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医疗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聚,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事业强。市人民医院在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过程中,面对欠发达地区较难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共性瓶颈问题,探索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了“感情+事业”招才育智特色“双引擎”人才工作模式,通过体制改革、塑造平台、完善政策、贴心服务、人文培育等全方位举措,取得了高层次人才集聚的丰硕成果。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先后与钟南山、林延龄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团队开展合作,一批高层次学科开展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落地,并引进博士19名,其中博士后达8人,培养在职博士5人,培育高层次人才在科研方面填补了地区多项空白,有力地推动地区医疗健康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三方面留人
汇聚人才资源
在人才工作中,该院坚持将“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两方面工作一起抓,完善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三方面留人”机制,以待遇留人为基础,以情感留人、事业留人发挥该院比较优势,集聚人才走进医院、建设医院、扎根医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在待遇留人方面,该院在逐步提高总体薪资待遇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待遇机制,在绩效薪酬分配中向临床一线倾斜,向业务骨干和青年人才倾斜,对特殊岗位及科技创新人才制订奖励措施,以绩效考核为核心建立“赛马”机制,薪酬能上能下,从根本上解决“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问题,进而激发能者干事创新的活力。
在情感留人方面,摆脱引人留人单纯依靠冷冰冰的制度,塑造和谐、友善、进取的医院文化,以关心、关爱为切入口,让人才感受到来自领导、集体的温暖。在高精尖人才、学科稀缺人才引进的成功案例里,该院党委书记、院长辗转各地“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对接人才,这对打破欠发达地区招才引智难的“魔咒”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解决好人才在住房、就医、子女入学、家属的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做深做细服务保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决好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在事业留人方面,近年来该院在各方面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快车道,该院在发展的进程中,想方设法为人才发展搭建舞台、留足空间,造基础、搭平台、给职位,为人才发展铺设道路、创造条件,让人才在医院这个大平台上实现自身的追求和价值。
三方面育人
发展人才队伍
把每个员工的经验积累、知识进步和智慧汇集起来,就是医院前行的宝贵财富。该院历来重视人才培育,以人才培育为核心,探索形成了党建育人、培训育人和文化育人“三方面育人”体系,发展建设“倒金字塔型”人才队伍。目前,该院高级职称388人,中级职称503人,高层次人才分学科合理分布,各个学科人才梯队趋于完善。
在党建育人方面,该院将原有的12个党支部调整为52个在职党支部,切切实实将支部建立在科室上,在党建工作基础上形成完善的人才组织架构,这为人才工作奠定了扎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在各个党支部实行“双带头人培养”,将学科带头人、潜在的学科带头人发展成为党支部的带头人,加强思想学习教育,锤炼出一支以院党委为核心、各个党支部书记为主干、普通党员为肌体、全体医务人员共同进步的人才队伍体系。
在培训育人方面,一是依托该院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优质基础,为年青医生专科发展打下扎实的临床技能基础;二是出台《阳江市人民医院关于在职、培训人员报读研究生的管理规定》,鼓励年青医生在职学习,对取得学历学位证书人员的学费进行报销;三是实施年青医生能力提升培训或到上级医院进修工程,不断提升年青医生素质和服务水平;四是与10所上级医院搭建了18个专科联盟,通过上级专家授课、查房、手术指导等方式,培养带教高水平的年青人才队伍。
在文化育人方面,该院围绕“使人文融入医学、让医学回归人文”核心理念,在人才培育工作中重点提倡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强调人文和医学相结合,提升人才综合素养。该院组织开展人文特色品牌——医家大讲堂,截至目前,已邀请30多名知名学者开展人文专题讲座,内容涵盖文化、历史、美学等,提升该院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和内心修养,进而转化为积极投身工作、积极服务群众的良好氛围。
三方面用人
发挥人才效应
该院在重点平台搭建、科研发展、学科提升三个方面合理发挥人才所想所长,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取得了良好成效。近年来,专科取得长足发展,一系列新技术落地应用,切切实实为群众带来新的健康福利。
在平台搭建方面,近两年,该院先后搭建了省内首批、粤西首家互联网医院,完善了智慧门诊功用,细分完善了中医部科室,先后为相应的科室购进一批高、精、尖设备,成立了阳江市心血管中心、阳江市卒中中心、阳江市胸痛中心、ECMO救治中心等,以点带面将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高到新的层次。同时,成功创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阳江市中医药传承和创新研究所,为人才奋进博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科研发展方面,该院搭建呼吸疾病实验室、生物样本库、精准医学检测中心、新药I期临床试验基地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建立了阳江市呼吸系统疾病大数据中心及阳江市呼吸系统疾病生物资源库资源共享平台,向高水平科研进发。自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以来,该院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5项、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16项、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项目2项、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科普项目9项,市级科研项目231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其中1项已进行成果转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项;发表学术论文693篇,其中SCI论文6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论文5篇。该院检验科成为粤西地区首家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认可》的医学实验室。
在学科提升方面,借助钟南山、林延龄院士领衔的国内外专家团队,着力打造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中心等高水平学科。同时,依托人才集聚,大力开展“技术清零”,两年来先后开展了阳江地区首例腔镜微创心脏瓣膜置换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国际尖端TAVR心脏手术等45项新技术,向群众、政府和社会交出满意的健康答卷。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