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转发市发展改革局关于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第四季度工作建议的通知
来源:本站 时间:2007-10-29 11:45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阳府办〔2007〕66号

 

转发市发展改革局关于前三季度经济运行

情况和第四季度工作建议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发展改革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第四季度工作建议》转发给你们。市政府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市发展改革局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二○○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第四季度工作建议

 

(市发展改革局   二○○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工业化为主攻方向,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全力打造“八大基地”,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努力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9月,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76.5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分别比首季和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全市经济运行呈速度趋快、效益趋好、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完成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工业生产进一步加快。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7.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4亿元,分别增长24%和26.1%。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1-8月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69.5%,同比提高14.9个百分点。重大能源和工业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其中7-9月份,阳江核电负挖动工、500千伏蝶岭输变电工程以及雅图(阳江)风电设备生产等项目奠基开工。重点企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市50家重点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20.9亿元,增长38.8%。工业园区建设不断加快,阳江高新区、阳东经济开发区和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近100个,投资额达100亿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84.2亿元,增长31.9%,其中,基本建设38.9亿元,增长44%;更新改造5.2亿元,下降22.7%;房地产开发12.2亿元,增长25.4%。重点项目拉力上升,全市2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1亿元。阳江核电站、广东华厦阳西电厂分别完成投资6.7亿元和10.7亿元。漠江水厂三期扩建工程竣工投产,阳春一中高中部建成使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阳江港3.5万吨级码头、S113线阳春南段二期工程、S369线阳春段改建工程、第一净水厂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大唐阳西能源项目、海陵及阳西、阳东风电场等项目前期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三)利用外资较快增长。今年我市招商引资在质量上和增速上均取得近年同期最佳成绩。1-9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904万美元,增长63.4%。外贸出口增长放缓,1-9月全市外贸出口总额7.8亿美元,增长6.5%,增速连续3个月出现回落。

  (四)消费旅游市场繁荣兴旺。1-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6亿元,增长18.5%。游客总人数431.7万人次,增长17.6%,旅游总收入20.3亿元,增长18%。在岗职工月人均工资1296元,增加8.8元。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五)农业稳定增长。1-9月,全市农业总产值104.6亿元,增长4.6%;春夏收粮食面积122.76万亩,总产量41.57万吨,分别增长2.15%和2.95%;晚造粮食播种面积100.24亩。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中南药11.95万亩,增长51.3%;花卉4.15万亩,增长51.5%;蚕桑8.08万亩,增长4.5%。全市水产品产量65.8万吨,产值30.9亿元,分别增长3.6%和6%。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加强,投入水利建设资金共3864.2万元。

  (六)财政金融形势保持稳定。1-9月,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7亿元,增长19.9%。其中,税收收入7.4亿元,增长18.8%,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5%,比去年同期高出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4.5亿元,增长13.2%;贷款余额133.9亿元,增长28.4%,金融机构对全市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较好,但也存在和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仍处于全省中下游水平。从发展水平和增速排位看,我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排第18、19、17和第20名,增速分别排全省第17、5、6和第19位。总体上看,部分指标增速较快,但绝对值不大,我市仍需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做大经济总量。

  二是外贸出口压力增大。今年下半年国家下调了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我市涉及的出口商品种类较多、退税率下调幅度较大。据统计,我市约有80%的出口商品退税率下调,其中占外贸出口总量60%的刀、剪、钳等金属制品的退税率从13%下调至5%。今年7-9月我市当月外贸出口总额分别为:8061万美元、7253万美元和7892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3%、22.1%和13.2%,当月外贸出口总额减少,累计增速回落。

  三是重点项目建设进展不够平衡。1-9月,全市29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预期目标的67.6%,其中有的项目投资低于年度计划的50%,这主要是项目的征地、配套资金等工作不够落实,影响了建设进度。同时,由于基础设施项目要争取省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和前期工作任务繁重等,还有6个项目尚未开工。此外,部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二、第四季度经济工作建议

  总体来看,今年第四季度,我市经济加快增长的基本态势将不会有大的改变。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又要充分估计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一是加速推进能源项目建设。积极配合阳江核电项目争取国家批准首期建设4-6台100万千瓦机组,确保明年9月13日正式动工。继续协调加快广东华厦阳西电厂做好厂区及燃煤码头建设等工作。加快推动阳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加快进场公路等前期建设。力促海陵风电场项目近期入资动工建设。积极支持阳东风电场、阳西风电场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上报立项工作。加强与大唐阳西能源项目投资方的协调与沟通,争取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抓好500千伏蝶岭输变电工程、雅图(阳江)风电设备生产、220千伏阳江至漠南输电工程等项目建设,推进阳春1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前期工作进程,着力打造广东重要能源基地。二是加快各类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各园区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开发,加快征地、基础道路、三通一平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园区承载力和竞争力。着力抓好德恩富光盘生产基地、龙尚鞋业、全智立体图书高级印刷生产基地等的建设。定期在市直及各县(市、区)开展“三个一批”工业项目建设活动,即新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建成投产一批工业项目,努力做大我市工业规模。

  (二)积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一是进一步落实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分工责任制,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推进全市29个重点项目和8个预备项目建设,努力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8.63亿元的任务。二是继续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市重点项目在审批、用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省转移支付给我市1亿元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贴息贷款、滚动发展的作用,推动我市经济加快发展。三是加快物流商贸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粤西烟草配送中心、粤西粮油批发配送中心和阳江五金刀剪商贸城等物流商贸项目的建设。四是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能源交通、农村饮水、基础教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和文化设施等薄弱环节的投资力度。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抓好阳江港至云浮高速公路、开阳高速公路阳江立交及连接线、S113线阳春南段二期、S369线阳春段改建工程和阳江港3.5万吨级通用码头等项目的建设。二是加强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东平申报国家级中心渔港,以及加快建设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二期工程等工作。三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做好城南新区开发、共青湖阳江核电后勤基地、市第一净水厂扩建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实施十大道路工程、十大居民商住小区建设工程及市政配套十大工程等“三个十”活动。四是抓好旅游项目的开发。加快东方海湾、三山岛、凯悦、冠贤、利福泰等一批五星级宾馆的开工建设。积极谋划推动“南海1号”附属工程的开发,打造旅游精品品牌。推进月亮湾、东湖及阳春等旅游业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加快建设步伐。

  (四)大力做好外经贸工作。一是要落实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力促在谈项目早落户、签约项目早动工、在建和投产项目继续增资扩产,千方百计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年初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二是抓好一批重点招商项目跟踪落实工作,力争100吨生物柴油、金光林板浆纸、香港兆登投资有限公司服装项目、香港国泰(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建筑材料项目、马来西亚客商投资的钕硼永磁体项目、比利时客商计划投资的石灰石开采等项目,尽早落户和动工建设。三是通过举办第六届中国(阳江)国际刀剪博览会和第七届阳江旅游文化节,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四是进一步加强外经贸形势分析,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五)切实加强财税金融管理工作。一是加大财税征管力度。加大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收征管力度,强化非税收入的收缴和管理,确保全市财政收支预算平衡以及市直机关单位人员工资和福利的统筹统发。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监督、审核、查处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与合作。我市金融部门存贷款比例较低,要积极做好金融部门与企业的搭桥牵线工作,争取金融部门对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建设的支持,推动我市各项经济建设。

  (六)重视抓好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工作。抓好秋粮生产和冬种工作,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完成省下达我市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220.34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57.64万亩、粮食总产68万吨的粮食工作考评目标。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抓好南药生产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年内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目标。大力发展重要水产品养殖生产和海产品精深加工业。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当前尤其要认真落实国家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加快特色畜牧业的发展。

  (七)认真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安排。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要认真对照检查、跟踪落实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工作任务,成立专责领导小组,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从时间、人员、资金上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经济工作任务。对于明年的经济工作,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要根据国家、省、市的经济工作布置,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做大经济总量为目标,未雨绸缪,及早安排、积极运筹谋划一批符合未来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新的重点发展项目,为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