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市消委会:推拿沐足美容保健类投诉多
办卡容易退卡难 预付式消费需谨慎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谭兴孚 时间:2023-03-15 10:04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在美容美发、娱乐健身、餐饮服务等多种消费领域被广泛使用,在为消费者带来方便与实惠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消费纠纷。今年以来,市12345热线平台接到不少此类消费投诉,主要涉及涉嫌诱导消费、关门跑路不予退费等问题。针对预付式消费存在的诸多风险,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预付式消费有风险,消费者选择需谨慎。

  沐足店人去楼空

  美容院套餐设坑

  “目前,微信维权群里已经有35人。”近日,市民许女士向记者反映,今年过完春节回来,他们发现位于市区丽枫酒店4楼的扶元堂早已人去楼空,剩下至少几十名预付式消费的会员“在风中凌乱”。

  3月14日,记者来到上述地址看到,丽枫酒店正在停业装修,大门紧锁,就连酒店停车场入口也被挡板封闭起来。记者在后门找到一名装修工人,他告诉记者,他们受房东委托对整栋大楼进行重新装修,4楼的扶元堂早已不营业了。

  许女士告诉记者,扶元堂是一家推拿沐足店,三四年前她因肩颈疼痛去店里推拿后觉得效果不错,便经常光顾。头几年店里生意不错,也没有人向她推销会员卡。去年,有技师向她推销充值会员卡:充1000元,送两张50元的代金券,用完代金券后,还能每次优惠20元。因光顾多年,出于对该店的信任,许女士便充了1000元,并顺利完成了消费。去年12月13日,许女士再次充值1000元,但仅消费了两次,便发现该店关门停业了,卡里还有624元未消费。

  许女士说,今年春节前,她到店准备消费时发现已经关门了,当时还以为是店方春节提前放假。但过完春节回来,许女士再次到店发现,该店已经贴出招租信息。许女士联系了该店负责人黄总,要求退款,无果。

  3月14日,记者电话联系了黄总,是东莞的号码。电话接通后,记者询问关于退还会员剩余费用问题,对方随即挂断了电话。

  除了推拿沐足,关于纹眉的投诉也有很多。有市民投诉称,其于2月11日在市区东风三路东汇城一家名为塑颜工匠的美容院纹眉,商家宣传纹眉价格为398元,但纹眉过程中多次诱导市民购买相关套餐,随后该市民共支付3700元。该市民认为商家涉嫌诱导消费,要求商家退费,无果。

  记者从市12345热线获悉,2023年1月至2月21日,该热线持续接到群众投诉扶元堂沐足保健有限公司的工单共30宗;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21日,市12345热线持续收到群众投诉塑颜工匠美容院的工单共66宗。

  美容保健投诉激增

  职能部门紧急介入

  3月3日上午,市政府热线服务中心组织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管局、江城区商务局、江城区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管局江城分局、江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部门召开市 12345热线工作协调会。会议就如何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小儿推拿、推拿整脊、沐足按摩、纹眉等消费纠纷问题作了详细探讨研究。

  会议认为,《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中眉修整术、中医推拿美容技术(包括头面部美容经穴按摩技术、躯体和四肢其他部位美容推拿技术、足部美容按摩术)属于医疗美容范畴。同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阳江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部门协作社会共治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卫生健康部门应加强对中医行业的服务指导,及时掌握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业态的新情况、新趋势,着力完善相关政策与配套措施,注重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在职责范围内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会议研究决定,今后涉及眉修整术、中医推拿美容技术等医疗美容类诉求工单,按属地管理原则由江城区卫生健康局负责处理,如需其他部门配合跟进,其他部门应积极协作配合。

  当日下午,江城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局江城分局对上述群众投诉的店铺进行了走访调查。江城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天走访发现扶元堂已经人去楼空,暂时无法联系上负责人;至于消费者对塑颜工匠的投诉,经执法人员到现场调查,投诉情况属实,执法人员找到该店店长,要求该店给消费者退还相关款项。市市场监管局江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群众投诉的其他情况,已将相关证据移交给公安部门处理。

  消委会提醒理性消费

  注意保存好预付凭证

  对于预付式消费引发的纠纷问题频发,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式商品或服务时需谨慎理性,按自己的实际需求办卡,别让预付卡成了“吞钱卡”。消费者进行预付卡消费要注意以下四点:

  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家。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式消费卡时,要注意查看经营者的营业执照,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企业信息公示平台,查询经营者注册登记、许可审批、行政处罚、经营异常等信息,充分了解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和市场信誉。根据商务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发售商业预付卡的企业需在商务部门备案,并建立资金存管制度,发卡企业应将部分预收资金委托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因此除了选择规模大、正规经营店外,消费者选择备案发卡企业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

  办卡金额按需适量。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适量充值。谨慎选择一次性充值金额过多、服务期限过长的预付式消费,办卡后要及时消费,避免因使用时间过长,遭遇商家因经营不善倒闭、跑路等不确定因素。此外,消费者还需要时常关注商家经营状况,及时了解装修、转让等信息情况。

  细化约定服务内容。在办理预付卡时,消费者要仔细了解和阅读办卡说明,不要图方便或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应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载明经营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优惠措施,详细约定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服务项目、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条款,同时要特别注意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约定,不能用口头约定代替合同,以免日后发生消费纠纷无据可依,给维权带来困难。

  妥善保留预付凭证。消费者选择了预付式消费后,在每次使用后,要及时核对消费余额,防止余额意外丢失。要注意妥善保存好预付凭证、合同或协议、宣传单、发票等证据,当发现商家有经营异常、无故不提供服务等情况时,应及时与商家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及时拨打12345热线或到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等部门投诉。若发现商家携款潜逃或有其他涉嫌经济诈骗的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