支持,指导企业改革与升级。
“加强废弃物源头规范化管理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他建议,要加强废弃物源头的规范化管理,一方面推广废弃物分类收集制度,设置分类垃圾桶和回收点,鼓励居民和企业进行废弃物分类;另一方面可以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和社区开展废弃物源头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郜保安还提议增加新能源货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出台相关政策以支持和引导电车行业的发展。这也将为实现制造业节能降碳、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更大的空间。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