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职权的核准界定公告和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通知
来源:本站 时间:2007-11-03 11:41 【字体: 】 浏览量:-

阳府办〔2007〕67号

 

 

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职权的核准界定

公告和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通知

 

市府直属各单位:

  根据省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执法职权核准界定公告工作的通知》(粤府办〔2005〕93号)以及《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职权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07〕76号)要求,为更好地建立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做好我市行政执法职权的核准界定公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推行行政执法职权的核准界定公告、执法职权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推行行政执法职权的核准界定公告、公开透明运行,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国发〔2004〕10号)精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增强全社会对行政执法监督的有效性,端正行政执法部门风气,提高行政执法部门效率,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有关单位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法治政府、增强依法行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行政执法职权的核准界定公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进一步推进这一工作作为深化政务公开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逐步建立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的行政权力机制和长效监管机制,实现权力运行动态公开与全程监督的紧密结合,使行政执法责任制真正得到落实。

  二、切实推进行政执法职权的核准界定公告、公开明示制度

  (一)核准、界定执法职权。要按照省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执法职权核准界定公告工作的通知》(粤府办〔2005〕93号)、市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执法职权核准界定公告工作的通知》(阳府办〔2006〕1号)的要求,依照市编委核定的职能,凡具有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给付等具体职能的有关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及委托的组织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单位设置的现状,参照省政府直属主管部门已公告的行政执法职权的内容格式(已在广东省政府网公示)对本单位的职权依据进行审查、疏理,认真审核界定行政执法职权,要在11月15日前完成该项工作,并将有关材料和电子文本加盖本单位印章后一并报市法制局。经市法制局审核报市政府批准确认后,分批通过《阳江日报》向社会公告。省垂直管理的单位要将疏理好的行政执法职权及依据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后,将确认的结果报市政府公告、备案。

  (二)分解执法职权,明晰执法责任。要按照省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5〕8号)的要求,各单位的行政执法职权待市政府公告后,要将本单位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给付等行政执法职权分解到具体的执法机构、岗位,明确职权运行各环节的责任处(科)室。要结合不同岗位的具体职权,制定执法工作流程,分解执法责任,量化考核指标,使行政执法部门的领导和执法人员都明确自己岗位的执法依据、执法内容、执法范围、执法权限与义务、执法标准与考核指标。

  (三)依法制定并公布行政执法职权运行流程图。要遵循规范程序、提高效率、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原则,采用流程图与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依法制定并公布反映各项行政执法职权运行全过程的流程图。流程图主要内容应包括:行政执法职权的依据;承办岗位,即行使行政职权各个环节的科室;运行程序及相关接口,即工作流程及流程中与相关岗位的衔接点;办理时限;工作质量标准,即有关的执法规定、办理质量及服务态度要求;监督制约环节,即内部监督机构和外部监督渠道及联系方式;相对人的权利,即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享有的要求说明理由、陈述、申辩、申请听证等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执法责任追究,即对行政执法人员违法执法的责任追究规定。流程图发生变更时,必须在20个工作日内按程序修订、公布。分解落实执法职责的具体方案及行政执法职权运行流程图,应加盖单位印章后连同电子文本一并报送同市法制局备案。

  (四)扩大公示范围,丰富公示载体。行政执法主体应以促进自身与行政权力享有人的信息互动为目标,从广度上和深度上扩大行政执法职权公示范围:在广度上,要打破时空界限和行政机关层级与部门之间的界限,提高行政执法机关内外沟通的效力,及时传递执法信息;在深度上,应注意将公布形式从静态转向动态,要将行政执法职权行使的依据、标准、条件以及公众对行政执法的意见反馈等全部公示。要从有利于群众知情办事和便于监督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采取多种载体进行公示。在普遍推广政务公开栏、明白卡、信息手册、电子屏幕、触摸屏等载体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结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内容设置行政执法职权公开透明运行专栏,公开行政执法职权目录、行政执法职权运行流程图,公开承诺制度、监督投诉电话等内容。

  对今后新公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要实行常态和动态管理,依法及时提出排岗定责、增删完善执法职权的意见,报经市人民政府依法审核后,通过政府发文、汇编文本、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发布等形式予以公示。

  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推行行政执法职权的核准界定公告、公开透明运行,关系市人民政府所属各行政执法部门和每个行政执法人员,工作环节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工作量大。各有关单位第一把手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做好本单位推行行政执法职权的核准界定公告、公开透明运行的组织协调、跟踪检查、督促落实工作,市发展改革局、市法制局、市人事局、市监察局、市编办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有关单位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和不断深入。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是推行行政执法职权公开透明运行的关键。各有关单位应尽快建立包括投诉、受理、督办、回复、反馈在内的权力动态运行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绩效考核、效能监察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市监察局要按照《广东省政务公开条例》严肃查处有关违纪违规问题,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四、市直有关单位要立即按通知要求,抓紧开展行政执法职权的核准界定、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在2007年12月20日前完成相关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径向市法制局、市监察局反映。              

 

 

                                             二○○七年十月三十日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