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市公共卫生医院:砥砺奋进七载 实现华彩蝶变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钟健敏 简梅芳 时间:2018-12-18 10:49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也迎来了建院7周年。2012年1月,在鼍城之北,山峦脚下,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正式挂牌开业,标志着全国首家地市级公共卫生医院诞生,医疗资源整合、防治结合的建院改革模式走在全国前列。

  7年来,在“政府搭台,医院唱戏”的模式下,医院秉承“人文、诚信、博爱、致远”办院精神,按照“大专科、小综合”发展方向,开创“防治管研”一体化医疗卫生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业务收入翻了六番,职工薪酬明显提高且得到保障,提振了医务队伍的精气神。肩负起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以及传染病、精神病、慢性病等防治重任,为建设卫生强市、打造健康阳江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医促防防治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医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2009年,市委、市政府大胆启动改革,拨款8000万元,划地4.6万平方米,整合原市慢病站、市复退军人医院和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组建成立全国首家公共卫生医院,是市卫生计生局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政府不仅为医院履行公益职责兜底保障,更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让医院创新发展保留适当的自主空间,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整体积极性。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医院秉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突破传统发展模式,闯出一条“以医促防、医防融合、防治结合、双轨并进”的新路子。以临床业务为抓手,加大专科建设力度,打造了誉满粤西的艾滋病、结核病、精神病、肝病等特色专科。依托临床专科的影响力,增强疾病防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公共卫生工作开展。

  通过做强临床专科,推动医院良性发展,实现自力更生,减轻政府负担。医院业务收入增加后,又“反哺”公共卫生事业,填补公共卫生项目和社会公益项目的经费需求,实现以医促防、防治结合。近年来,在各级公共卫生经费的基础上,医院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用于开展慢性病督导管理、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和健康宣传教育等工作。

  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的建院模式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一次大胆实践和成功创举,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特别是疾控局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并考虑在全国总结“阳江模式”。

  构建“防治管研”模式,慢性病管理上新台阶

  医院改变过去“管治分离”模式,把疾病预防、治疗、管理和科研合为一体,提高了效率和效果,多项慢性病管理指标明显提升,慢性病防治工作从全省排名靠后跃升至前列。

  艾滋病疫情持续多年下降

  阳江曾是广东省艾滋病高发地区。医院组建后,重点抓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成立阳江市艾滋病治疗研究中心,实行艾滋病集中治疗与归口管理。7年来,医院为困难艾滋病患者减免医疗费500多万元,联合香港智行基金会开展关爱艾滋病遗孤系列项目,援助艾滋病家庭子女1200多人次,捐赠金额逾50万元。

  全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从2011年的255人增加至1538人,年新发病例从2005年的900多例下降至2017年的290余例,艾滋病新增病例从全省第1位下降至第10位。我市艾滋病防控核心指标跃升至全省前列,先后获得“广东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综合质量奖”“广东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进步奖”等荣誉。

  结核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

  医院构建了结防组-结核门诊-住院部三方联动的防治体系,实现结核病筛查、诊疗、随访等一体化管理。近年来,医院争取将耐多药肺结核纳入我市基本医保特殊门诊病种,定额每月1000元。为贫困结核病患者减免诊疗费和药费逾150万元,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放交通补贴、随访检查等治疗支持经费24万元。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为师生免费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2600多人次,避免了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发生。

  近年来,全市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筛查率、到位率、治疗率等指标明显提升,结核病防治工作从全省排名靠后上升至中上游水平。全市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100%,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从18.8%跃升至74.1%。

  精神病防治开创新局面

  医院成立了精神病社区防治组,开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社区、家庭和社会互动参与的“四位一体”精神病防治康复新模式,在粤西地区首屈一指。2014年医院开设了全市首个临床心理科,2015年增设老年康复科。据统计,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由建院初的5.15‰提高到5.62‰,规范管理率由70.4%提升至94.6%,我市多次荣获“广东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先进市”荣誉。

  7年来,医院集中收治流浪乞讨、肇事肇祸及贫困精神病患者500多人次,为他们垫支医药费和生活费高达1800多万元。配合公安、综治等部门走访排查在册和疑似精神病患者5000多人次,与广东狮子会合作开展“解锁行动”解救精神病患者29人。

  全力为肝病患者保驾护航

  2014年,医院成立我市首个集体检、治疗、随访为一体的肝病治疗中心,肝病诊疗综合水平位居粤西地区前列。近年来,经规范治疗1500多名乙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控制率高达99%,乙肝发病率从建院前的高于10%下降至低于7%。2018年4月,医院成为全市唯一一家“中国慢性病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分中心医院”。截至目前,医院治愈乙肝患者10多例,治愈丙肝患者700多例。

  2017年医院率先开设了脂肪肝门诊,2018年10月获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授予“全国脂肪肝规范诊疗中心”荣誉,脂肪肝诊疗资质得到肯定。还成立了妊娠慢乙肝门诊,成功为50多名乙肝准妈妈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实现乙肝母婴零传播。

  皮肤性病防治取得新突破

  借助珠海对口帮扶阳江的东风,医院对原来技术薄弱、业务局限的皮肤科进行“提档升级”建设,打造全市综合性重点皮肤专科,也填补市内皮肤美容领域的空白。光子嫩肤仪、氦氖激光治疗仪等一批现代诊疗设备逐渐齐全,美肤美白、除斑祛痘等80多项皮肤美容项目陆续开展。

  近年来,全市性病疫情平稳,梅毒筛查率等核心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对暗娼、男男性接触者等高危人群干预取得零突破,干预人数逾1200人次,降低了性病传播风险。各县(市、区)麻风病患病率均在1/10万以下,医院在2017年全省性病麻风病防治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一。

  卫生应急医疗处置成效显著

  近年来,医院有效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登革热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处置,成功救治多例突发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并实现“零死亡”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2月收治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在省内专家不看好的情况下,成功救治了该患者,受到时任副省长林少春同志的高度赞赏。2018年9月,收治一例登革热重症病例,该病例在全省范围内属病情最危重的一例,经过全力医治,该患者治愈出院,创造了医学奇迹。

  医防融合规范管理居民档案

  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基层医疗机构重医轻防,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等工作多流于形式,慢病数据存在不真实情况。医院公共卫生科主动出击,加大集中督导力度,推进综合医院-慢病机构-基层医院的慢病信息交换,全面清理死档、假档,提高慢病数据真实性、准确性。

  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三融合”契机,推进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使我市慢性病管理更加规范,公共卫生指标逐步提高。

  以“党建+”为引领,

  深度融合医疗业务

  近年来,医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围绕业务抓党建,党建引领促发展”工作思路,推进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深度融合。

  “党建+作风建设”,打造放心诚信品牌

  医院重视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落实“三大一重”集体决策,抓好医药采购等重点事项廉洁风险防控。利用“书记讲党课”“谈话提醒+”等活动,广泛开展医德医风教育,规范医疗行为,整顿商业贿赂、收受红包、“大处方”等作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新风。医院获评为“阳江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阳江市廉洁诚信医院”。

  “党建+文化建设”,弘扬崇高职业精神

  走进医院,处处能感受到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医院打造了党建文化广场、廉政长廊等宣传教育阵地,以榜样教育党员、以模范示范员工。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中国好人戴芬、阳江好人冯灵、抗痨英雄刘崇欢、阳江最美医生林慧,他们引领和带动广大医务人员立下决心书请缨参与H7N9禽流感疫情抢救,不惧感染艾滋病、结核病等职业暴露,无畏遭受精神病人突发暴力伤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党建+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加大人才建设力度,职工的幸福感不断攀升。现有职工407人,其中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45人,本科以上学历137人、大专学历152人。建立了全国感染性疾病专科联盟、华南地区精神心理专科联盟、华南结核病专科联盟、岭南皮肤医疗联盟等多种合作关系。实验室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检验水平居全省先进行列。医院科研荣获阳江市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

  “党建+社会公益”,彰显社会责任担当

  近年来,医院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精神病、麻风病等宣传教育活动40多场,减少社会歧视与偏见。组织灾后义诊活动,救治群众逾2000人次,派赠爱心药品价值60多万元。先后派出两批医疗队援疆支医,帮助当地借鉴“阳江模式”,建设一所集传染病、精神病防治为一体的新医院。怀着对珠海帮扶阳江的感恩之情,选派10多名精神科医护人员,支援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精神科住院部建设。

  七载耕耘誉鼍城,而今迈步新征程。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加大专科建设力度,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