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科技局,市有关单位:
现将《阳江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管理的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阳江市科学技术局反映。该文的部门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为阳部规〔2015〕13号。
阳江市科学技术局
2015年8月14日
阳江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科技计划
项目合同书管理的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阳江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科技计划项目”或“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监管和按期结题,规范《阳江市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书”)的签订、执行和管理,根据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在获得正式立项资助后,均应按本细则签订、执行和管理合同书。
第三条 合同书用于规范和明确阳江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项目承担单位、参与单位、主管部门等的权、责、利关系,以及项目的任务、目标、经费使用等内容,是项目经费安排、中期检查、绩效评价、审计检查、验收和终止结题等计划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
项目承担单位是指以其名义独立申报或牵头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并作为项目计划和财政资金下达对象以及项目实施和责任主体的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原则上应为阳江市境内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牵头组织项目实施的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等。
项目参与单位是指与项目承担单位通过协议合作的方式联合申报和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并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的单位。
项目主管部门是指具有科技计划项目推荐权的市直部门、各县级以上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
第二章 合同书的内容和格式
第四条 合同书内容包括:
(一)签订合同书当事方的基本信息。当事方包括市科技局、项目承担单位、参与单位、主管部门等。
(二)项目的实施内容、任务、目标、经费下达计划及项目经费预算、技术和经济指标、项目完成后提供的成果及形式等。
(三)合同书当事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情况。
(五)合同书起止时间及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六)其他必要条款及有关附件材料。
第五条 合同书的示范模板由市科技局统一制定。
第三章 合同书的签订和审核
第六条 合同书签订的主体。合同书中甲方为市科技局;乙方为项目承担单位;丙方为项目主管部门。
第七条 合同书签订的流程:
(一)项目立项文件下达及合同书填报通知发出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在1个月内填报合同书,合同书经项目负责人及参与人员等相关人员签字,项目承担单位、参与单位及主管部门盖章后,报送市科技局业务科室,项目承担单位无故逾期未提交纸质合同书的,视为主动放弃该项目,市科技局可按《阳江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科技计划项目结题管理的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项目终止程序。
(二)市科技局业务科室应在受理纸质合同书材料日起2个月内,办完合同书签章并返还项目主管部门分发。
(三)合同书各签订主体在纸质合同书上盖章完毕后,合同书即为生效。
第八条 合同书的填写
(一)项目起止时间。相应的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申报指南等没有特别要求的,科技计划项目执行周期一般为1~3年。项目承担单位应准确填写项目执行的起止时间,其中项目执行的起点时间必须在项目申报或立项当年内,一般不得早于项目申报时间(以当年项目申报通知规定的截止申报之日为准),不得迟于项目立项文件下达之日。
(二)合同书所列各项内容原则上应与项目申报书相一致。项目承担单位为企业法人的,应当在项目申报时承诺,当申请的财政资金未获足额批准时,缺口部分自行补足,保证项目的总经费投入不变;并不得以实际立项经费少于申报经费为由,在合同书填报阶段调整项目原定任务目标及项目总经费投入。项目承担单位为非企业法人的,应当在项目申报时承诺,无论申请的财政资金是否获得足额批准,将保证自筹经费部分不减少,且必须满足相应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申报指南对自筹经费比例及项目总投入的要求;当实际立项经费少于申报经费时,可在合同书签订阶段对项目任务、技术经济指标、成果等内容做出一定的调整。
与项目申报书相比照,合同书中的项目单位、人员、任务、总经费投入、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若有调整,须提交正式书面申请,详细列出调整内容,并说明理由和依据,经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科技局批准。
(三)合同书规定的项目考核指标应遵循明确、量化、可考核的原则,其中技术指标应明确项目完成时达到的关键技术参数;经济指标应明确项目完成时产生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等;项目成果应明确项目实施期间产生的专利、论文、软件著作权、版权、技术标准等,并明确知识产权成果实施转化的期限等。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应具备履行合同书的条件和能力,对于技术、经济指标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出现虚报夸大、不切实际的考核指标。项目申报指南对项目技术、经济和成果等指标有明确要求的,合同书中相关指标的填写应符合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市科技局可根据需要组织专家进行审核把关。
(四)合同书应明确项目承担单位、参与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各方的合作方式、任务分工、经费分配、成果归属等。
(五)合同书中项目承担单位和参与单位对项目总经费的分摊和财政资金的分配,应与合作协议相关条款相一致,且项目承担单位原则上应分配占有不少于40%的财政资金,并负有项目实施的主要责任(财政资金暂不允许出境使用,境外合作方不参与财政资金的分配)。合作协议将作为合同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随合同书一并提交。
(六)市财政资金支出的预算计划应按照国家、省及市相关规定执行,重大、重点项目的预算计划还应吸纳市科技局预算评审时提出的调整意见。
(七)合同书中凡不填内容的栏目,均应用斜杠(“/”)表示,不得空白。
(八)合同书的保密条款原则上不要求填写,如有因保密确需填写的,项目承担单位、参与单位与监理单位各方可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另行签订保密协议。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合同书,必须严格遵照国家有关保密法规及管理程序办理。
第九条 合同书的审核。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应对合同书条款进行认真审核,对填写不符合要求或者指标设置不合理的合同书,应退回项目承担单位修改。无正当理由和充分依据,若提交的合同书与申报书相比照,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成果、总经费(或自筹经费)投入等定量指标发生超过30%变化,或者主要技术路线和任务、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参与单位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市科技局将不予审核通过(必要时可组织专家咨询论证)。
因项目承担单位原因,导致项目合同书与申报书内容产生重大差异的,视为虚假申报行为,市科技局将会同财政部门予以撤销立项、终止结题、收回财政资金、登记不良信用等处理。市科技局对项目的申报书、合同书和验收结题书进行抽查比对,发现明显违规问题的,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四章 合同书的变更管理
第十条 合同书变更的类别。合同书变更主要包括项目起止时间变更、项目经费使用变更(包括自筹经费、经费分配及经费支出预算等)、项目内容变更(包括研发内容、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及成果指标等)、项目名称变更、项目承担单位变更(包括承担单位更名、承担单位替换)、参与单位变更、项目负责人和成员变更等。
第十一条 合同书变更的方式。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变更合同书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在原执行期终止日3个月之前(申请项目延期的除外)提交合同书变更申请。
第十二条 合同书变更申请应针对变更的内容,填写详细的变更事项、原因、依据和理由等说明。变更后的内容,应符合合同书填写的相关规范要求。
第十三条 合同书变更的要求
(一)项目起止时间变更。若属申请项目延期的,应在原合同到期6个月前或者在原项目执行期剩下1/4的时间之前提出,延长的期限单次不得超过1年,累计不得超过2年。
(二)项目经费变更。项目自筹经费或总投资的下调幅度,不得大于原合同书规定自筹经费或总投资的20%。
(三)项目参与单位变更。更换或增减的数量不得多于1家。变更参与单位,还须经项目承担单位与原各个参与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提出申请,并附相关书面补充协议。项目承担单位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增减或变更参与单位并转拨经费。
(四)项目负责人变更。因工作调动、出国(境)、死亡伤病及其他重大原因导致项目负责人无法履行工作职责时,项目承担单位可提出变更项目负责人申请,新任负责人需具备与原负责人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资格,且在变更当年将此项目计入其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限额范畴。市科技局对原负责人就变更原因进行科技信用等评价,发现有规避项目申报限项要求、经费使用违规违法等不良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五)项目组成员变更。变更总人数不得超过原项目组总人数的1/3。
(六)同一项目合同书的变更次数不得超过3次。
(七)项目承担单位因重组、兼并、改制、停业和注销等原因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向市科技局提交书面报告,对合同的变更和执行提交申请和建议,市科技局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四条 变更的审核与批复
(一)变更申请提交后,经各级科技主管部门逐级审批,由市科技局相关科室负责批复,涉及到财政资金的重大变更,须征求市财政局意见后予以批复。
(二)如项目变更后的技术经济指标、总经费投入、主要技术路线和任务、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参与单位等与原合同书相差较大,市科技局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或委托项目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变更的合理性和合规性进行咨询论证,并出具批复意见。
第十五条 合同书变更内容经批复同意后生效,作为项目合同书的有效部分,在项目过程管理和结题时一并作为基本依据。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第十七条 本细则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部门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阳部规[2015]13号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