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市民政局:凝聚各界力量为68万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共绘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林可欣 黄果 时间:2022-09-30 09:01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每个父母的牵挂和期盼。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事关民族发展和国家未来,更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以来,阳江市民政局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需求,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保障措施,多措并举织密扎牢儿童保护网,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品牌,为全市68万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健全机制 配齐工作人员队伍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明确由民政部门承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牵头工作。我市民政部门积极主动担当,牵头建立了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切实保障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2020年,市、各县(市、区)全面建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2021年底,全市各镇(街)、村(社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站(点)完成挂牌仪式,并开通了未成年人保护热线电话0662—3222169,搭建起了未成年人保护电话服务平台。群众可通过热线电话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政策、求助帮扶、资源链接等咨询求助或投诉举报。

  在此基础上,市民政局大力加强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一线人员,凝聚关爱服务力量。在全市各镇(街)建立了48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49个社工服务站,配备了儿童督导员48人,在村(居)建立了867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点和社工服务点140个,配备基层社工500多人,儿童主任867人。建立了重点儿童定期摸排走访制度、儿童侵害强制报告制度和留守儿童等制度,同时引入社会组织,结合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方法,针对未成年人面临的不同困境和需求开展个案服务和心理辅导,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三社联动 构建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近年来,市民政局依托全国儿童福利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儿童信息动态化管理平台,通过走访排查,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台账并录入到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统中。据统计,我市现有的719个孤儿、142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8938名农村留守儿童和8666名困境儿童已全部纳入监护范围。同时,通过引导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志愿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为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家庭子女等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亲子能力培训等活动,促进儿童保障政策落地落实。

  为了让这些纳入监护范围的儿童的关爱服务得到有效保障,市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服务项目,在镇(街)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构建了“社会组织+双百社工+社区+家庭+学校”的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整合资源 实现集中供养孤儿区域化养育改革

  近年来,市民政局积极探索区域性集中供养孤儿养育改革,积极推动阳江市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为做好孤儿区域化集中供养,我市民政部门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区域性集中养育模式。截至今年8月,我市完成了江城区社会福利院、阳东区社会福利院、阳西县社会福利院共计72名集中供养儿童的移交工作,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暂时只保留阳春市综合福利院。其中,江城区、阳东区和阳西县社会福利院整合资源转型为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履行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职责。

  3月17日,市社会福利院内暖意融融,来自阳东区福利院的37名孩子在“新家”开启了新生活。为了让孩子们尽快融入新环境,移交当天,市社会福利院为新入住的孩子们举办小食会,采取游戏的方式尽可能消除他们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护工们还提前了解每位小朋友的喜好,在移交当天向他们赠送了玩具;阳东区社会福利院还调派了8名护理员到市社会福利院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保护权益 落实困境儿童兜底保障

  9月7日,我市召开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明确各方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推进和督查督办机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除此之外,2021年5月,我市印发了《阳江市民政局 阳江市财政局关于提高阳江市2021至2023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最低养育标准的通知》,并按照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将全市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949元,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13元,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参照当地散居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执行,切实落实了困境儿童的兜底保障。

  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主动担当作为,联合各有关单位,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落地落实落细,持续聚焦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联合各界力量,共绘保护未成年人的“同心圆”。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