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振兴赶超”指数,无疑是2013年度粤东西北“振兴指数”系列中含金量最高的一项。最终的指数榜单,强化人均指标理念,不唯GDP论英雄,重在体现经济发展振兴赶超的质量。
指数榜单显示,2013年人均GDP率先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的阳江市,以88.4分的绝对优势高居榜首。揭阳市以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的均衡高速增长占据次席,茂名、韶关、湛江随后,一同处于“领跑”梯队。
除了人均GDP率先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之外,位于榜首的阳江市各项经济指标表现均堪称亮眼。在“经济发展振兴赶超”指数的指标体系中,人均GDP虽然是最核心的指标,但其70%的权重都放在2013年度的增量上,并非仅仅考虑存量水平。数据显示,阳江市2012年人均GDP仅为36096元,落后全国平均水平2000多元。仅仅1年时间,阳江市人均GDP就跃升为42017元,一举追上全国平均水平,年度增量高达近6000元。而粤东西北多数地市人均GDP增加值不超过3000元。正是这一振兴跃升,为阳江加分不少。
人均财政收入年增410元、GDP增速15.3%、人均GDP增速14.5%……这几项核心指标,阳江市也在粤东西北12个地市中摘得第一。尽管GDP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算很高,但这些表现已足以让阳江脱颖而出。
◎专家点评
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教授,广东省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会长郑方辉:
综合指数更显振兴发展本意
“经济发展振兴赶超”指数,选用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增速等人均指标,所占权重达到65%,极大地强化了人均概念,同时也兼顾了GDP总量等衡量经济“堆头”的指标。这样形成的综合指数,能够更全面地衡量经济发展的振兴程度,更好地体现《决定》关于振兴发展的本意。
比如,人均GDP和GDP就是不可互换的两个不同量值。如果单纯以GDP总量计,阳江仅仅排第六位,甚至不如清远,但综合各项人均指标的表现后,阳江获得了绝对优势。
比照这份榜单,各城市也能发现自身存在的“短板”,这对振兴发展中的粤东西北城市形成了一份导向鲜明的激励“正能量”。
人均GDP只有阳江达到全国平均线
数据显示,阳江市2013年人均GDP达到42017元,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比2012年增加5921元,远远超过其他11地市,在得分计算上,获得存量、增量的双项满分。人均GDP最低的是梅州,仅为18603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年度增加值亦为12地市中最低,仅1207元,为阳江的1/5。
人均财政收入阳江增加值最高
根据12地市地方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和2013年末常住人口数,可计算得出2013年各地人均财政收入(不列入上交中央部分)。数据显示,该指标各地市仍然较低,最高的韶关仅2476.92元,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从增量看,12地市人均财政收入平均增加了255.22元,其中,阳江增加值最多,为410.92元;清远市最低,仅增加132.21元。
在综合了人均财政收入的存量水平和年度增量后,阳江在这一项指标中拔得头筹,揭阳排名最后。
阳江人均GDP增速14.5%排名第一
2013年粤东西北GDP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约高2个百分点,其中,GDP增速最高的是阳江,达到15.3%。人均GDP增速上,12地市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1.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各地市的人均GDP增速数据显示,仅有汕头和清远低于10%,增速最高的仍是阳江。
从2013年度人均GDP增速的增量来看,只有汕尾放缓。作为2012年人均GDP增速最高的地市(13%),汕尾的“减速”并非难以接受。而2012年人均GDP增速最低的清远市(4.2%)这次实现了最大幅度“提速”,其综合得分因而反超汕头、汕尾、潮州、河源4市。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