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也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教育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赋予阳江的“两个定位”,着力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谱写了我市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强党建
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近年来,市教育局坚定不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我市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全面加强、全面过硬。
抓政治建设——引导广大干部师生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抓组织建设——全面实现公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党组织书记与校长“一肩挑”,通过出台《阳江市学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全市基层学校党组织达标率达100%。
抓队伍建设——严把党员入口关,坚决执行“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的“双培养”机制。组织带领党员干部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战斗在校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顺利完成返校复课任务。
抓示范引领——推选了4所省级党建工作示范校,18所市级党建工作示范校,积极打造样板,强化经验推广,加快形成集聚优势和标杆效应。
抓薄弱环节——把党建工作作为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年检年审、评估考核、管理监督的必备条件和必查内容。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突出抓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校长、教师各类学习培训和中小学思政课育人体系全过程,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上来。
——整合我市19个革命遗址和红色教育基地,发布了《阳江市红色研学地图》,累计开展140多场红色实践教育活动,参与人数超15万人次。
——推出一批具有教育特色的线上精品微党课,讲述了一系列从教坛走出的功勋人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党史故事。
——认定一批“感动校园”党员教师,为广大师生树立了身边的学习榜样。
——利用大课间、第二课堂开展同唱一首红色歌曲等活动,营造浓厚学党史氛围。
——开展党史故事演讲比赛、师生党史知识竞赛,持续掀起校园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形成项目清单,力争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
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围绕群众、师生“急难愁盼”问题,累计开展530多次前期深调研,为群众、师生办好事实事达1200多件,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全面强化,广大干部、师生、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气象。
谋发展
各类教育逐步迈向优质均衡发展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普通高中全面提升行动、职业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各类教育逐步迈向优质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完成“5080”攻坚、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9.2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00%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评估,小学毛入学率104.49%,初中毛入学率111.38%。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和城乡中小学结对帮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高中教育特色发展。一批特色优质普通高中不断壮大,阳江一中等5所高中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56%,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C级以上比例达到72.28%,普通高考成绩年年有突破。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阳江一职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中等职业教师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荣获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全市每年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年培训转移就业8000多人。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阳江职院不断深化校企联合,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建设形成智能机械与汽车检测维护、生物科技与海洋工程、蓝色旅游服务等特色专业群,为我市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即将建成招生,结束我市无本科院校的历史。
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全市建成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幼儿园,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成为常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6.52%,特殊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2021年,阳江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市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赋予阳江的“两个定位”,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划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印发2021年重点项目任务清单,压实压紧工作责任。市集中资源抓高中教育,县(市、区)集中资源抓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按照功能区定位对照广州、深圳等地的名校建设标准高起点建设新建学校,不断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制定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引进一批名校长、名教师,让优秀人才“引得来、教得好、留得住”,加强校长、教师培养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校长、教师队伍水平。
三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加强对县(市、区)和各中小学的考核,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办学模式创新改革,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活力,深化与珠海之间的教育帮扶合作交流,深入推动强校帮扶弱校,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话初心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周海——
坚守初心使命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践行初心和使命,就要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事业添砖加瓦。接下来,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重点从“六个方面”发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
增投入。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多方筹措资金,用好各项资金,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和重点支出。加快推进教育系统各项项目建设,不断改善薄弱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完善设施设备配备,缩短城乡间、校级间硬件水平差距。
提质量。制定出台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不断提高教研、统测、育人以及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的质量,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
强队伍。聚焦教研队伍、教师队伍、校长队伍以及行政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有定力、善实干、勇担当的干部队伍和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促改革。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集团化办学、教育招生入学管理,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保障教育公平。
严管理。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创造安定有序、和谐稳定校园环境。
造氛围。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加强教育发展成果宣传,增强社会认可度和赞誉度,营造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教育的浓郁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