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苗看广东,广东种苗看阳江。2023年起,各地海洋牧场发展迅速,带动海水种苗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阳江许多养殖户乘势而上,获得了丰厚回报。”站在“鱼苗工厂”的鱼池前,市人大代表陈光文向记者分享着海水种苗市场的新变化。去年,阳江市泰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鱼苗产量超8000万尾,产值超2000万元。作为该公司总经理,陈光文有信心在今年将产量提升到1亿尾。然而,随着海水种苗产业高歌猛进,一些发展的瓶颈也逐渐浮现,养殖户们必须寻求新突破。
2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阳西县上洋镇南山岭村的海水种苗养殖基地,看到一口口鱼池内养殖着形态各异的鱼苗,陈光文和同事正用抄网将鱼苗捞起,观察鱼苗的生长情况。他告诉记者,该基地养殖水面面积达1400亩,示范基地面积300亩,海水引自2公里外的深层海域,以养殖东星斑、珍珠斑、金鲳鱼等鱼苗为主。
市场行情向好,不少养殖户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这就无法绕开农业设施用地指标的局限。“虽然行业发展前景好,但是养殖户也要有序扩张,如果没有用地指标就盲目扩张,那就乱套了。”看到养殖户们面临的瓶颈,作为市人大代表的陈光文,在去年提出了希望政府大力支持海水种业发展,帮助养殖户争取更多用地指标的建议。随后,他还多次陪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前往上洋、沙扒等地的养殖基地调研,积极与省有关部门协调、推动用地指标申报、审批工作。
“解决用地指标只是发展的第一步,海水种业不能一直走老路,要重视科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性变量,陈光文深以为然。近年来,该公司与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并引进科研团队和科技特派员,开展名优品种繁育、健康养殖、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公司先后承担省、市、县级科技项目10余项,并拥有8项发明专利。
作为市海水种业创新发展协会副会长,陈光文经常与协会会员们沟通交流,与养殖户们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以前的东星斑,养了两年都没有1斤重,现在养10个月就能超过1斤。”陈光文说,科研为行业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在高校及相关部门、机构的指导和推广下,海水鱼苗的成活率和产量明显提升,研发、改良的新品种生长周期更短,且市场价值更高,为养殖户开拓出更多的利润空间和发展前景。
“这两年,阳江的海水鱼苗养殖规模扩大了将近50%。”陈光文对阳江海水种业的发展势头十分看好。当下,越来越多人加入该行业,并投资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养殖基地及实验室,向“海洋芯片”高端市场进军。随着海水种业的蓬勃发展,阳江的海洋牧场也将迎来春天,“阳江海鲜”的品牌将被更多人熟知。
今年,陈光文将建议当地政府进一步修缮通往各镇村养殖基地的乡村道路,方便鱼苗以及海产品更好地运输出去。“工作之余,我经常会到各镇村走一走,留意身边的大小事。”作为市人大代表,陈光文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用心用情做好履职尽责工作,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