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江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 (阳府〔2019〕34号)
来源:市府办公室 时间:2019-07-10 09:33 【字体: 】 浏览量:-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阳江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七届三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市场监管局反映。 

    

    

    

                                                                                                                                   阳江市人民政府 

                                                                                                                                    2019年7月3日 

    

  阳江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粤府〔2018〕50号),进一步深入推动我市新一轮商事制度改革,创建覆盖企业准入、准营、退出全生命周期的商事制度改革新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建设富美阳江,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创新商事登记模式 

   (一)探索在商事登记中创新推进市场主体准入实名认证、市场主体失信禁限机制,试行经营范围自主申报、实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制。(市市场监管局牵头) 

   (二)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服务。除涉及商事登记前置审批和依法应当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核准的名称外,不再实行名称预先核准,名称登记和企业登记合并办理。(市市场监管局牵头)  

   (三)全面推开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区域、业务、市场主体全覆盖,实现企业办照零跑动,申请材料无纸化。(市市场监管局牵头) 

   (四)推动外商投资注册便利化。实施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牵头) 

  二、简化开办企业程序 

   (五)大幅压减企业开办时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我市压缩开办企业时间工作方案,压减办理程序,优化办理流程,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力争开办企业提速至1个工作日办结。加强开办企业全流程信息共享,依托省政务服务网“开办企业一窗受理”系统,实现开办企业各程序“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并行办理”。推动全面提升企业开立银行账户服务效率。(市市场监管局、人行阳江市中心支行牵头,市公安局、阳江市税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配合) 

  三、深化“证照分离”改革 

   (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国发〔2018〕35号),在全市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 

  四、建设统一市场监管平台 

   (七)推动实现各市场监管职能部门、涉企行政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无障碍交换、统一归集公示。推进全省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对接,积极开展平台对接工作,尽快实现我市现有系统与省级平台的对接和上线。在统一监管平台建成前,利用“全国一张网”协同监管平台,实现跨部门的后续监管协同,落实企业注册信息、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双告知”“双反馈”和联合“双随机”抽查工作。建立信息对接、认领、反馈的督查通报制度,将各审批部门认领企业信息率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各市场监管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八)推进“以网管网”监管,实行网络经营主体实名制,引导符合条件的自然人网店办理商事登记,开展网络市场监管行动,规范网络经营主体交易行为。依托省级网监平台不断完善我市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指导市网商协会制定网络交易行业标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探索建立网络消费预警机制。(市市场监管局牵头)    

  五、建立健全信用监管机制 

   (九)构建以信用信息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模式。梳理我市失信联合惩戒事项,组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梳理编制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及事项清单,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联合奖惩功能。加快推广信用信息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应用,将查询行政相对人信用信息、实施联合奖惩措施等作为必要环节嵌入网上办事大厅、项目在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等工作业务流程当中。按照国家统一认定标准及时认定我市红黑名单,并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进行公开共享,实施联合惩戒,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市发展改革局牵头,各市场监管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六、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水平 

   (十)推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部门要在行政执法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主动向社会公开职责权限、执法依据、裁量基准、执法流程、执法结果、救济途径等信息。要通过文字记录和音像记录方式,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程序启动、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归档管理等全过程进行记录,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推动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动执法部门编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目录清单,明确审核内容,细化审核程序,实现执法监督关口前移。(市司法局牵头,各行政执法部门配合)    

   (十一)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按照《广东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工作部署,推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一单两库一细则”,积极推广试点地区的跨部门联合抽查先进经验。推广使用双随机监管平台,督促各县(市、区)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完成全年不低于辖区企业总数5%的企业抽查任务。(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各市场监管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七、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 

   (十二)建立统一的市场主体登记和市场综合监管体制。各县(市、区)根据不同执法领域特点、规律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市场监管领域执法机构的编制规模,推动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 

   (十三)按照省有关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整合划归试点经济发达镇管理的派出(驻)机构,以及镇政府原承担行政执法职责的机构,进一步优化完善综合执法队伍,加强综合执法能力。(市委编办牵头) 

   (十四)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厘清部门监管职责,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动态调整完善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权责清单。〔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各级市场监管职能部门配合〕 

   (十五)建立市市场监管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市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工作的总体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和密切配合,协调解决市场监管工作中跨部门、跨区域的重大问题。(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各级市场监管职能部门配合)    

  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监管格局 

   (十六)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的企业首负责任制,全面推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完善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建立产品质量和服务金保证制度。按照“谁主管、谁监管”原则,由业务主管部门履行监督管理行业组织的职责,指导行业组织依法依规开展行业自律管理。健全行业自律规约,完善行业性约束惩戒机制,建立行业组织与政府部门沟通合作机制。(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以及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 

  九、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十七)建立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持续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开通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全流程“绿色通道”,建立全维度优惠政策体系。转型升级为企业的个体工商户在办理证照变更登记、资产转移过户、银行账户开立变更撤销等业务过程中,简化材料、合并程序、减免税费。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依规降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免征土地和房屋权属转移契税,免征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暂不收缴工会费,依申请可延期缴纳税款等;各级财政可对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的给予奖补和补助,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的可优先申报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转型企业的信贷支持、规范服务收费,依托省“个转企”大数据支撑平台,推广商事登记“银政通”——个转企专题应用,建立“互联网+政务+金融”的推进个体户转型升级新模式。〔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阳江市税务局、人行阳江市中心支行、阳江银保监分局、市残联、市总工会配合〕 

   (十八)加快推进“死亡”市场主体清理工作。核查和掌握全市市场主体数据和“死亡”市场主体数量。建立督查督办机制,推进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工作。组织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行动。(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司法局、阳江市税务局配合) 

   (十九)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流程,强化部门间沟通衔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维护企业、债权人、投资人、企业职工等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探索推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完善企业撤销登记程序,对提供虚假住所等失联企业、冒用他人身份证虚假注册、利用简易注销程序逃废债务等违法失信企业,探索建立强制出清制度。(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阳江市税务局、阳江海关、人行阳江市中心支行配合)     

  各项任务牵头单位要主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推动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大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将政策措施宣传到企业,营造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