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进入雷雨多发期 市气象部门发布安全提示
来源:本站 时间:2012-04-13 10:00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步入4月,我市雨水天气开始增多,电闪雷鸣接踵而来。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我市处于南粤地区,雷电天气频繁,多年平均雷电天数92天,并集中在4月至9月。雷电天气来了,增强防雷意识,掌握防雷技巧,减少财产损失,确保生命安全,成为市民当下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

 

  雷击现象

  城乡雷击伤亡 人员比例达1:9

 

  市气象局有关人员介绍,2010年我市发生两宗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事件,分别发生在平冈和海陵,造成3人死亡。相比城市,农村地区雷击伤亡人员较多,两者比例高达1:9。

 

  直击雷和感应雷最常见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雷电造成的损失已经上升到自然灾害的第三位。

  市气象局有关人员说,雷电是在强对流天气下产生的一种大气光电现象。云中、云间或云地间不同电荷相互吸引而发生放电时所伴随的强雷闪光称为闪电,而沿着闪电通道迅速膨胀的气体所爆发出来的声音就是打雷。

  雷电分直击雷、感应雷和球形雷,其中直击雷和感应雷最为常见。直击雷是直接打击到物体上的雷电,对击中的人体、物体造成直接危害。感应雷是通过雷击目标旁边的金属物等导电体感应,间接打击到物体上。被感应雷击中的导线,会以雷电波的形式经设备入地,引起设备损坏,若是雷电流沿着导体流入大地,由于频率高,强度大,在导体的附近便产生很强的交变电磁场,如果设备在这个场中,便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压,以致损坏,对人体也会造成伤害。球形雷则像火球一样,会飘进室内。预防球形雷主要方法是关闭门窗,防备球形雷飘进室内,遇上球形雷,千万不要跑动,因为球形雷一般跟随气流飘动,可拾起身边的石块使劲向外扔去,将球形雷引开,以免误伤人群。

 

  农村特定环境容易导致雷击

 

  市气象局资料统计,我市城乡雷击伤亡人员比例可达1: 9。比例悬殊,主要是农村的特定环境容易导致雷击。“农村田间空旷,是雷击灾害最容易发生的地点,并且从以往农村雷击人员伤亡事故来看,也主要是发生在较为空旷的野外。”市气象局有关人员说。村镇建设中,架空线的引入导致“架空”现象普遍存在。在雷暴高发区,雷电即使没有直接打到线路上,只要是在线路1千米范围内,都会引起线路产生感应电压,进而沿整个线路传到千家万户,造成雷击事件。

  农村房屋建筑在规划建设上基本都是坐北朝南。在雷电高发期,我国正是西南季风爆发时期,房屋建筑由于坐北朝南,处于迎风向,正好是雷云运动的主方向。每年入夏以后是我市雷电多发时段,这时正值农忙季节,因此在农村发生雷击事件的概率会增高。此外,农民对雷击的防护意识也比较淡薄,农村房屋几乎没有安装任何有效的雷电防护装置。

 

  雷击预防

  安装预防设施 掌握自救方法

 

  雷电巨大的破坏力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危害,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而且危及生命。那么,步入雷雨季节,市民该如何避雷防雷?市气象局有关人员表示,给建筑物安装避雷设施能预防和减轻雷电灾害,加强防雷意识,掌握防雷和避雷的方法,从容应对。

 

  房屋最好安装避雷设施

 

  目前,常见的避雷设施有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器,其中家庭住房多是安装避雷带和避雷器,一些厂房或室外大型设备则多是安装避雷针。

  “避雷器主要安装在室内,能保护室内连通电源、信号的仪器,有效预防感应雷,设置在室外的避雷带、避雷针则用于预防直击雷。”市气象局有关人员说。我市城市住房多使用避雷带,就是用圆钢在女儿墙(房屋外墙高出屋顶楼面的矮墙)上绕一圈。当发生雷击时,这些圆钢可通过引下线将雷电流引入地下,确保屋内电器和人体安全。

  由于农村地区是雷击灾害多发地区,村民在房屋建设上应安装避雷设施。例如,在建房初期,严格按照房屋的雷电防护标准来进行设计,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远离雷电伤害。

 

  雷电时要避高避水避金属

 

  雷电发生时,市民要注意避高避水避金属,采取正确方法到安全处躲避。

  倘若雷暴发生时市民处于室内,除了紧闭门窗外,还应停止使用电脑、彩电、音响、影碟机等弱电设备,并让这些设备不要靠近外墙。市民若在户外遭遇雷电天气,不要在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停留,也不要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若市民身处空旷场地,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更不能打伞,以免被感应雷击伤。对于一些正在泳池、湖泊、江河游泳的市民,也要立即上岸。雷暴发生时,市民不要开摩托车、自行车,更不能在孤立的大树或烟囱下停留。最好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或有金属顶的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舱内。

  站在高山、空旷平台地方的市民,如果感觉到毛发竖立、皮肤有轻微的刺痛,这就是雷电快要击中人体的征兆。遇到这种情况,市民应立即除去身上的金属物,马上蹲下,身体前倾,双手抱膝,曲成一团,千万不要平躺在地上。“尤其是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如果遇上雷暴,切忌找大树避雨,而应蹲下,并扔掉手中的农具,以减少被雷电击中的概率。”市气象局有关人员说。

 

  雷击急救

  雷击“假死”伤者需及时予以急救

 

  “当人体被雷击中后,有的人觉得遭雷击的人身上还有电,所以不敢上前抢救,结果延误救援时间,造成重大伤亡。”市气象局有关人员说。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人体被雷击后一般身上已经不带电,若是有人出现因雷击昏倒甚至出现“假死”的状态,旁人应立即对伤者开展心肺复苏急救。

  首先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如果能在4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对伤者进行抢救,让心脏恢复跳动,可能还能救活。其次,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如果一群人被闪电击中,能发出呻吟的人一般情况较轻,而无法发出声息的人则情况比较危急,应优先予以抢救。

  值得注意的是,若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让伤者立即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以隔绝空气,有利及时灭火。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