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市卫生健康局:医生提醒霉变甘蔗易引发中毒,慎食!
来源:阳江新闻网 时间:2024-03-19 10:17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有句俗语你听过吗?“清明蔗,毒过蛇”,意思是清明前后食用甘蔗,稍有不慎就会中毒。那么,清明前后的甘蔗真的这么可怕吗?中毒又有什么症状?该如何预防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巫丽萍。

  食用霉变甘蔗严重可致死

  “导致中毒的不是一般的甘蔗,而是发霉变色的红心或者黑心甘蔗。”巫丽萍解释,民谚强调清明甘蔗不要食用,主要是因为清明节前后,气温升高、降水增加,甘蔗如果保管不当,很容易发生霉变。霉变的甘蔗会产生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3-硝基丙酸,进入人体被吸收后,潜伏期短、发病急。

  食用的霉变甘蔗分量不同,中毒程度也有所不同。据了解,轻度中毒者一般会出现恶心、腹泻、头昏等症状,中毒比较严重的可能会抽搐、昏迷,导致视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更严重的还会双目失明,患全身痉挛性瘫痪等难以治愈的疾病,甚至死亡。巫丽萍表示,从医院的就诊情况来看,每年 2—4月是霉变甘蔗中毒高峰期。

  记者搜索相关案例时发现,浙江义乌一位53岁阿姨在食用一根红心甘蔗后出现中毒症状,上吐下泻,3天后仍未好转,送到医院时已经情况危急到需要抢救的地步了。医生根据患者家属的描述,初步判断是霉变甘蔗中毒、肠道感染引发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及全身多器官衰竭。

  巫丽萍提醒,清明前后不能吃甘蔗,其实是针对霉变甘蔗,吃新鲜的甘蔗并不会出现中毒的情况。市民除了要避免误食变色、酒味、长毛等甘蔗,还要慎喝来源不明的甘蔗汁,变质甘蔗汁含毒素的量会更高,中毒风险更大,正常的甘蔗汁清甜爽口,有股清香,如果闻到有酸馊霉味或酒糟气味等异味,说明已经变质,不能食用。

  少量误食不必过于担心

  事实上,“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比较夸张。巫丽萍告诉记者,霉变后的甘蔗主要毒素就是3-硝基丙酸,虽然该物质毒性较强,但是中毒剂量大约是5毫克,普通人一般要连续不断吃下一根甘蔗,才有可能出现中毒症状,且很少有致死案例,市民不必过于担心。

  “霉变严重的甘蔗入口有明显异味,会刺激市民吐出,基本不会造成大量误食,少量吃几口,问题是不大的。”巫丽萍解释,由于人体自身有一定的解毒功能,当毒素的摄入量不足5毫克时,一般不会有症状,可以先自己观察,如果症状比较轻微,多数都可以自己缓解。

  但如果是误食大量红心甘蔗,或胃肠和肝脏功能不佳的市民,出现中毒症状后最好前往医院,并准确告知医生自己误食红心甘蔗,让医生了解相关风险,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或者住院观察。

  红心甘蔗吃不得,但有些甘蔗只是有几处发现了霉点,能削掉霉点或避开红心部分继续吃吗?巫丽萍提醒,甘蔗出现红心、霉点就是霉变的表现,由于甘蔗含水量很高,霉菌毒素会在其中自由渗透而转移到其他地方,所以不建议继续食用。虽然摄入少量的毒素可能不会出现中毒症状,但这些毒素对肝脏的损伤是实际存在的,长期食用也会出现中毒现象,损伤肝功能。

  临近清明时节,又想吃条清甜甘蔗,该怎么选?巫丽萍建议,首先要看甘蔗外观是否正常,有没有发霉长斑,或将甘蔗切开,看截面有没有霉变的点或铁锈色的物质;其次可以摸下蔗身有没有变软,如果变软了则不新鲜;最后可以闻一下有没有酸馊、酒味等异味。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