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人才先行。市人民医院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按照“人才强院”的战略,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医院人才队伍,努力提高医院整体的医疗服务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诊疗服务。近期,该院又引进4名医学博士,人才队伍逐渐呈现高质量结构。
脑卒中的康复
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现患人数已达1242万,并且脑卒中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一大病因。脑卒中患者中有75%的人会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卧床不起、无法自主生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
市人民医院医学博士陶维元表示,众所周知,脑梗死患者的急性期内科治疗大约1到2周左右,接下来将面临着长达数月之久的康复锻炼,一般半年为限,此时还未恢复的肢体功能也许将再也无法恢复了,形成永久的残疾,因此,康复锻炼要越早越好。
脑卒中康复的目的在于预防合并症、减少残疾和争取较好的社会转归。现代医学证明,脑卒中病人在急性期抢救治疗的同时就应该开始康复。
偏瘫卧床的病人非常容易发生四肢关节的挛缩变形,给日后的功能训练带来障碍,甚至因此致残。所以,在急性期,就必须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一旦病情稳定(病人神经症状体征48小时不再进展),就该把重点放到保持肢体关节的完全的活动上。用关节的被动活动来防止姿势性挛缩,有目的、有步骤地使关节做被动的伸屈、旋转等活动。同时,适时地给病人变换体位,并鼓励病人用未瘫痪的上肢帮助瘫痪的手臂做抬举动作。在瘫痪初期肩关节容易半脱位及损伤,因而活动范围应不超过90°。
对于未瘫痪的肢体,应做主动活动,以防止废用性萎缩及位姿性挛缩。与此同时,要经常给病人翻身、拍背、关节突出处按摩等,这样可以预防褥疮的发生;还应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预防肺炎、泌尿系感染;对肢体的按摩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专家简介
陶维元
医学博士,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本硕博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湖北省病理学会神经重症分会委员、宜昌市神经病学学会委员、宜昌市精神病学学会委员、宜昌市心理卫生协会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神经病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脑卒中、帕金森病、神经性疼痛、睡眠障碍、记忆障碍、小儿脑瘫等疾病的诊治与康复。主持和参与市级及国家级课题各1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篇。
脑卒中是健康“第一杀手”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者阻塞,从而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已成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第一杀手”。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半身突然无力;面部发生口眼歪斜;说话或理解困难;单眼或双眼视物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等。
市人民医院医学博士王强介绍,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平均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幸存者中,约75%留下后遗症,40%重度残疾;缺血性脑卒中占总数的60%—70%。
脑卒中在中医被称为“中风”,早在2000多年的《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中风的发病原因以及症状特点,并提出了相关治疗原则。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进一步对中风进行分类,并记载了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仍有运用。随着近代解剖学的兴起,人们对脑卒中的认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历史上第一位脑卒中神经病学家Charles Foix第一次把脑血管与脑损伤区域关联在一起,把脑卒中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颅内血管狭窄会导致一些小动脉闭塞,引起脑卒中;血管狭窄部位斑块破裂或者不稳定导致部分脱落,顺血流进入远端血管,造成血管堵塞;狭窄的血管导致局部血流不顺畅,从而形成涡流,或者高度狭窄导致血流缓慢,从而生成新的血栓导致血管闭塞。
如果血管超声发现是不稳定斑块,或者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大于70%,就要高度重视。如果狭窄程度大于70%,而且有预警信号,比如肢体无力、口眼歪斜、视物模糊、说话困难等,就必须尽快到医院就诊,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
王强表示,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历史悠久,方法众多,可通过汤、膏、丸、散等药物治疗,可以结合针灸、推拿、药物熏洗、艾灸等外治法,可以通过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导引术预防发作,也可以通过药膳调理身体机能。然而,脑卒中的治疗也必须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和技术,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一种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
专家简介
王强
医学博士,中医脑病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林昌松教授。对中医经典著作有广泛的学习,发表英文论文3篇,中文论文20余篇,参与课题多项。目前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脑病,擅长治疗脑血管及神经病变,包括脑梗塞、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老年痴呆、面瘫、帕金森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肠炎;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焦虑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并且缺乏能相应的器质性或者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两大类症状:上腹痛综合征和餐后不适综合征。上腹痛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等症状;餐后不适综合征表现为进餐后上腹部不适,反酸、嗳气等症状。
市人民医院医学博士闫兆平表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诱因很多,其中精神因素作为发病诱因比较常见,常伴有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疑病等表现。精神紧张或抑郁状态下,胃的运动与分泌减弱,甚至可能停止,在情绪低落、灰心时,胃肠蠕动呈抑制状态,焦虑或抑郁的心理状态可引起体内某些激素分泌的改变和植物神经功能改变。
传统的观点认为胃肠道仅仅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大脑、脊髓才是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系统。殊不知,胃肠道内分布大量的神经组织,与大脑、脊髓存在密切的联系,科学家把这些称为“第二大脑”。胃肠道内存在数十亿种细菌等微生物,与人体相伴终生。这些微生物是人体的构成部分,成为人体的一种特殊的器官。不同的病人,有着不同的胃肠道菌群。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中医有着很好的理论与疗效。《黄帝内经》记载“怒伤肝”“胃不和则卧不安”, 这种理论,病人容易接受,而且这些汤药也没有西药黛力新、多虑平这类药物的副作用,起效更快。
除了药物治疗,认知教育与行为治疗也很重要。多与医生及乐观开朗的病友沟通交流,不要排斥心理医师,保持心态平和。另外,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很少出门,但有些人运动量减少,而饭量不减,建议可在家里进行跑步机跑步、跳绳、体操等运动。
专家简介
闫兆平
医学博士,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河南新乡医学院,先后在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攻读研究生,师从全国消化内科主任委员唐承薇教授。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熟悉消化内科门诊疾病的特点,结合中医中药的优势,擅长处理相关的胃肠道疑难症状;熟悉内镜下早期肿瘤的诊断,熟练操作内镜下黏膜切开术(ESD)、镜下静脉套扎术、组织胶注射术等,放大内镜的操作及诊断等。曾经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发表论文10余篇。
踝关节扭伤后如何正确处理
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事,好发于运动人群。据统计,篮球爱好者的崴脚几率大约有40%,而足球运动者大约有20%的几率。就算日常的跑步,如果身体运动功能普通、平衡功能较差的人,崴脚几率也高达20%。
市人民医院医学博士、博士后冯小仍表示,如果崴脚后踝关节剧烈疼痛,并出现明显活动受限甚至畸形,应马上用最快的方式去医院骨科门诊就医,因为这样的症状,往往意味着踝关节出现脱位或移位性骨折,踝关节的稳定性严重受损。
如果崴脚后疼痛较轻,无明显活动受限及畸形,踝关节稳定尚好,关节活动轻微受限,这说明只是轻微的韧带损伤。通常通过自己的护理,就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可按踝关节急性扭伤处理的RICE原则处理,即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
1.休息。这个休息指的是踝关节需要休息,我们不可以再走动,避免加重受伤的踝关节损伤。2.冰敷。找到低于体温的物体,对踝关节进行降温,有利于控制炎症,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以用小卖部里的冰饮料,可以用几根冰棍,也可以用冰箱速冻层里的冰块,每次冰敷时间约15—20分钟,通常冰到患部有麻木感就可以停止,休息约1—2小时再冰敷一次,1天里可以多次。建议用干毛巾包着这些冰体对踝关节冰敷,因为冰体直接接触皮肤,容易冻伤。冰敷的阶段长短,要看伤势的严重性而定,若是踝关节仍持续肿胀,冰敷就要继续进行。崴脚后不建议立马用红花油、正骨水这些中医活血化瘀的药物,因为会加重肿胀疼痛。3.加压包扎。扭伤后踝关节会发生肿胀,需要用弹力绷带对它进行加压包扎,有助于防止进一步肿胀及消肿。如果没有弹力绷带,也可以用家中比较常见的弹力丝袜替代。4.抬高踝关节。在做完以上的应对措施后,建议用枕头或者被子垫高脚,让脚踝的高度比心脏位置高,有利于静脉回流,这样也有助于消肿。
踝关节扭伤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不科学的处理方式往往会加剧踝关节损伤程度,本来简单的崴脚渐渐发展为长期反复的踝关节功能不稳定,本来可以挽救的运动功能也被耽误。所以,一旦发生踝关节扭伤,严重扭伤的一定要及时就医,轻微的扭伤要科学地自我处理,不要让所谓的经验疗法成为脚踝杀手。
专家简介
冯小仍
医学博士、博士后,创伤骨科主治医师。
香港大学矫形与创伤外科学系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骨科临床研究、数字骨科、骨科相关生物力学研究及内固定器械的研发,发表SCI文章10余篇,申请国内外专利多项,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市基金多项。对四肢及骨盆髋臼等骨折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