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市生态环境局:落实普法责任,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为守护阳江绿水青山营造法治环境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陈思捷 王德强 时间:2020-07-13 08:34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冬有冬的雪花,春有春的草绿……”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一首六五环境日主题歌曲《让中国更美丽》在网络直播间唱响。市生态环境局以“‘美丽阳江,我是行动者’——决战决胜治污攻坚”为主题,面向全市举办线上直播活动,吸引了5.6万人次在线观看。这是市生态环境局依托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具体体现。

  “七五”普法开展以来,市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实施意见的要求,立足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完善普法机制,压实普法责任,创新普法形式,注重普法实效。以学法、执法和党建为抓手,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深入推进普法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有效地推动了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1

  打好“组合拳”,锻造生态环保铁军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高度重视普法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七五”普法领导小组。根据我市每年的普法要求和工作重点,制定市生态环境局的普法责任清单和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谁执法谁普法”有关职责任务和职责分工,明确普法重点对象,重点以法律素质、法治观念和环保意识为抓手,切实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适应新时代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市生态环境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自学”等方式,多途径、多举措强化全员培训,努力打造我市法治意识强、守初心、敢担当的生态环保铁军。

  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内法规,增强党纪意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每年均制定系列学习方案,将党章、党内法规、宪法、环保法律法等作为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学习,不断推进学习党内法规常态化制度化。另一方面,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法律法规,提高业务水平。对宪法、行政处罚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学习,先后举办了执法业务培训班、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法制培训班等25场培训,培训人数多达1500人次,切实增强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同时,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学法考试,落实考核机制。将学法用法作为干部职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通过法律知识培训、干部网络学院等方式,建立学法积分管理机制。此外,按照普法工作要求,每年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学法考试,通过培训和考核,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

  

  2

  念好“紧箍咒”,完善法治生态体系

  “挥发性污染物从哪里来?往哪里排放?”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一边细致地进行检查,一边根据现场设施设备、管理措施等情况,深层次地了解企业环境违法的原因,做出相应处罚,并现场对企业负责人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方案。这是去年6月,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到江城区某鞋厂开展现场检查中的一幕。

  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把执法与普法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在严格依法行政的同时,加强对行政相对人、行政处罚当事人、信访群众及其他重点人群的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讲解。在处理每一件执法案件从现场检查到行政处罚决定的送达,执法人员面对行政相对人开展有针对性的以案释法、以法析理,使他们知晓违法行为后果、清楚维权救济途径、履行法定义务、自觉执行行政决定。

  同时,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常年聘请法律顾问,积极向律师咨询,确保每一项行政执法行为依法依规。为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该局公开全部执法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2016年以来,市生态环境系统对环境违法行为共立案542宗,责令企业整改136间,停产搬迁32间,行政处罚金额达3084.0811万元。

  在处理信访投诉案件的过程中对投诉人、被投诉人及相关利益关系人进行释法说理,努力做到以法服人、以理动人。2016年以来,共接到环境信访案件10211宗,处理10211宗,办结10203宗,办结率为99.9%。

  

  3

  用好地方立法权,在立法中推进普法

  高质量的立法是做好普法工作的基石。2015年9月25日,我市人大获批行使地方立法权,将漠阳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纳入首批立法项目。市生态环境局按照市人大的部署,紧紧围绕《阳江市漠阳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起草宣传贯彻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使漠阳江流域水质保护走上了规范化、法治化轨道。《条例》于2018年12月30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市第一部地方性实体法规,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作为《条例》起草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条例》的起草工作,在本单位内部成立起草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专门机构,组织业务精通、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全程参与收集起草立法调研阶段基础材料。到兄弟市学习河流保护立法工作先进经验,开展现场调研,组织专家论证会、各类座谈研究和征求意见会、数次修改送审稿等立法工作。同时,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阳江立法基地)签订《条例》立法起草委托服务合同,保证《条例》符合阳江实际,提高立法质量,较好地完成了《条例》的起草立法工作任务。

  漠阳江是我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之一,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在立法过程中,市生态环境局通过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开展政策解读等形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促进了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广泛宣传,增强群众保护漠阳江流域的意识,形成自觉保护漠阳江水质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0年,根据市人大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生态环境局再次牵头开展《阳江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该条例将为阳江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

  

  4

  抓好“民生牌”,创新普法方式方法

  户外鱼苗放生、沿河清理垃圾、线上有奖问答……今年5月21日至23日期间,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开展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为主题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系列宣传活动,让市民群众走进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推动阳江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系列宣传活动是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普法方式方法、营造全民参与环保工作的缩影。近年来,该局利用世界环境日、国家宪法宣传日等节点,举办大型晚会、专题知识讲座、志愿活动、户外咨询等公益活动,把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创文创卫知识、疫情防控知识、民法典等送进企业、校园、社区和农村,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倡导全民用法律来维护城市环境,用行动来支持环保。2016年以来,该局先后举办了70场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关注生态环境、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为让市民更好地理解法律法规,市生态环境局加强环境执法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发布,通过阳江日报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报道环境执法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利用办案环节深入解读法律,围绕争议焦点充分说理、解释疑惑,提升环境法治宣传教育效果。

  在新闻媒体上开设 “阳江生态环境在行动”“阳江生态环境曝光台”等专题专栏,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通过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市民群众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设环境曝光台以来,共曝光了12宗涉环境问题,有效地促进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的落实。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拓展普法途径。在巩固基础宣传阵地的同时,运用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新型载体普法,依托各类普法网站和市生态环境局公众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活动,使普法形式更多样、便捷、受众更多。

  

  数读

  “七五”普法期间,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成绩单”

  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见成效。5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2019年,漠阳江国考江城断面水质全年达标。

  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2019年全年,我市空气环境质量AQI达标率为91.0%,比2018年(达标率90.7%)上升0.3%,综合指数3.23,全省排名第8。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迈新步。2015年以来,发生于我市的19宗固体废物案件所涉及的固废危废,现场清运工作基本完成。对全市193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开展调查。截至目前,全市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企业428家在平台上完成申报工作。

  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办结率达100%。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期间督察组交办79宗投诉案件,省督察组交办77宗,已全部办结。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