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锐意进取 创新实干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曾庆光 时间:2018-02-06 10:44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改革创新,深入分析经济新常态下财政各领域的趋势性变化,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全面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美阳江提供有力支撑。

  狠抓增收: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0.66亿元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应对形势变化与政策调整,落实财税联动机制,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动态和重点税源情况,强化财税征管,做到应收尽收;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0.66亿元,可比增长7.07%。财政收入质量也有所改善,2017年全市财政收入的税收占比为63.01%,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各县(市、区)税收收入占比平均值为68.83%。

  强化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3.30亿元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加强预算执行进度的跟踪监控,严格落实支出进度通报制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保证资金用活、用好、高效、安全。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3.30亿元,预计支出执行率为93.58%,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

  优化支出:

  民生领域支出达130.39亿元

  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支持力度。2017年全市财政民生领域支出达130.39亿元,增长2%,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67.4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落实省十件民生实事资金23.03亿元,完成全年预算100.2%,确保了各项民生实事推进完成。

  发挥杠杆作用:

  为企业减少各类税费成本超过10亿元

  大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折不扣开展降成本行动,全市免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超过2亿元,为企业减少各类税费成本超过10亿元。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推动民营企业发展。落实奖励和补贴政策,支持招商引资与重点产业发展。大力推广应用PPP模式,推动一批重点市政项目与交通项目建设。争取新增债券资金25亿元,推进了我市深茂铁路、汕湛高速、海陵岛大桥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债务管理:

  财政风险防控有序有效

  将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年度债务规模。制定市本级政府债务风险化解规则,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加大偿债资金安排力度,确保“借得到、用得好、还得上”。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全市财政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管理,狠抓增收节支,支持创新发展,保障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全力抓好财税收入

  坚决落实收入责任,协调收入征管部门组织税收和非税收入,坚决防止和纠正收过头税、乱收费、虚收空转行为,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和省规定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严格控制非税收入超常规增长,建立财政收入长效增长机制,实现财政收入可持续、高质量增长。

  统筹整合财政资金

  切实转变理财理念,进一步加大预算资金、存量资金、债券资金等各类资金的统筹力度,推动形成全面完整的财政预算管理大格局。严格落实中央、省和市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各项规定,分门别类制定盘活措施,将财政存量资金调整使用到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培植财源税源

  全面落实“营改增”税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各项减税免费政策,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负担,形成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格局。坚持“择”商“选”资,严格执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狠抓项目落地,促进企业规模快速扩大,培育财源税源。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重点安排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等刚性支出。保运转方面,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保民生方面,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倾斜,提高民生支出比重和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加大扶贫济困力度,推进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加快推动88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加大教育、交通、文化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加快补齐小康社会民生短板。推进全市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能力均等化,争取2018年全市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保重点方面,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三大抓手”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支持,着力谋划推出第二批PPP项目。加大对环境综合治理的投入,加快推进大河水库引水工程、漠阳江中下游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

  积极防范财政风险

  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并举,提高政府债务统筹财力的水平。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实施风险评估和预警,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强相关性债务管理,着重关注隐性风险,控制好地方其他相关债务增长,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风险。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建立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以及三者有机衔接、相互协调、“三位一体”的预算管理制度。二是先行先试,推进我市社会治安,城乡社区事务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试点工作,为2020年全面推进全省各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形成省级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清晰框架奠定基础。三是研究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实现规划期内预算收支跨年度平衡。四是全面加强绩效管理,加快构建“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管理机制。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