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市中级人民法院:阳江法院助力阳江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邹军航 李冠蓉 时间:2020-01-17 08:46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编者按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切实承担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主力军职责,出台《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为阳江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共提出15条优化阳江法治环境的针对性举措,通过发挥法院审判职能,不断健全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在人身安全、公平交易、财产制度、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创业就业保护等方面的公正司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发挥主力军作用责无旁贷

  阳江是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的首座城市,随着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的释放,阳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融入大湾区和支持先行示范区建设中,构建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既是践行法治的主力军,也是推进法治的主阵地,在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助推阳江加快主动对接融入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方面责无旁贷。

  《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为阳江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是阳江法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主动服务阳江市委中心工作,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阳江融入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有力举措。

  《意见》结合阳江审判工作实际,紧扣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要求,从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健全完善司法体制机制三方面,提出15条具体意见,围绕“补短板、固基础、利长远、讲科学、促发展、为人民”工作思路,不断提升阳江法院司法服务保障水平,努力构建与大湾区一体化的法治营商环境。

  

  3年来出台一系列司法举措

  据了解,2017年以来,阳江中院党组紧紧围绕阳江市委中心工作,服务阳江经济发展大局,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意见,保障和服务阳江经济、社会、民生和法治事业发展。

  2017年7月,阳江中院出台服务保障阳江高质量发展5个方面17条意见,为阳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司法服务。

  2018年11月,阳江中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最高法院、省法院相关工作要求,找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与司法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出台《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谦抑、审慎、善意”的审判理念,从维护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自主经营权、严格依法规范适用司法强制措施、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投资利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等11个方面提出工作措施,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增强企业信心,依法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019年9月,阳江中院发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彰显保护产权和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司法价值取向,以法治实现“有恒产者有恒心”。

  三年来,全市法院分别依法审结涉各类经济主体的买卖合同、股权转让、租赁合同、物权纠纷等案件9361件,依法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形成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力保障阳江高质量发展。

  

  推进审判体系现代化迭代升级

  全市法院紧贴阳江融入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在理念、体系、机制、方式上实现迭代升级,以审判质效全面提升促进营商环境优化。

  依法履行行政审判职责。向社会发布《阳江行政审判白皮书(2016至2018)》,深化“放管服”改革,对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出建议,促进行政机关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加强审判质量管理。集成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改革成果,推行类案强制检索、统一法律适用制度,2018年出台《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裁判指引(一)》等六个事关民生、普发多发型案件的裁判指引,为两级法院统一案件裁判尺度提供指引,有效防止“类案不同判”。

  强化案件审限管理,完善涉产权案件督办制度。全面推进“繁简分流+分段集约”办案方式改革,集约使用司法辅助人员集中处理事务性工作,逐步实现“简案快执快结、繁案规范精办”。深入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完善调解、审判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健全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减少涉产权案件当事人诉累。

  推动全市法院审判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审判质效。深入推进诉讼服务一体化建设,拓展诉讼服务大厅自助服务和网上立案登记功能,推行跨域立案,优化诉讼服务体验,积极回应和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大力推进保全、送达等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切实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以高质量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法治化手段促进地方产业升级

  全市法院运用民商事审判助推产业升级。三年来共审结各类商事案件26137件,结案诉讼标的额172.93亿元。依法惩治侵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努力营造政策最优的投资发展环境和成本最低的创新创业营商环境。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法院以处置“僵尸企业”为重点,推动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和市场资源高效配置。去年6月,经过近一年的审理,阳江中院坚持“市场化+法治化”重整,成功办理阳江汉能公司破产重整一案,经破产重整推动一度陷入破产困境,涉及139户债权人、1287笔职工债权、债务总额达8.6亿元的阳江汉能公司转型升级,重获新生,补缴税款2600多万元,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地方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营造法治环境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阳江中院始终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积极适应新时代要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以市委巡察为契机,深化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锻造过硬法院队伍。

  对标大湾区,阳江中院创新审判团队管理模式,精准实施分类培训,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梯次培养体制机制,为涉外商事纠纷审判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确保审判理念、规则、方法与湾区法院的融通,为阳江融入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高水平的司法服务保障。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加大法治宣传,营造法治环境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与南方日报、南方+合办“法苑内外”栏目,依托传统媒体与两级法院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宣传报道阳江法院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为民营企业家依法维权、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好做法、好案例,配合国家宪法日、“送法进企业”等系列主题活动加强宣传,让法治成为人民的信仰,让法治精神在人们心中落地生根。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