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2009年上半年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本站 时间:2009-07-24 16:15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进入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负面影响仍未完全消除。面对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努力促进工业持续较快发展。上半年,我市工业生产仍保持好势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0.7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排在全省第4位。

一、工业生产特点

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有608家(不含停产企业)比上年多17家,其中新投产5家。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9.1亿元,比同期增长12.8%;工业销售产值198.3亿元,比同期增长5.6%;出口交货值完成77.7亿元,比同期增长9.8%工业增加值50.7亿元,比同期增长14.3%

(一)重工业发展比轻工业快,轻重工业增幅差距缩小。上半年,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2.9亿元,比同期增长13.0%。重工业完成产值17.8亿元,比同期增长16.6%。重工业发展比轻工业快3.6个百分点,两者增速差距较上年同期缩小10.1个百分点。

(二)小型企业发展较快。从企业生产规模看。工业总产值排前50名企业,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6亿元,比同期增长10%,比上年21.8%的增速减少11.8个百分点。排后50名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1亿元,比同期增长18.6%,比上年24.7%的增速减少6.1个百分点。

(三)地方传统产业仍起主导作用。从产业结构看,地方传统产业完成工业增加30.1亿元,同比增长14.4%,增幅比规模以上的14.2%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7.7%,拉动增长8.2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业(五金刀剪行业为主)完成18.6亿元,占规模以上增加36.7%,比同期增长19.3%;农副食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完成6.2亿元,占规模以上增加值12.1%,比同期增长3.1%;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完成2.8亿元,占规模以上增加值5.6%,比同期增长11.6%;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完成1.2亿元,比同期增长15.1%;食品制造业完成0.7亿元,比同期增长15.1%

(四)民营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增速比规模以上的14.3%5.0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82.4%,拉动增长11.7个百分点。从其他经济分类看,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亿元,比同期略降0.5%

(五)县区工业发展不平衡。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最高是阳东县、其次是阳春、阳西县,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市14.3%的平均水平。各县(市、区)完成工业总产值情况详见下表:

2009年上半年各县区完成工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县区别

上半年实际完成

同比增长(%)

增长贡献率(%)

拉动增长

(个百分点)

市直

11873

-10.5

-2.2

-0.3

高新区

16285

-4.4

-1.4

-0.2

海陵区

5259

-12.7

-1.2

-0.2

江城区

90081

14.1

17.3

2.5

阳西县

49818

15.6

9.9

1.4

阳东县

207583

16.8

45.4

6.5

阳春市

116579

16.7

28.4

4.1

(六)出口交货值增速回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77.7亿元,同比增长9.8%(现价),增速比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比年初下滑10个百分点。其中增速较快是高新区,出口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24% ,其次为阳西县,出口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17.3%,阳东县出口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10.3%,江城区出口完成24.5亿元,同比增长7%。阳春市和海陵区出口交货值分别比同期下降6.7%9%。从分行业看,工业出口交货值占最大比例的金属制品业出口交货值4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具体走势见下图:

二、工业生产增速持续下滑原因

去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直呈回落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受国际经济危机负面影响,工业的高速增长被制约。我市的主导产业是五金刀剪行业,多以出口为主,对外依存度高。今年以来,国外经济仍在震荡筑底过程中,企业订单相对比同期减少,对外加工企业生产下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到6月同比增速虽有反弹,但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15.5个百分点,其中以五金刀剪为主的金属制品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0.4%,增幅比同期减少14个百分点。

二是缺乏新投产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拉动。今年新上规模企业(含新投产和规模下成长为规模上企业)35家,上半年完成增加值0.99亿元,对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仅为6.3%,拉动增长0.9个百分点。而上年新上规模的企业有61家,完成工业增加值23.9亿元,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47.6%,拉动增长11个百分点,两者比较,今年新上规模企业对增长速度的拉动比上年减少10个百分点。

三、下半年预测

在市场未有明显回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以及缺乏新上规模大企业投产拉动的情况下,没有一家大中型企业因经济危机影响而停产、停业。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仍有14.3%的增速,并在全省排前4位,成绩实在是来之不易,这与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优化结构,力促进工业加快发展的措施及时,落实到位分不开的。

展望下半年,我市工业生产将有所好转,速度将转为较为稳定的趋势。当前,我市工业发展面临多方面有利的因素:

一是各级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陆续出台扶持企业渡危机的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将在下半年体现出来。如我市从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资金中划出5000万元奖励到园区建设和企业,将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

二是国家在第七次出口退税调整中,把五金刀剪出口退税率由5%提到9%,这次调整将极大地提高我市五金刀剪业的竞争力,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也将得到提高。

三是从上半年各地宏观经济数据的出台反映的情况看,经济有回暖的迹象,市场好转的形势也将趋明朗,这将提高企业对市

场的信心。

但要完成增长18%的预期目标,难度较大。影响工业快速增长的不利因素有:

一是全球经济增长缺乏可靠支撑,快速复苏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全球世界经济危机筑底仍未见底,这将对我市贸易加工企业加速发展存在一定影响。

二是国内经济走势虽有回暖的迹象但尚不稳固,我市经济数据的反映也是如此,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跌,工业经济效益指数、税收收入下降,工业用电、外贸出口等指标增速不大。

三是新投产企业少,规模不大,缺乏实在有力的拉动。今年一些大中型工业项目大多都是在建、筹建或意向投资阶段,年内推动工业增长的亮点少。虽然广东华厦阳西电厂计划在6月试产,但由于上年“黑格比”强台风影响码头建设,试产预计推到910月间,能否如期生产仍不确定。如果年内没有重点企业投产,生产增速要恢复上年水平,仅依靠现有企业拉动,难有较大的突破。

四、建议

(一)抓紧落实市委、市政府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抢抓省推进“双转移”的重大契机,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落实好省政府推进“双转移”的各项措施,加快工业产业转移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市加快融入珠三角经济圈,实现一年打基础,四年见成效,十年大发展的宏伟目标。

(二)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在建企业建设进度,特别是促进大型企业早投产,推动工业提速增效。

(三)推广产学研合作和产业转型经验,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引用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提升企业产品档次,提高生产效率。如新力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应用先进技术,改造生产线,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使企业在市场危机中显出勃勃生机,今年1-5月该企业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比上年增加47%41%,利税增长37%

(四)企业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有效组织工业生产,提高管理水平,采取措施组织好产品的销售和货款的回流工作,通过加强生产成本的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同时要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保证企业有良好的生产环境。

(二)注重节能降耗。政府加强对高能耗企业的指导和管理,企业通过加大技改投入,降低生产成本,避免能源浪费,推动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