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响应党委和政府的号召,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广大文艺家听党话、跟党走,引导文艺家为人民抒情、为时代放歌、为祖国喝彩,为推动阳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得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系列文艺活动,“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快闪,春联进万家……每年200多场的文艺活动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阳江》大型系列丛书全景式展示地方独特文化风貌;500多件文艺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精品佳作涌流;近400名文艺家晋升国家级会员,文艺人才辈出;各协会(学会)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领导关怀重视
共同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近年来,各级领导十分关心关注我市文艺事业的发展,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周华分别带队到阳江调研基层文艺工作,对进一步繁荣我市文艺事业提出宝贵的意见。今年3月,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文带队到阳江调研,充分肯定市文联工作,强调要立足地方特色文化优势,继续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文化资源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品牌化提升和活化利用,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切关怀、大力支持文艺文化工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多次进行专题调研和指导部署,走访慰问我市文艺名家、非遗传承人和道德模范等。今年8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玲带领市委、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看望文化艺术界人士代表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文化艺术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她希望广大文艺文化工作者继续保持文艺创作热情,紧跟时代步伐,紧贴人民呼声,紧随潮流方向,紧扣人才兴文,创作出更多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的优秀文艺作品,以更坚定决心、更大力度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加快打造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书写漠阳文化新的辉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骁婷高度重视文联文艺工作,多次带队调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扎根人民,不断推出精品佳作,进一步擦亮阳江文化品牌,为推动阳江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推进阵地建设
文艺队伍迸发新活力
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艺阵地和文艺队伍的建设。市文联坚持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推动阵地建设取得新成果,凝聚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艺骨干、名家,形成一支德艺双馨、结构合理的文艺大军。
“阳江市文艺工作者之家”“阳江文化长廊”“阳江书法碑廊”“阳江市文艺创作交流中心” 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市美协、市书协、市摄协和各县(市、区)文联等喜迁新居;新增了“阳江书画院”和“冼夫人冯盎将军文化纪念馆”两个下属事业单位,“阳西县七贤书院”被授予阳江市文艺创作示范基地,“阳江市作家协会灌浆岛创作基地”挂牌成立……以阵地建设为保障,市文联为会员和广大文艺爱好者搭建了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并依托不同的文艺阵地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书画作品展、“丹青扬正气 书画润漠阳”书画展、“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警营文化汇展等精彩纷呈的文艺活动,进一步繁荣了文化的交流发展。
市文联充分发挥凝聚作用,通过举办各类公益培训班,积极发掘、培育阳江文艺发展新力量。同时,坚持把培育优秀骨干摆在突出位置,邀请省级以上名家现场授课指导,提升我市文艺队伍素质,我市文艺队伍活力迸发,以新担当新作为新风貌开创阳江文艺事业新局面。
打造品牌活动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我尤其喜欢每年都举办的迎春书画摄影展,展出的作品水平高,而且有很多家乡元素……觉得分外亲切。”
“我是书法爱好者,书法进校园让我们有了近距离观摩、学习书法家技巧的机会!”
“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消灭敌人,穿越战火纷飞的岁月,抵达春暖花开的圣地……”在“仰望丰碑”2022阳江市文艺界诵读会上,老党员黄健穿上旧军装歌颂英雄。
近年来,市文联始终坚持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重要使命,文艺活动逐年增加至年均200多场,走在粤东西北各市的前列。“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阳江市“奋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系列宣传文化活动、“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庆元宵山歌擂台赛”、百姓健康舞“舞蹈展演”“福照送万家”“书画进万家”“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乡村”等主题活动,已逐渐发展变成品牌,不仅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还进一步拓宽了文化惠民的广度和深度。同时,配合南方都市报开展《探宝觅踪——寻找湾区民间文化力量》大型融媒策划活动,进一步挖掘阳江文化力量,讲好阳江故事。
结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市文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用文艺的方式和力量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组织开展了“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采风活动、“名家写名篇 书法学党史”阳江百米党史书法长卷活动等文艺活动;围绕“喜迎二十大”,联合有关单位举办楹联大赛,“您眼中最美的阳江”摄影、短视频大赛和系列书画摄影展活动,赞美伟大的党和祖国,凝聚奋进力量。
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市文联全力打响文艺“战疫”。共创作抗疫主题作品3000多件,以多种文艺形式致敬一线抗疫英雄。
开展志愿服务
增添文艺活力服务基层群众
文艺志愿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5月,阳江市文艺志愿服务总队和36个分队成立,目前正在筹备成立阳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市文联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推动文艺志愿活动常态化开展,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文化惠民成果。
“到人民中去”“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时代新风”……文艺志愿者们深入社区、校园、乡村、警营等,加大文艺志愿服务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据统计,市文联每年组织开展100多场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文艺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培育文艺精品
文艺界佳作频出屡获大奖
近年来,市文联坚持“重本土、重原创、重创新、重精品”原则,积极扶持和鼓励各艺术门类创作;同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原则,积极组织各类文艺讲座、采风、演出、展览、座谈会等,珠海中山江门阳江书画摄影联展、“鼍城阳江、山月故里”采风写生等活动的举行,是我市文艺界主动对接珠三角、融入大湾区的具体行动,拓宽了我市文艺工作者的视野,激发了创作灵感。2020年12月,首届阳江文化艺术博览会举行,其中,市文联负责的本土文艺图书精品展共展示了我市文艺界原创文艺作品集320多本(部)和《阳江文艺工作交流》《蓝鲨》《阳江诗联》等本土文艺期刊,充分彰显了本土文艺创作的活力。
通过积极与其他部门、企业合作,市文联还举办了庆祝建市30周年征文比赛、“文明阳江”原创歌曲征集、“宜居宜业宜游——魅力阳江摄影大赛”“歌耀全城”阳江市首届原创流行歌曲大赛等活动,充分发挥文艺精品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营造了全社会繁荣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的浓厚氛围。
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文联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1856场;市文联系统累计有500多件文艺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100多人次分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荣誉称号,8个团体会员获得省级以上的表彰,1000多名文艺家晋升国家级、省级会员。
截至目前,市文联团体会员共发展至41个,包括2个事业单位、33个协会(学会)、2个行业文联和4个县(市、区)文联,会员总数已达10000多人,其中省级会员2249人,国家级会员398人。
2015年12月28日,《文化阳江》系列丛书正式发行。丛书共四部,分别介绍了56位阳江文化名人,讲述了42个文化现象,分享了86处文化胜景,展示了17个文化产业。
2016年,市文联组织文艺家挖掘整理出60多首民歌民谣并分类记谱,编辑出版了《阳江民歌民谣集》;作家陈麒凌作品《爸爸、儿子还有鹅》获2016年“夏衍杯”电影剧本征集优秀电影剧本奖;李华工作室木雕作品《荷香》获得2016年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岭南杯”金奖。
2017年,阳江本土原创廉政主题粤剧《番薯县令》荣获广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项。
2018年,书法碑廊正式启用;举行建市30周年阳江市“奋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系列宣传文化活动,展出文艺作品1000多件。
2019年,陈麒凌作品《猪肠碌你吃过没》获“夏衍杯”电影剧本征集优秀电影剧本奖;林德宏、谢维祥荣获“广东省从艺70周年文艺家”称号。
2020年,陆海华《致敬最美逆行者》获“北滘杯”广东省第28届摄影展创意类金奖;海陵岛入选首批“广东省摄影目的地”并获得授牌。
2021年,90后女诗人米心诗作《手指头孩子》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市诗歌学会荣获“新时代·鲁迅诗歌奖”十佳诗歌社团奖;海陵岛荣获“中国楹联文化之乡”称号。
2022年,阳江市书法家协会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2022年“送万福进万家下基层公益活动”先进单位;原创歌曲《不惑之年》荣获年度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十大金曲、十大作词作品、十佳作曲作品、优秀编曲作品、十佳MV奖五大奖项。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