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市公安机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打违法犯罪,战疫情、保平安,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永葆为民初心,为阳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平安稳定的环境,推动平安阳江建设再上新台阶。
全面从严管党治警 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年来,市公安局始终坚持“党建是核心,队建是根本”的原则和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的思路,紧抓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阵地建设,持续推进党建工作与公安业务融合并进,推动各项公安工作走在前面、作出表率。
抓组织建设,焕发公安党建新活力。市公安局扎实开展公安党建“筑基工程”,成立全面从严管党治警领导小组,选举成立市公安局机关党委,交警支队机关党委,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坚持“一切为打赢”的鲜明导向,组建51个战“疫”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71个,党员志愿服务岗18个,党员先锋队5个,确保党旗在公安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抓思想建设,凸显政治建警新成效。深化“党建+思想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训词精神。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行“书记课堂”“公安大讲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四个课堂,开展覆盖全警的政治轮训,举办支部书记讲党课比赛、全市公安机关微党课比赛、“入党第一课”宣誓等系列活动,推动思想教育和队伍管理效果提升。
抓模范创建,展示作风建设新面貌。常态化推进“党员亮身份、党群心连心”“万警进万家”“七进”主题党日活动。坚持以“党风促警风”,开展正风肃纪活动、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强化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责任约束,有效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
抓示范培育,打造党建阵地新品牌。深化“党建+警营文化”,因地制宜打造民警文化驿站、英雄广场等党性教育阵地一批,每月结合升旗仪式举办荣誉仪式,设立公安英雄谱,筹建阳江警史馆。积极开展全市公安机关先进基层党支部示范点创建活动,市公安局获评“阳江市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示范点”,4个基层党支部获评“全省公安机关先进基层党支部示范点”。
抓党建引领,开创融合并进新局面。坚持把“先进基层党支部”创建与打造“枫桥经验”派出所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新时代下公安机关“融合式”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闸坡派出所党支部以“四个常态”建强支部战斗堡垒,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获评“全国公安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出入境管理科党支部通过“党员管理一二三”工作法,促进业务工作效能连年提升,获评省妇联“巾帼文明岗”和阳江市“十大文明示范窗口”。
持续严打违法犯罪 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作为打击违法犯罪主力军,我市公安机关始终瞄准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难点、痛点问题,精准打击,持续发力,全力提升市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净化黑恶势力滋生土壤。黑恶势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今年以来,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持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的决策部署,市公安局按照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队伍不散的要求,以高度的思想、政治和行动自觉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
全市公安机关始终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作为推动辖区治安持续稳定的重要着力点常抓不懈,坚持专业化精准打击与规模打击相结合。依托“智慧新警务”等信息平台,以“问题线索清零”为目标,压实线索核查责任,不断提高涉黑恶线索办理质效。同时将扫黑除恶打伞破网工作作为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一项重要工作,全面推进工作效能提升。推动“以案促建”“以案促治”,主动发现行业监管漏洞,形成《公安提示函》并及时推送给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落实整改,进一步加强了社会综合治理,从源头上净化了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滋生的土壤。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涉黑恶类案件153起,破涉黑恶类案件97起,打掉涉恶团伙19个,刑事拘留152人,抓获涉黑恶逃犯45名,敦促涉黑恶在逃人员投案自首13名,查处公职人员及村居两委干部11人,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财产约809万元,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平安稳定。
“打防管控宣”同步发力,重拳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些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持续高发多发。为了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市公安局紧紧围绕省公安厅的部署要求,依托反诈联勤作战中心,充分整合资源力量,实现多警种协同作战、多手段持续发力,全链条打击“网络贷款、兼职刷单、冒充客服退款、线上交友以及虚假投资和网络赌博平台”等六类高发案件。今年以来,全市共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6人,有效遏制我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势头。
突出源头排查治理,不断加大金融和通信领域源头治理力度,有力封堵行业监管漏洞。“断卡”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侦破违法开办贩卖手机卡、银行卡案件188起,抓获惩戒“两卡”涉案人员143人。
健全快速拦截机制,预警劝阻止付成效凸显。市反诈骗中心充分发挥快速拦截机制、资金冻结止付、精准预警劝阻重要作用,第一时间掌握潜在被骗人员信息,指挥派出所开展落地核查和上门劝导,进一步提高预警劝阻效率和成功率。今年以来,全市共止付涉案银行卡8692张,冻结涉案资金1359万元,劝阻潜在受骗群众66706人,挽回经济损失963多万元。
充分依托各种传媒平台,在全市范围集中宣传电信诈骗手法、防范技巧和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目前全市安装应用人数达48.4万,群众反诈防骗能力意识不断增强。
数字化手段
铸就高效“抗疫之盾”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部署要求,全警动员、周密部署,以数字化手段铸就坚强高效“抗疫之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保持全市社会经济平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数据汇聚制导,提升精准核查能力。市公安局按照“应采尽采”原则,大力开展本地医院、客运、停车场等防疫相关数据实时采集共享,基本实现了重点场所全覆盖,涉疫情数据的汇聚整合。研发搭建了一批数据模型和应用程序,确保快速分析掌握各涉疫重点人的关键信息。
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公安累计排查掌握55个国家地区来阳人员6万多人次,协助摸排确诊患者10名。充分发挥大数据智能化辅助支撑实战效能,共巡查发现、删除涉疫情负面有害信息82条,落地查处造谣传谣、散布他人隐私等案事件52起,打击处理65人。查处各类涉疫违法犯罪案件101起,抓获涉案人员102人,疫情防控、社会稳定两手抓、两不误。
为确保我市疫苗接种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今年5月30日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派出安保警力6126人次,组织现场其他安保力量3945人次,全力保障了疫苗接种点现场的安全有序。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践行公安为民初心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部署要求,市公安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八大专项行动”的重点抓实抓细,进一步提升服务温度、拓宽服务广度。
上门服务“暖民心”。市公安局户政科会同各地户政部门和相关派出所深入校园开展居民身份证“一站式”办理服务。截至目前,共上门为6间学校1368人次提供居民身份证办理服务。主动作为“纾民困”“解民忧”。梳理排查无户口人员,有效推动解决了全市174名无户人员户口登记问题。推出DNA比对寻亲绿色通道,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了血样采集点,帮助走散和被拐人员家庭实现团圆梦。便捷措施“惠民生”。优化老年人办事服务,推出“上门办”“优先办”“代缴费”“精准办”四项服务措施。今年以来,设置老年人优先办理专窗65个,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预约免排队服务548人次;开展上门服务 78人次,免费送证1532起。
深入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守护千家万户幸福。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全面落实“高峰勤务”机制,确保上放学高峰时段校园门口和周边重点部位“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今年5月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投入警力4万余人次开展“高峰勤务”和巡逻防控,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无一发生安全事故。
优化交通环境,增进民生福祉。大力推行简单业务“一证办”,深化互联网+车管服务,做好重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工作。群众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明一证即办18类车驾管业务;在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可办理25项网上车驾管业务;非营运小微型汽车跨省异地检验、小型汽车驾驶证异地分科目考试等交管便民利民措施已全部落地实施。开展城市机动车喇叭噪音治理专项行动,畅通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生命通道。今年5月以来,我市交通安全事故下降趋势明显,全市共发生一般程序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5.51%,没有发生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