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阳江市教育局2021年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总结
来源:本网 时间:2022-01-04 11:18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实施两个规划,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充分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积极推进两个规划的重点难点和目标攻克。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规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012所,在校生575671人。其中普通高校2所(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12993人;开放大学2所(阳江开放大学、阳春开放大学),在校生 6357人;普通高中20所,在校生51254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7 所(含技工学校1所),在校生21000人;义务教育学校268所(小学168所、初中100所),在校生371046人(小学259404人、初中111642人);幼儿园708所(公办310所、民办398所),在园幼儿107165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664人。全市专任教师34976人。

  (二)普及水平。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9.2%,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6.5%,小学毛入学率104.5%、升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11.4%、升学率95.9%,义务教育九年巩固率98.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6%、普职比55.6:44.4。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100%,民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86.5%。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抓项目建设。一是大力推进中小学校建设。2021年,我市重点推进改扩建中小学校5所、公办幼儿园2所,新增中小学学位3030个、学前教育学位1080个。目前,各个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已动工建设中小学(幼儿园)6所(预计年内可完成)。加快谋划阳江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阳江高级中学等中小学校建设,计划2021年内启动1所普通高中学校建设。二是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面完成寄宿制学校建设和“改薄提升”项目(2019—2020年),资金支出率达100%。启动实施新一轮“改薄提升”项目(2021—2025年),科学做好项目规划,不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城乡间、校际间差距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更加均衡优质发展。三是巩固学前教育“5080”工作成效。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落实2021年省民生实事任务巩固学前教育“5080”攻坚成果的通知》,2021年计划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等形式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290个、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5970个。目前,已完成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290个、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3290个。

  (二)抓立德树人。一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每月至少开展1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组织全市40多万中小学生参与2021年“阳光行动”评选活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动、“红心向党”等系列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二是加强体卫艺和学校劳动教育。开展阳江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最佳阵容选拔工作和美育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及教研教学等活动,开展2021年中小学国防教育“心系国防、爱我中华”书画作品评选活动、“美育浸润计划”活动。发挥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指导中小学校开发劳动教育课程。三是加强健康教育。配足配齐校医等专职卫生技术人员,逐步落实专职心理教师的配备,加强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的专业培训。继续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突发性和意外性。

  (三)抓教学教研。一是推进市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不断推进发展中心完善功能场室和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发展中心的硬件水平和研训服务支撑能力。构建市、县、校三级联动、层次分明、协同创新、互联互通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二是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围绕课程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各项教研工作。做好质量分析解读及应用工作,各县(市、区)召开质量分析会,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学校进行专项调研,改进教学。三是开展教学技能竞赛。组织开展2021年市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和论文、课例等评比活动,聚焦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遴选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促进优秀成果推广、转化和应用。四是组织做好市级义务教育质量抽测,并加强结果运用,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积极配合实施中考改革,完成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建设,做好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四)抓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专题教育贯穿2021年全年,突出明师德要求、强“四史”教育、学师德楷模、遵师德规范、守师德底线,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系统组织、分类指导。二是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常态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年内完成教师、校长交流数不低于省定比例。三是加大教师表彰力度。表彰了10个“阳江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50名“阳江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阳江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共354人。另有26人获授南粤优秀教师,3人获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1人获授省特级教师。四是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围绕新高考、思政课建设、师德师风、教研能力、教学技能等开展分层分类分科的市级教师培训项目,重点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培训,做好教师学历提升培养培训经费报销工作。五是加大教师梯队建设力度,组织评选30名“阳江名师”,开展阳江市中小学“卓越教师”(2021—2023年)培养培训高层次研修项目。7名教师被认定为广东省名教师、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扩大名教师工作室覆盖范围,发挥名教师示范辐射引领带动作用。

  (五)抓教育惠民。一是加大学生资助工作力度,开展“学子献爱心”“圆梦行动”等活动,落实“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助学目标。二是组织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专项督查,确保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三是落实“双减”工作,加强培训机构管理,严格校外培训机构审批。2021年秋季起全市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四是多部门协同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重点建设县(市、区)试点和示范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2022年工作计划及思路

  (一)抓学位,加快推进学位规划建设。一是对标目前基础教育学位缺口和当前工作的新要求,根据各县(市、区)建设规划,做好全市中小学布点规划,指导各县(市、区)科学修订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方案,保障公办学位供给。二是大力推进近期市直属学校规划建设,着力推动一批中小学校新建,增加公办学位供给。三是加快研究出台政府购买学位方案,推动政府购买学位工作实施。同时,通过政府购买学位、民转公等多种形式,压减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力争按时完成压减任务。

  (二)抓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创新发展。一是落实“双减”,切实减轻人民群众负担。进一步提高校内课后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我市作业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学校作业质量。指导各地各学校充分整合资源,开发个性化拓展项目,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和有效性,努力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其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切实减轻校外培训负担,鼓励引导现存的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型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经营行为。二是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和省对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服务指导和依法管理。严格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推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依法依规办学,理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公参民”体制机制关系,全面完成不符合命名规范的民办学校名字变更工作,逐步按计划引导在民办学校工作的公办教师退出,积极推进国企举办的民办学校转制成公办学校。

  (三)抓队伍,加强教师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教育思想领先、教学业务精通、管理能力较强和办学实绩突出的优秀校长队伍。二是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保障市、县教研编制,配备满足覆盖各学段各学科需要,适当提高教研部门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度。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常态推进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深入实施“强师工程”和“名师工程”,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师培养体系,加大教师梯队建设力度,发挥名师示范辐引领带动作用。

  (四)抓质量,努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一是强化质量监测,继续组织开展监测抽测活动,不断完善统测、抽测等评价方式,并加强结果运用,助力改善教学质量。二是推进结对帮扶,积极与相关地市、高校对接沟通,力保帮扶措施落实落细,同时也抓好市域内的结对帮扶工作,扩大学校结对帮扶规模,采用县域内城乡学校结对、市域内城乡学校结对等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三是推进集团化办学,强化优质学校带动作用,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推动优秀教师交流,带动薄弱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内生动力,提高办学质量。四是加大教研力度,探索建立分级教育科研管理网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教师基本功“大练兵、大比武”,评选优秀论文和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加强教研员对一线教师课题研究过程指导,建立网络教研平台,推动优质资源共享。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