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核电:6台规划机组高质量全面建成
来源:阳江新闻网 时间:2021-02-02 16:22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十三五”期间,阳江核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秉承“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坚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实现了6台规划机组高质量全面建成,为阳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建设提供了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支撑。

  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能源建设项目,阳江核电站采用了我国自主品牌的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及其改进型技术,是“一次核准建设六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能源建设项目,也是我国核电规模化、系列化、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十三五”期间,阳江核电入选新华社评选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大工程。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截至2020年底,阳江核电站累计上网电量超过1800亿千瓦时,节能减排等效于减少标煤消耗549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5084万吨、相当于造林40.5万公顷。

  1

  五年四台机组商运

  自2008年12月16日主体工程开工以来,阳江核电1、2号机组分别于2014年3月25日、2015年6月5日正式投入商运。“十三五”以来,阳江核电3、4、5、6号机组以每年一台的节奏,分别于2016年1月1日、2017年3月15日、2018年7月12日、2019年7月24日正式投入商运,其中4号机组创造了全球同类型机组51.9个月的最佳建设工期纪录。

  得益于建设阶段问题处理、设备管理、风险控制措施等管控到位,商运后的各机组运行状态也是持续向好,阳江核电站参评WANO指标中世界先进值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1、2号机组先后获得中广核明星机组称号,3、4号机组获评2019年度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能优质工程。阳江核电2015至2018年连续四年获得中广核“五星业绩”。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投产的阳江核电6号机组,是中广核首台按高质量投产方案进行调试启动的机组,其冷试至商运时间刷新了中广核已建机组启动阶段最优工期纪录,并实现系统零缺陷移交、启动阶段零职业安全事故、零重大设备质量事件、零非计划停机/停堆、系统厂房100%移交,达到了安全质量工期全面创优的高质量投产目标。

  2

  大修实现安全质量进度创优

  “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性方针。“十三五”以来,阳江核电结合企业实际,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从2018年起,每年三次大修已是阳江核电基地的常态。抓好大修精益化管理,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早在2016年9月,阳江核电就成立了由总经理担任组长的精益化项目组,从大修成本、日常运维成本、备件管理优化、工效提升四大领域重点推进精益化,其中2019年5号机组首次大修创下中广核首次大修成本最优水平。而在备件管理领域,阳江核电开展国产化、归一化等经济性替代工作,大修备件到货率和领用率达到中广核领先水平。

  无独有偶。继2019年高质量投产后,阳江核电6号机组2020年首次大修在大修项目多、疫情防控挑战大、防高温与三防任务重等困难下,大修联合团队从大修准备质量提升入手,实现了安全质量进度全面创优,6号机组创下国内CPR1000系列机组首轮大修工期最短纪录。

  截至2020年,阳江核电度电成本持续创优,单堆库存成本连续五年创集团最优,新增备件两年周转率、全年大修备件平均到货率和领用率均保持中广核领先水平。

  3

  扶贫济困获红棉杯金杯

  位于阳春市的崆峒村属于广东省相对贫困村。自2016年起,阳江核电承接广东省定点扶贫任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00多万元,从生产经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落实三个方面助力崆峒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阳江核电的努力下,崆峒村2018年130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2020年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000元,村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拥有了崆峒米酒、益生菌鸡、甜糯玉米等广东省注册扶贫产品。

  伴随崆峒村面貌改变的,还有汶井小学的教育设施、教学水平。2019年以来,阳江核电在汶井小学启动“彩虹计划”,选取在校就读的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组建“白鹭班”,并开展了“彩虹助学、彩虹视界、彩虹家园”系列帮扶活动。2020年秋季,学校“白鹭班”2名毕业生考上了阳春市实验中学,创造了学校近5年来最好成绩。

  阳江核电对脱贫攻坚事业的持续付出,赢得了多方认可,并连续三年获得阳江市“广东扶贫济困日募捐之星”。在2016-2018年广东省扶贫考核中,崆峒村扶贫考核结果为“好”(第一档),阳江核电被评为“突出贡献单位”,驻村干部陈雄超被评为“突出贡献个人”。

  2020年6月30日,阳江核电荣获“2019年度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金杯,成为阳江首个且唯一获得该项荣誉的单位。12月初,阳江核电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评为2020年度先进会员企业(扶贫领域),并助力中广核荣获广东省乡村振兴“万企帮万村”行动突出贡献爱心企业。

  4

  高技能人才比例翻番

  人才是第一资源。“十三五”以来,阳江核电积极践行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企业自主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政策导向,于2020年1月入选广东省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单位,这也是阳江唯一一家省级试点单位。

  为开展好试点工作,阳江核电根据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在维修领域选取汽轮机检修工、仪器仪表维修工、电动机检修工、带压封堵工、危险废物治理工为试点工种,并建立等级认定相关制度和企业评价规范,开发题库和考评设施,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2020年度,阳江核电先后开展了5个工种251人次考评认定,认定高级工128人、技师11人,认定人数居中广核4家省试点单位之首,其中阳江核电高技能人才比例由6%提高到15%,实现数量翻番。

  “十三五”期间,阳江核电还积极参加、承办市级以及技能竞赛,为青年员工搭建技能提升平台,先后有20人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3人次获得核电行业荣誉,5人次获得市级荣誉。此外,2人次获得国家级荣誉、6人次获得省级荣誉、6人次获得中央企业荣誉、16人次获得阳江市级荣誉。

  5

  基地范围疫情零感染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疫情伊始,阳江核电迅速响应,坚持基地“一盘棋”的防控理念,组建专项防控组织机构,编制专项防控方案,构筑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并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疫情防控过渡到“持久战”后,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跟踪疫情信息并快速响应多次外部突发疫情。制定9项管控流程,集中核酸检测31批近3000人次,持续强化公共区域消毒,通过艰苦努力和不懈战斗,最终实现目标。

  同时,阳江核电积极向武汉和阳江捐赠防疫物资,彰显了央企责任与担当,党员群众捐款20万元;央视《今日亚洲》、《24小时》、新闻客户端等多次聚焦报道阳江核电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市政府充分肯定阳江核电疫情防控做法,并专报向省、市各单位推荐“阳核经验”。

  6

  连获三项国家级大奖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阳江核电收获国家荣誉的大年。

  阳江核电3、4号机组工程项目通过长达2年时间的申报和推动,先后取得设计水平评价一等成果、绿色施工专项评价、施工质量专项评价、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核能优质工程评价、现场答辩等多轮打分及专家考核评价,于2020年12月1日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实现了中广核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国家级金奖的历史性突破。

  同时,3、4号机组安质环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广受中国质量协会卓越项目奖评审组认可。评审专家通过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共识别出领导作用及核安全文化、工程生产一体化、员工培训体系和技术创新及新技术应用共4个优势项。在2020年12月11日举行的第十九届(2020~2021年)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颁奖典礼上,3、4号机组获得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

  2020年12月27日,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再传喜讯,“中国广核集团阳江核电一期工程(6*1086MW)”项目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

  7

  用心守护绿水青山

  “十三五”以来,阳江核电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基地水保覆绿工作,并在东平镇飞鹅岭建立科普公园,推动镇区美化绿化,以实际行动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作贡献。

  平堤水库是东平镇饮用水水源地。受地质条件、自然环境以及长年累月的雨水冲刷和湖水浸泡等因素影响,水库内三座湖心岛处于大面积的植被裸露状态,水土流失严重。2020年4月,阳江核电水保覆绿小组结合水库蓄水的实际情况,在湖心岛上开展了水土保持、美化绿化等措施。2020年7月底,湖心岛华丽蜕变,岛上植被茂密,层次分明。从空中俯瞰,如一只 绿“海豚”跃出水面。

  湖心岛水保覆绿项目工程只是阳江核电“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17年开始,阳江核电先后对空置场地、生产准备区等实施水保覆绿工程,目前累计覆绿面积超35万平方米。2020年3月开放的格桑花海,更是成为阳江核电员工及东平镇居民的一个日常休闲打卡点。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起,社会公众和阳江核电员工多次在核电海域目睹并拍摄到“水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其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这也印证了核电周边生态环境的良好。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