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80160号提案的会办意见(阳府函〔2018〕221号)
来源:本站 时间:2018-12-28 00:00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省教育厅:

  我市对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80160号提案的会办意见是:

  阳江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结合本市主要产业建设一所理工类本科院校,对聚集人才和科研力量,提升阳江科研和教育水平,促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在支持继续办好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同时,决定筹建一所本科高等院校。为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程凤英同志组织市教育局、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单位先后与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航海学院以及省教育厅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并赴清远、云浮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对举办公办本科高校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推进本科高校筹建情况

  (一)建设省属本科高校阳江校区。

  借鉴云浮市举办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的模式,继续与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州航海学院等有合作意向的省属本科高校合作,在阳江市建设“省属本科高校阳江校区”(以下简称“阳江校区”)。

  1.投资规模

  按照教育部大学设置标准建设阳江校区。阳江校区占地 2000 亩,其中 1600 亩为教学科研用地;400 亩为校区建设配套用地,用于建设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和引进人才配套住房。校区的总建筑面积符合教育部普通本科院校设置标准。总投资额约 20亿元。

  2.项目定位

  阳江校区为省属本科高校校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生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校区同时建设国家五金刀剪、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涉海产业(水产品养殖加工、牡蛎、海上装备、海洋捕捞)科研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办学规模

  在校生15000人。其中本科生 12000人,以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类专业为主;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 3000人;同时努力争取开展博士生教育。

  学科专业设置紧密联系阳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海洋产业相关学科专业、五金刀剪产业相关学科专业、新能源(电力能源)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相关学科专业、高端不锈钢(钢铁)产业相关学科专业、旅游产业相关学科专业等专业体系。

  4.资金筹措

  根据云浮、河源和清远三市的经验,并经初步测算,阳江校区建设所需资金20亿元。

  争取省财政资金5亿元;争取珠海对口帮扶专项资金1.5亿元(每年帮助解决0.5亿元);我市负责筹措13.5亿,拟用PPP方式分10年支付。(二)建设阳江学院(暂定名)

  1.建设规模

  阳江学院占地1000亩,按照“滨海学园,山水书院”的理念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拟分两期建设,第一期(2018—2021年)建设20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学生规模6000人;第二期(2022—2025)建设10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学生规模4000人,最终达到本科学生10000人的规模。力争用四年时间,到2021年,在本届政府任期届满时,把阳江学院建设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

  2.资金筹措

  经初步测算,阳江学院建设所需资金15亿元。为了解决建设资金,我们认为,可实行“省市共建、对口帮扶”模式建设。阳江市负责筹措8.5亿元,争取省政府帮助解决5亿元;利用珠海对口帮扶解决1.5亿元。

  3.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关于完善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教发司〔2013〕178号)精神,立足阳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现有人才基础,阳江学院拟设置五个系十个专业:1、机械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为装备制造业服务。2、材料系: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为五金刀剪和不锈钢产业服务。3、食环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服务。4、农学系:园艺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三高农业和海水养殖业服务。5、旅游系:旅游管理、工艺美术,为旅游目的地服务。为了解决筹建初期高层次师资人才不足,除我市面向全国招才引智外,建议省政府安排广东工业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对阳江学院进行为期五年的对口帮扶,重点是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

  4.申报计划

  2020年年底前,向省教育厅提出设置本科高校阳江学院,将阳江学院纳入“十四五”期间我省本科高校设置规划,上报教育部作为2021年审批设置的前置条件。2021年上半年,向省政府提出申请举办本科高校阳江学院。2021年下半年,向教育部提出设置本科院校阳江学院的申请,力争2022年秋季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

  二、推进粤东西北六市新建本科高校进程的建议

  一是建议省成立推进粤东西北六市新建本科高校领导小组,由省统筹解决新建本科院校有关政策、资金、土地等重大问题。

  二是加大省政府支持力度。采取“一市一策”,制订切实可行的推进粤东西北六市新建本科高校进程的政策,如土地使用、行政审批等政策,省政府向教育部申请特事特办政策等。

  三是建议省财政厅做好财政转移支付规划,解决建设资金瓶颈。坚持“省市共建、对口帮扶”的方针,设立“新建地级市本科高校建设专项资金”。从2018年到2020年,每年安排10亿,连续三年共30亿,用于支持尚未有本科高校的新建地级市建设本科高校。同时,建设省统一安排珠海6个对口帮扶市,从2019年开始,每年安排0.5亿元,三年安排1.5亿元,用于扶持6个新建市本科高校建设。

  我市建设举办一所普通本科高校,是本届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决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珠三角兄弟市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高质量建设好本科高校,决不拖全省本科高校区域布局的后腿。

  

  

阳江市人民政府

2018年5月24日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