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年内人均GDP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目标可期
来源:本站 时间:2013-10-23 11:24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全市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

 

  记者从昨日上午召开的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分析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围绕人均GDP赶超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目标任务,攻坚克难,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其中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在全省前列。

  据市统计局分析,今年头三季度我市实现GDP685.89亿元,同比增长1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5.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9%。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74.5%和20.1%,分别拉动GDP增长0.8、11.4和3.1个百分点。在拉动经济的三大马车中,工业生产依然保持高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5.56亿元,同比增长32.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8.74亿元,增长32.0%,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4.9个百分点;服务业平稳中略升,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态势良好,其中渔业特别是海产品养殖仍然是我市农业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支撑点。

  与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增长平稳。投资增长渐趋放缓。1-3季度,全市完成投资383.23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比今年1-2季度回落3.2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02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1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与1-2季度持平。

 

  能源项目和现代产业项目加快推进

 

  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增长16%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抢时间、抓进度、争项目、扩投入,加大服务协调力度,充分发挥了重点项目对全市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1-9月,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4.4亿元,增长16%,占年度计划81.67%。

  据市发改局介绍,今年全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60项,总投资18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1.3亿元。1-9月,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4.4亿元,增长16%,占年度计划81.6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3%,成为带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已建成高新区镍合金100万吨精炼生产线、海螺水泥55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和阳西博德陶瓷2条生产线等3个项目;新开工建设阳江至云浮高速公路罗定至阳春段、阳东东湖灌区改造等15个项目。

  前三季度重点项目建设中,能源项目有力拉动投资增长。8个能源项目完成投资94.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5.36%,占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的58.5%,发挥了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导作用。其中:阳江核电完成投资68亿元,完成计划的68%;现代产业项目全面稳步推进。33个现代产业项目完成投资61.2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7.39%,占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的37.3%;民生保障类项目建设进展提速。其中进展最快的广东两阳中学完成投资2.4亿元,为年计划投资的120%;海堤加固达标工程全面铺开,平冈海堤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的86%。与其它项目相比较,交通运输项目整体进展有待加快。6个交通运输项目完成投资2.1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7%。

 

  引进内外资项目71个,总投资257亿元

 

  利用外资结构优化完成任务近70%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商引资项目数量、规模和质量有新的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据统计,1-9月,全市引进内外资项目71个,总投资257.14亿元。合同利用外资49953万美元,完成省下达任务的71.4%,完成市下达任务的67.5%;实际利用外资11120万美元,完成省下达任务的68.6%,完成市下达任务的63.2%。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今年我市招商项目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签约项目规模较大。超过一半的项目投资额1亿元以上,项目平均投资额为3.6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有8个。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大项目有山河游艇文化产业园、包头鑫星镍合金、三一重工机械制造、加拿大生物柴油、武钢型材、金瑞环保科技、鑫创皮革、地球卫士环保、东莞薯蓣皂素等。此外,还有一批签署意向或框架协议的投资项目,其中单个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项目,有深圳万亿达建设国际电子科技生产、研发基地,华太电镀工业基地,中广核海上风电,太平洋油气公司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外资)和海纳海洋科技产业园项目。二是结构进一步优化。按产业分:第一产业8个、第二产业54个、第三产业9个,以第二产业为主;按投资规模分:第一产业占5.62%,第二产业占83.49%,第三产业占10.89%;按行业分,以制造业居多。从各县(市、区)看,江城区、阳春市、阳东县、阳西县、海陵区、高新区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完成市下达任务的52.9%、56.4%、50.1%、81.7%、58.3%和50.2%。

 

  工业总产值968.7亿元,同比增长32.0%

 

  工业增速稳居全省第一

 

  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工业发展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8.7亿元,同比增长3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5.6亿元,同比增长32.7%,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置。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骨干产业增长较快,支撑着工业高速发展。1-9月,五金刀剪产业完成总产值263.6亿元,同比增长31.7%;有色金属107.7亿元,同比增长244.9%;钢铁产业113.2亿元,同比增长29.1%;木材家具业52.9亿元,同比增长25.1%;食品饮料业133.5亿元,同比增长13.4%。园区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升,今年以来全市转移园区新建成投产企业16家,四个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74.7亿元,同比增长57.8%。

  与全市工业增长的态势想比,各县(市、区)工业增长较平稳,其中高新区增长势头迅猛,1-9月完成工业总产值182.2亿元,同比增长83.5%,江城区、阳春市、阳东县、阳西县、海陵区等县(市、区)的工业产值增速分别为27.7%、23.1%、21.9%、23.9%和23.2%。

  今年工业发展一个明显特征是大型骨干企业发展较快。头三季度广青公司完成产值88.9亿元,同比增长205.5%,预计年底可超百亿,成为我市第一家省级大型骨干企业;世纪青山27.9亿元,同比增长1295%。阳西电厂项目1、2号机组运行稳定,3、4号机组预计将分别在今年10、12月份投产。

  作为衡量工业企业生产负荷的一个重要指标,全市工业用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9月工业用电量为40.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比例71.4%,同比增长34.4%。

 

  财政收入逾35亿元,同比增长26.64%

 

  近4个月增速全省前三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逾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64%。近4个月来,我市财政收入增速在全省地级以上市中排名前三位,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13.06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53366万元,完成年初代编预算508850万元的69.44%,比去年同期增收74329万元,增长26.6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38635万元,增长19.39%;非税收收入完成114731万元,增长44.95%。

  从收入情况来看,第三季度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近4个月来,增速在全省地级以上市中排名前三位,我市收入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13.06个百分点,比全省东西两翼的增速高出7.95个百分点,比粤北山区的增速高出8.41个百分点。此外,税收收入增速稳步上升,第三季度税收收入增长19.39%,比第二季度增速高出0.87个百分点,比第一季度增速高出7.28个百分点,我市税收收入增速在全省地级以上市中排名中上位,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3.31个百分点。

  从支出情况来看,第三季度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保障有力。全市公共财政收入预算支出完成738672万元,比去年同比增支70838万元,增长10.61%。各级财政部门对资金尽早做了安排,资金拨付步伐加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