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市2009年上半年农村经济分析
来源:本站 时间:2009-07-12 16:18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落实中央有关“三农”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统筹城乡发展,继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预计上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83.9亿元,同比增长4.2%,农业增加值50.7亿元,同比增长4.2%;农民人均收入2780元,同比增长8.2%

  (一)农作物发展势头良好

  1、春收作物获得好收成。粮食作物面积21.9万亩,总产量6.14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3.85%7.38%。其中玉米面积6.73万亩,产量1.9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4%6.59%;番薯面积12.2万亩,产量3.3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31%7.42%。其他经济作物中的蔬菜也有较大的增长,面积35.5万亩,产量36.85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0.9%

  农作物经济效益较好,大宗农作物如蔬菜、马铃薯、北运菜(椒)产量高、销售较畅,收益较好。据调查,在收获期间,马铃薯收购价1.6-2.2/公斤,北运菜(椒)收购价1.4-1.6/公斤,西瓜收购价1.4-1.6/公斤。

  我市各地在抓冬种生产过程中,突出示范,整体推进,成效显著。一是各级重视,工作扎实推进;二是季节抓得紧,进度较快,全市大部分冬种作物于今年元旦前已种下;三是着力推广优质、高产、耐旱、耐寒的冬种农作物新品种和冬种实用新型技术,种植质量提高;四是注重抓好基地化生产,发展订单和效益农业,如阳东县的马铃薯生产,大部分为大户种植,且与流通企业有收购协议;五是注重示范,冬种生产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2、春种工作顺利完成。全市完成春播农作物161万亩,完成计划101.32%。其中粮食作物97.4万亩,完成计划100.1%,早稻插(抛)秧面积76.39万亩,完成计划100%;蔬菜26.3万亩,完成计划100%;花生24.2万亩,完成计划101%。目前,全市早稻已转上大田管理阶段,进行第一次追肥的稻田有63万亩,占已插稻田面积的85.6%。由于当前光、温、水充足,禾苗早生快发,早插田已进入分蘖盛期,整体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3、水果生产减产。受去年强台风“黑格比”及今年天气多种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全市水果收获面积36.2万亩,总产量20.2万吨,比去年同期减产2.1万吨,下降4.63%。其中荔枝减产幅度较大,预计荔枝收获面积23万亩,产量6万吨,比去年减3.1万吨,减少25.8%;其他杂果收获面积2.1万亩,产量0.4万吨,比去年减产1.1%

  (二)畜牧业平稳发展

  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量140.4万头,比去年同期下降3%,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26.5万头,减少2%,肉猪98.2万头, 同比增长5.5%;家禽存栏683万只,同比减少3%,家禽出栏1137万只,同比增长5%;禽蛋产量3955吨,同比增长4.3%全市畜牧业产值预计17.92亿元,同比增长4.1%

  由于去年生猪生产盈利多,能繁母猪大幅度增长,增幅高达22.8%,致使生猪生产能力出现相对过剩,加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消费减少,如果不实行政策性价格调控,畜禽价格仍有可能进一步下跌。畜牧业经济效益下降,甚至由盈转亏,将会打击畜禽养殖的积极性,生产减少,饲料需求也将跟随畜牧业生产萎缩。

  (三)渔业生产呈恢复性增长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产业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决定》,这是我市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决定》是我市第一个将海洋产业作为一个体系进行系统、全面阐述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要以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为总目标。全市渔业总产量46.56万吨,增长4.16%,产值28.45万元,增长5.64%。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2.9万吨,增长4.03%,产值24.25万元,增长5.5%;淡水产品3.66万吨,增长5.68%,4.2万元,增长5.43%。海陵区增速最为强劲,渔业产量7.64万吨,增长6.19%,产值6.15万元,增长12.09%。从五月十六日开始执行伏季休渔制度,全市应休渔船900艘全部按时安全回港休渔。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