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掌握防震救灾知识 科学应对突发灾害
来源:阳江新闻网 时间:2018-05-23 09:55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距离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已经10年了。10年过去,在全国人民的关心以及汶川人民的坚强努力下,汶川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震留下的伤痕逐渐被磨平,但是,留在人们心灵的创伤依旧难以愈合。为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自2009年起,国家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近年来,我市认真做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防灾减灾演练和防灾减灾基本技能普及等系列活动,防灾减灾知识得到普及,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不断增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民政部门大力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全市先后有29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基层社区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自然的力量可敬可畏,在灾害面前,人人都应该掌握一定的防灾救灾知识。阳江地处粤西震带,地震与阳江人的距离并非遥远。除了地震,台风、暴雨、洪涝等恶劣天气、灾害时有发生。因此,深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熟练掌握防灾救灾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常防震小贴士

  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往往使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因此,家庭在平时要准备一个防震包,以解震后的燃眉之急。防震包用帆布旅行袋最好,一般应放置在靠近门口的地方,而且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知道。防震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

  家庭应急包内备好手电筒、收音机、矿泉水、方便面和饼干、外伤药、结实的绳索、贵重物品和一定数量的现金等。最好在应急包上写上联系方式等,注意定期更换包内物品。

  准备好室内避震场所

  1、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

  2、把结实家具旁边的内墙角空出来;

  3、室内家具不要摆放太满;

  4、内外走廊上不要堆放杂物;

  5、有条件的可按防震要求布置一间防震房。

  准备必要的应急物品

  1、生活日用品,如水、食品、衣物、毛毯、塑料布等;

  2、必要的常用药品,如治疗感冒、肠胃病的药,一般外伤用药;

  3、照明用品,如应急灯、手电筒、蜡烛等,以及必要的身份证件等重要物品。

  卧室防震最重要:睡觉时人的警觉性最差,按防震要求布置卧室至关重要。

  1、床的位置要避开外墙、窗口、房梁,摆放在坚固、承重的内墙边;

  2、床上方不要悬挂吊灯、镜框等重物;

  3、床要牢固,最好不使用带轮子的床;

  4、床下方不要堆放杂物,以备震时藏身;

  5、为预防地震的突然袭击,睡觉前,应检查眼镜、手机、手电筒、防震包是否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1、家庭装修尽量减少吊灯、挂钟、空调挂机、镜框图片等悬挂物,同时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2、高大家具要固定,顶上不要放重物;

  3、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墙上或地上;

  4、橱柜内重的东西放下边,轻的东西放上边,储放易碎品的橱柜最好加门、加插销;

  5、尽量不使用带轮子的家具,以防震时滑移。

  防震减灾技巧

  1、在平房,应迅速头顶保护物向室外跑,来不及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家具旁。

  2、在楼房,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或者承重墙根、墙角等易形成三角空间处,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下躲避,待地震过后有序撤离,切勿乱跑。

  4、在街上,应抱头迅速跑到空旷地蹲下,避开高楼、立交桥,远离高压线。

  5、在郊外,尽量避开山脚、陡崖,防止滚石、滑坡、山崩等。

  6、驾车行驶时,应迅速避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7、如果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1)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

  (4)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5)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耐心等待救援,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当听到附近有人活动时,要用砖或硬物敲打墙壁、铁管等,向外界传递信号。

  地震逃生贴士

  1、就近躲避,伏而待定,保护头部;

  2、远离炉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以免遭受失火、煤气泄漏、电线短路的威胁;

  3、公共场所发生地震时,影院、体育馆的排椅以及商场的立柱和墙角都是合适的避震处,但注意避开大型超市的货架。

  4、平方避震时,如所处平方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如果来不及跑到室外,就躲在结实的桌子底下、床旁,尽量利用棉被、枕头或坐垫等保护头部;

  震后自救:

  1、冷静应对,检查伤口;

  2、寻找周围的水和食物;

  3、保存体力,注意户外的动静,伺机呼救;不要大声呼救,在听到有人活动时,用硬物敲打墙壁或水管,向外界传递消息。

  震后互助:

  1、震后互助要遵循先易后难、先进后远、先多后少这三个原则,先救埋藏较浅、容易救出的轻伤人员,先救离自己最近的被埋藏者,先救压埋人员较多的地方,如学校、医院、旅馆、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2、不要破坏被埋者周围主要的支撑物,防止进一步倒塌。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