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阳江是阳江的母亲河,自北向南汇入南海;位于南海之滨的海大自南向北相向而来,融入阳江。海大阳江校区的诞生,印证了二者间的深情牵绊。
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由广东省教育厅、阳江市人民政府、广东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共建。加快建设阳江校区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补齐粤东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短板,填补阳江市全日制本科教育空白,满足300万阳江人民对于高等教育美好期盼,实现广东省本科教育全覆盖的重要一环。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阳江校区充分发挥阳江人文、区位、产业、生态优势,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聚焦发展内涵、瞄准科技前沿、汇聚高层次人才,矢志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素质人才,推进阳江高等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智”撑阳江高质量发展。
扬帆!
四方合力,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建成新校区
2019年初,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吹响了在阳江加快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号角。同年7月,华工与阳江市签订对口帮扶框架协议,华工教授全职帮扶队倾情投身建设一线;同年11月1日,校区首期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动工。2021年1月,省教育厅召开工作会议,明确由省教育厅、阳江市政府、海大、华工四方合作建设海大阳江校区。阳江市筹建办、海大专班、华工帮扶队三班进行合一,合署办公,共同开展建设工作。2021年8月,阳江校区首期建设项目全面建设并交付使用。当年秋季,校区顺利迎来首届学子。
校区总规划用地面积3500亩,总投资概算52.08亿元,按在校生2万人规模,分期建设。首期占地51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今年9月,校区二期工程第一标段开始施工,将新建3栋宿舍楼,建筑面积约22417平方米,不断提高学校高质量办学水平。
同步硕博,高位启航。2021年起,海大阳江新校区同步启动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学位层次招生。紧扣阳江五金刀剪、风电、食品、旅游等重点产业集群,首期设置5个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开设14个本科专业,有3个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融通产业,锻造工匠。依托阳江重点产业集群,阳江校区创新打造大学产业学院,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各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海上风电学院、五金刀剪学院、白天鹅酒店管理学院、岭南特色果蔬绿色加工产业学院、信创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和数字旅游研究中心,致力培育产学研应用型人才。
多向协力,尖端创新。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以及华工阳江研究院“落户”阳江校区。协同两大省实验室及华工阳江研究院,在科技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咨询及培训等方面携手开拓创新,形成大学、省实验室和研究院同步建设、共建共享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格局。
远航!
立足阳江,打造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校区
阳江校区作为海大“一校两地四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将依托海大高水平学科和华工“双一流”高校的基础优势,按照“阳江主建、海大主办、华工帮扶、协同运行”的原则,建设学科专业特色鲜明、本硕博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阳江、服务湾区、科教融合的科技创新阵地,多方协同、条块结合、治理高效的运行机制,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校区。
扩展教育规模,完善学科结构布局。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阳江经济发展需求和校区特色发展需要,依托海大与华工优势学科,阳江校区制定以“工科为重、文理协调、统筹推进”的校区学科专业发展思路,“十四五”末达到7个学院,20个专业。计划2023年在校生规模5000人、2025年达到8000人、2026年突破10000人。
加快人才引育,倾力打造一流师资。实施“师资倍增”计划,以每三年为周期,周期内实现师资队伍倍增,师资队伍数量、结构持续优化。实施“优才引领”计划,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在“聚焦重点领域、对接科技前沿、汇聚一流人才、保障一流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推进“双师型”教师引育工程,灵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深化三全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围绕“扩围、拓新、提质”,建设重点学科、一流专业,努力培养各类卓越应用型专业人才。
提升科研水平,全力服务阳江发展。通过产业学院“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的模式,集聚人才、深化交流、孵化项目,助推阳江风电、核能产业迈入千亿级,助推阳江“滨海旅游城市”建设、引领滨海旅游产业现代化,助推“调味品之都”建设、支撑大食品产业集群全球领先,助推阳江五金刀剪产业升级、推动合金材料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
数读
一年来,本硕博在校生人数由710人增至2298人。本科专业从7个增至14个。今年校区本科招生219专业组录取最低排位比去年提高1.1万个排位。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3个。建成特色产业学院5个。获2022年“华数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8支,驻镇开展帮扶活动超30次。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