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2020年1-11月阳江市经济运行简况
来源:阳江市政府网站 时间:2020-12-31 15:47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成效日益显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恢复,1-11月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

  一、工业保持较快增长,金属制造业拉动大。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71.33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1-10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六大主要行业完成增加值327.38亿元,增长16.7%,其中金属制品业完成增加值105.14亿元,增长48.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0.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125.96亿元,增长6.4%;此外,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98.78亿元,增长52.2%。与此同时,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工业用电量指标持续提速,1-11月,全市工业用电量93.39亿千瓦时,增长8.1%,增幅比1-10月提高0.1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速略有放缓,基础设施拉动强劲。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5%,增幅比1-10月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36.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0.9%。工业投资增长28.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5.1%,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5个百分点。其中,在中广核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场项目等风电项目拉动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3.6%;在中山至阳春高速公路开平至阳春段项目阳春段项目拉动下,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5.6%。工业技改投资下降7.1%,装备制造业投资下降0.6%。

  三、消费市场持续改善,汽车类商品降幅收窄。1-11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93亿元,同比下降11.1%,降幅比1-10月收窄0.9个百分点。从商品分类看,中西药品类保持稳定增长,全市限额以上单位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5.53亿元,同比增长9.3%;汽车销售持续回暖,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36.22亿元,同比下降4.0%,降幅比1-10月收窄2.3个百分点;石油消费复苏仍然乏力,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29.82亿元,同比下降15.9%,降幅与1-10月持平。

  四、财政收入由负转正,民生支出保障到位。1-11月,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20亿元,同比增长1.0%,比1-10月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40.84亿元,下降3.7%,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8.63亿元,下降2.1%,其中全市民生类支出完成166.03亿元,增长1.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5.9%,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住房保障领域支出分别增长13.1%、26.2%和75.7%。全市组织税收收入(全口径)147.82亿元,下降2.0%,降幅比1-10月收窄1.1个百分点。

  五、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助力实体经济恢复。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36.67亿元,增长10.2%,增幅比10末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1086.54亿元,增长11.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39.99亿元,增长15.6%,增幅比10月末提高0.4个百分点;存贷比81.9%,比10月末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信贷投入聚焦实体经济,全面助推企业复工达产,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396.05亿元,增长22.4%,比10月末提高1.9个百分点。

  六、外贸市场持续向好,增速位居全省首位。1-11月,随着外贸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外贸市场持续向好,全市进出口总额175.2亿元,同比增长27.0%,增幅比1-10月提高5.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进口总额47.2亿元,增长50.0%,增幅比1-10月提高9.0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出口总额128亿元,增长20.2%,增幅比1-10月提高4.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

  七、货物运输逐步恢复,港口吞吐量小幅增长。1-11月,全市完成货运量5641.81万吨,同比下降10.0%,降幅比1-10月收窄1.2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37.67亿吨公里,下降4.6%,降幅比1-10月收窄0.7个百分点;完成客运量491.22万人,下降66.5%;旅客周转量3.77亿人公里,下降62.6%;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3126.4万吨,增长4.3%。

  八、市场价格基本稳定,食品涨幅仍然较高。1-11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涨幅比1-10月回落0.4个百分点,涨幅比全省低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由于猪肉价格仍然在高位运行,同比上涨49.9%,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8.5%;衣着下降0.5%;居住下降2.1%;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2%;交通和通信下降2.7%;教育文化和娱乐下降0.4%;医疗保健上涨1.2%;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9%。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