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市统计局负责人接受阳江日报记者采访,就2011年全市经济发展相关数据进行解读。这位负责人表示,阳江GDP增幅首次荣登全省榜首,成绩来之不易,可喜可贺,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无论堆头还是质量,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比较大,发展任重道远,要赶上珠三角地区的水平,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2011年,我市经济发展为何能够形成领跑全省的“加速度”?市统计局负责人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十一五”以来,我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在上项目、促消费、扶企业、扩出口等方面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形成了快马阳江、幸福追赶的生动局面。主要原因是,全市工业的主导地位不断强化,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阳江核电、阳西火电、阳春新钢铁、广青镍合金、华润(阳春)水泥等大项目上马,发挥了强大的拉动作用。2011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6%,工业拉动全市GDP增长9.5个百分点,工业兴市产生了明显的效益。
这位负责人说,事实上,我市GDP增幅今天能够跃居全省榜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累积的成果。“十一五”以来,我市尽显快马本色,经济实力快速跃升,从2007年起,全市GDP增幅在全省的排位逐年前移,大步迈进,从第18位到第10位、第8位、第6位,最终攀升至第1位。2007-2011年全市GDP年均增长13.8%,在粤西地区独占鳌头。我市经济发展不仅是量的扩张,更是质的提升。全市人均GDP自2008年超过2000美元后,踏着平均每年增长1000美元的赶超节奏,接连跨越3000美元、4000美元、5000美元的“门槛”,在粤东西北地区独占鳌头。
这位负责人表示,面对骄人成绩,我们没有理由盲目乐观。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指出,我市仍属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发达城市的差距还比较大。一方面,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2011年我市GDP增幅分别比排名第二至第七的各兄弟市仅多出0.1—0.7个百分点不等,优势并不明显。另一方面,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市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不高,转型升级任务艰巨。2011年,全市GDP在全省排名第16位;人均GDP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3%。同时,我市利用外资质量有待提升,具有支撑作用的优势产业、规模企业和重大项目不多;群众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还不高。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东西北地区注重加快发展”的要求,准确把握阳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今年,我市结合自身实际,经过充分论证,制定了15%的经济增长目标,比全省高6.5个百分点,继续围绕“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实现幸福追赶”的核心任务奋力前行。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