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市教育局:打着『名校毕业』标签的自媒体制造教育焦虑?相关人士提醒 ——
『鸡娃』并非人人适用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罗学凤 时间:2022-11-02 10:43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各领域均出现流量集中的“网红大咖”。记者留意到,在教育领域,打着“名校毕业”标签的自媒体在持续走红,他们靠晒育儿观、育儿方法和育儿读物等吸引众多家长的关注。不少人认为,一些自媒体为博流量疯狂输出“鸡娃”理念,有意无意地蹭炒教育热点、渲染升学焦虑,与目前提倡的“双减”政策相悖。

  

  现象:“名校父母”

  狂输“鸡娃”理念

  “鸡娃”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的是家长运用“打鸡血”式教育方式,让孩子不断努力学习、拼搏。近日,有媒体表示,在社交网络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当下,在育儿领域,一些打着名校毕业的自媒体疯狂输出“鸡娃”理念,诸如“清华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上清华”“北大妈妈教你这样教育下一代”“哈佛妈妈推荐育儿书”等,这类鼓吹“鸡娃成功学”的自媒体,因为用“名校光环”的加持,收获众多家长的关注。

  记者在某短视频社交平台,以“名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联的账号众多,其中不乏一些百万流量博主。记者随机挑选部分以名校为前缀命名的育儿类账号,发现这类自媒体的短视频内容大多围绕“如何教育孩子”的主题来展开,有分享教育心得、育儿读物、亲身经历等,部分短视频仅是标题就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拥有这2样宝贝孩子能考上北大”“学会这个方法孩子立马逆袭”“清华妈妈分享当学霸的2大核心要素”……这类博主在视频的最后总不忘“呼吁”家长要及时点赞、关注和转发。

  然而,经过记者细心观看了解,发现这些自媒体使用各种手段吸引流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卖货”:要么直播卖货,要么组成群聊邀请粉丝团购相关课程、商品,要么直接在账号里的橱窗销售相关课程包、育儿读物等。

  影响:家长易横向比较甚至引发焦虑

  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育儿自媒体,家长很难甄别哪些才是符合正确三观、贴近实际需求的内容。有家长表示,“鸡娃成功学”在网络上大行其道,除了抓住家长关注的育儿焦点外,其争议性也引发大众的热烈讨论。

  家长李女士表示,在她的社交媒体平台关注列表里,教育博主占了很大比例。每当在育儿过程中遇到困惑或者难题,都会从网络上搜索查看相关内容,寻找答案。李女士告诉记者,那些以名校毕业为噱头的自媒体,有意无意地输出“鸡娃”理念,常让自己产生焦虑——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自己孩子那么平凡?“前段时间,一位名校毕业的家长在网络上晒出自己4岁的孩子已经在学微积分,让我叹为观止。”李女士说,作为家长,虽然明白每个孩子天赋、智力、能力会有所不同,但总是难以避免地将自己的孩子与网络上各种优秀孩子进行对比,巨大的落差使她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成果产生怀疑,内心常常感到焦虑。

  另一方面,有家长表示,目前国家积极提倡“双减”政策,网络上不少育儿自媒体输出的内容恐与该政策背道而驰。家长关先生说:“网络社交平台总会推送一些非常吸引眼球的‘鸡娃’内容,如 ‘小学应该怎么学好英语’‘孩子阶段读哪十类课外书’‘14岁考上清华的孩子是怎么学习的’等,特别是打着名校毕业的博主,以‘过来人’的身份输出各类内容,烘托出‘内卷’的氛围,无形之中给我们这些家长制造了很多焦虑。”关先生很疑惑:这些“鸡娃”的理念如果成为主流,岂不是会抵消“双减”工作的成效?

  原因:教育资源缺乏导致家长盲目取经

  市正雅学校校长况文鹏认为,育儿是一道开放题,并没有标准答案,而网络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话题的讨论,二者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为部分以名校毕业为噱头的自媒体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近年来,况文鹏也常运用各类新媒体社交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对于教育类自媒体的发展有一定研究。他分析,目前育儿类自媒体发展空间比较大,特别是顶着名校头衔的自媒体更受到家长的热烈关注,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育儿自媒体,顶着名校毕业的头衔更能吸引眼球,他们通常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各种育儿观、教育方法、育儿读物,能够迅速获得家长的崇拜、认同。“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网络平台监管制度不完善,这些‘网红博主’是否真的如其所说从名校毕业,作为普通网络用户的我们无法考究。”况文鹏说。

  “此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在孩子成长阶段产生教育忧虑古来有之,目前网络平台上各类育儿信息信手拈来,让家长随手关注、浏览便可以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信息,省时省力,这是各类育儿自媒体持续走红的另一个原因。”况文鹏表示,从这个原因里面折射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目前的教育资源未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家长企图通过网络平台想方设法给孩子提供更多教育补充。

  对策:减少比较莫盲目照搬网上育儿经

  记者了解到,近日,教育部就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作出答复称,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联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开展线上巡查,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热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况文鹏认为,教育自媒体有其存在的意义,不能一概否认,作为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打开格局,减少比较,不要把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面对网络各类信息,要提高甄别能力。

  对于家长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况文鹏提出三方面建议。一要抛除唯学历观念,不要把成绩看作评价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二要遵循个体发展特点,“因材施养”。育儿不能简单盲目地模仿,不要把网上的育儿经验全盘“扣”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第三,善于挖掘孩子的优点、闪光点,在多元化发展的现代社会,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审美力、自治力这五种能力,让孩子具备坚毅、乐观、合作、感恩、担当的优良品质。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