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市应急管理局关于《阳江市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阳江市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阳江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解读
来源:阳江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2022-01-19 09:25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一、关于《阳江市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为了完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安全生产风险,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关要求,不断健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保障社会、企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预案体系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粤应急办〔2019〕70号)文件要求,阳江市应急管理局参照《广东省非煤矿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结合我市实际,组织起草了《阳江市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一)背景说明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分级响应程序,在发生威胁企业和周边安全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时,能较迅速、有效地控制其可能引发的各类扩大事故。同时,为确保事故发生后,各项应急救援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我市目前共有持证非煤矿山16家,主要分布在阳春市、阳东区、阳西县、江城区,按区域分:阳春市10家、阳东区2家、阳西县3家、江城区1家,高新区、海陵区无非煤矿山企业。按类型分:露天建筑用花岗岩矿山6家、水泥用石灰岩矿山5家、陶瓷土矿山5家。按规模分:大型露天矿山10家、中型露天矿山4家、小型露天矿山2家。

  尾矿库2座,分布在阳春市,分别是阳春市马水镇仁达铅锌矿尾矿库,属于五等正常库,2011年6月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后已停用至今;阳春金同工贸有限公司宝鸡仔尾矿库,2019年6月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回采再利用),四等正常库,目前已停用,因下游一公里范围内有2个村庄合计101户590人,属于“头顶库”。

  非煤矿山行业企业安全风险大,引发事故的可能性也较大,在应对生产安全事故时难以科学、有效、迅速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为了减轻生产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应对策略,事故发生时能科学、快速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制定非煤矿山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势在必然。

  (二)修订的依据

  《应急预案》起草的主要依据是:

  一是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

  二是标准、技术规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三是政策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办函〔2004〕33号)《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006年版)、《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及处置工作的通知》(粤安〔2012〕11号)等。

  (三)主要内容

  《应急预案》共包括十章内容。

  第一章 总则主要介绍了本《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依据以及适用范围,阐述了《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明确了非煤矿山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工作原则。

  第二章 事故风险描述主要对目前我市非煤矿山企业基本概况进行了说明,并对冶非煤矿山行业存在的安全生产危险源和事故风险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 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主要是明确了发生较大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后成立的应急指挥组织的组成人员、工作职责等,并对各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专家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职责进行了明确。

  第四章 预警及信息报告主要是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的事故信息上报时限、内容等进行了明确。

  第五章 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中最新精神,在本预案中明确市安委办分别启动一、二、三和四级应急响应的条件、程序,以便对突发事件进行跟踪、关注。并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市有关职能部门的响应程序进行了规定。同时,对不同的事故类型的处置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第六章 后期处置主要是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对事故所在地的污染处理、生产秩序的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以及应急救援评估事项进行了规定。

  第七章 信息发布主要是对根据事故等级确定事故公开的部门,并对事故信息发布的原则、形式等进行了规定。

  第八章 保障措施主要是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为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了规定。

  第九章 应急评估主要是对应急救援开展评估,提出改进措施,为应急预案修订及抢险救援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同类事故处置提供参考。

  第十章 应急预案管理主要是对《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演练、修订、备案以及实施等进行了说明和规定。

  附件 附件内容主要是市安委会有关职能部门职责、总指挥部工作组内容,发布应急通讯联系电话,对生产安全事故级别划分标准、应急响应标准、响应分级等进行了划分规定。

  (四)征求意见情况

  本预案分别于2021年7月14日和9月28日两次书面征求各县(市、区)政府以及市有关部门(单位)共42个单位和我局各科室的意见并作了修改,形成评审稿。2021年11月上旬,市应急管理局聘请5名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综合意见认为预案编制目的明确、依据充分、危险分析具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有针对性,应急响应程序操作性强,应急保障体系合理。建议进一步补充完善本市可利用的应急物资、专家信息和相关事故类型的处置措施等内容。对此,市应急管理局基本上按照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二、关于《阳江市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关要求,不断健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保障社会、企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预案体系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粤应急办〔2019〕70号)文件要求,阳江市应急管理局参照《广东省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结合我市实际,组织编制了《阳江市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一)编制的必要性和背景

  为了规范我市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分级响应程序,在发生威胁企业和周边安全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时,能较迅速、有效地控制其可能引发的各类扩大事故。同时,为确保事故发生后,各项应急救援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目前,我市工贸行业企业数量较大、种类多、规模参差不齐,涵盖领域广,从业人员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使用危险化学品、熔融金属、涉爆粉尘、液氨使用、有限空间作业等存在的安全风险较大,引发事故的可能性也较大,在应对生产安全事故时难以科学、有效、迅速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为了减轻生产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进一步加强工贸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和应对策略,事故发生时能科学、快速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制定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势在必然。

  (二)编制的依据

  《应急预案》起草的主要依据是:

  一是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

  二是标准、技术规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生

  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三是政策文件。《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办函〔2004〕33号)《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006年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送及处置工作的通知》(粤安〔2012〕11号)等。

  (三)主要内容

  《应急预案》共包括十章内容。

  第一章 总则主要介绍了本《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依据以及适用范围,阐述了《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明确了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工作原则。

  第二章 事故风险描述主要对目前我市工贸行业企业基本概况进行了说明,并对冶金等八大行业存在的安全生产危险源和事故风险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 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主要是对发生较大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时对成立的应急指挥组织的组成人员、工作职责等进行了明确,并对各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专家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职责进行了明确。

  第四章 预警及信息报告主要是明确了预警分级内容,并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的事故信息上报时限、内容等进行了明确。

  第五章 应急响应主要是明确启动一、二、三和四级应急响应的条件、程序、行动和响应主体,以便对突发事件进行跟踪、关注。并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市有关职能部门的响应程序进行了规定。同时,对不同的事故类型的处置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事故分级根据工贸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级别,与之对应的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等级,Ⅰ级最高。

  第六章 后期处置主要是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对事故所在地的污染处理、生产秩序的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以及应急救援评估事项进行了规定。

  第七章 信息发布主要是对根据事故等级确定事故公开的部门,并对事故信息发布的原则、形式、内容等进行了规定。

  第八章 保障措施主要是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为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了规定。

  第九章 应急评估主要是对应急救援开展评估,提出改进措施,为应急预案修订及抢险救援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同类事故处置提供参考。同时,明确应急处置奖励和责任追究的情形。

  第十章 应急预案管理主要是对《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演练、修订、备案以及实施等进行了说明和规定。

  附件 附件内容主要是提供市安委会有关职能部门职责、总指挥部工作组内容、应急通讯联系电话、生产安全事故级别划分标准、应急响应标准、响应分级以及工贸行业危险源与事故风险分析,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便利。

  (四)征求意见情况

  本预案分别于2021年7月14日和9月28日两次书面征求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单位)共42个单位以及市应急管理局各科室的意见并作了修改,形成评审稿。2021年11月上旬,市应急管理局聘请5名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综合意见认为预案编制目的明确、依据充分、危险分析具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有针对性,应急响应程序操作性强,应急保障体系合理。建议进一步补充完善本市可利用的应急物资、专家信息和相关事故类型的处置措施等内容。对此,市应急管理局基本按照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三、关于《阳江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一)编制背景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很严重。近年来,省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编制《阳江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为了建立健全我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提高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预防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二)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三)主要内容

  《阳江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为八大部分和附件。

  第一部分总则,明确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事故分级等。

  第二部分风险评估,对目前我市危险化学品行业现状进行风险评估。

  第三部分组织指挥体系,一是明确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指挥长,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市消防救援支队主要负责人、主要处置部门和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任副指挥长,由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及其它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二是明确市指挥部成员单位由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办)、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武警阳江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阳江海关、市邮政管理局、市气象局、阳江海事局、阳江供电局、阳江银保监分局、市水务集团、事发地县级人民政府组成。三是对指挥单位任务分工、应急救援专家组、现场组织机构作出明确规定。  

  第四部分监测预警与信息报告,明确预警分级,预警发布,信息报告时限、程序、内容和要求等要素。

  第五部分应急响应,明确分级响应(按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分为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四个等级)、响应措施、先期应急处置、应急决策、安全防护、信息发布、响应升级、响应终止等要素。

  第六部分综合保障,提出对队伍、装备、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技术、治安和交通运输、气象服务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第七部分后期处置,明确善后处置、保险、社会救助、调查评估、恢复重建等措施。

  第八部分监督管理,对预案演练、宣传培训、责任与奖惩、预案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

  附件明确了市指挥部成员单位任务分工以及危险化学品事故分类、事故分级标准、现场指挥部组成及职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要点、信息报告联系方式等。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