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阳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幸福追赶的关键时期。根据《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阳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年)》和《中共阳江市委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阳江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十一五”期间,阳江市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旅游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提升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功能,树立了城市旅游形象,有力地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1、实施旅游优先发展战略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 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我市相继出台了《中共阳江市委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中共阳江市委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阳江市委 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支持海陵岛发展滨海旅游产业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定了《阳江市鼓励投资五星级及以上饭店的优惠及奖励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温泉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涉及旅游资源开发、引进投资、加强管理等方面的奖励和管理措施,重点扶持、优先发展旅游业。
2、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增长
“十一五”期间, 我市旅游业虽然受到汶川地震、南方冰冻雪灾和“黑格比”强台风等因素的严重影响,但旅游业依然保持增长的态势。“十一五”期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合计293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9.4亿元,年均递增12.0%和15%。
3、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了阳江温泉度假村、阳江碧桂园凤凰酒店、阳春东湖国际大酒店、闸坡蓝波湾等一批高档次的旅游酒店。至2010年末,全市有星级饭店31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16家,二星级10家,星级酒店共有客房2842间,床位5910张。全市共有旅行社23家,其中国际社1家,国内社22家。
4、旅游项目建设和环境整治取得新进展
充分开发利用优势资源,至“十一五”期末,我市建设了一批具有较强产业拉动和辐射作用、适应旅游市场需求、档次高、特色鲜明的精品旅游项目,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其中,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经开馆运营,升级完善了海陵岛大角湾、阳东珍珠湾、沙扒海天度假区、凌霄岩等一批旅游区; 建设了阳江温泉度假村、阳春春都温泉、阳西咸水矿温泉等高级温泉度假区;开放了江南休闲园、鸿运山庄、阳春头堡农家乐休闲基地、阳东雅韶福兴休闲娱乐生态公园等乡村旅游点。
“十一五”期间,以海陵岛等为重点进行旅游环境整治和旅游市场整顿,逐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营造了我市良好的旅游环境。成立市旅游协会,加强酒店评星和旅游行业人员培训、设立旅游推荐单位,阳江市旅游业进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5、旅游规划工作取得成效
我市充分发挥规划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领作用,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开发,推动了全市五大旅游板块形成和发展。完成了《阳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年)》的修编工作,促进了各县(市、区)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其中,海陵岛完成了《阳江市海陵岛总体规划(2010-2020)》、《海陵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其他县(市、区)也开展了本级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6、逐步打响了阳江的旅游品牌
每年举办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如旅游文化美食节、南海(阳江)开渔节、端午龙舟节、阳江风筝节、阳春高流墟等宣传阳江旅游形象。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旅游宣传,提升阳江旅游知名度。加强与省内外不同地区交流和合作,大力宣传阳江旅游产品,引进客源,逐步树立阳江市旅游新形象。
同时,通过争创和打造品牌,“十一五”期末,阳江已拥有一批“国字号”旅游品牌:阳江—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大角湾—国家 AAAA 级旅游区;阳春春湾—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阳江十八子集团公司—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海陵岛—“中国十大最美海岛”、国家海洋公园;阳西县—中国蚝乡等。新建位于海陵岛保存“南海I号”的广东海上丝绸博物馆,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文化“名片”。2007年3月,阳东县评为广东旅游强县;2007年12月,阳春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 投资力度不足
阳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十一五”期间,旅游建设经费总体投入不足,景点建设滞后,高星级酒店不多,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2、产品档次不高
旅游业是阳江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旅游产品开发单一,规模小,旅游购物和娱乐不够丰富,旅游设施建设档次不高,导致旅游业低水平发展。
3、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旅游业产业涉及面广,旅游专业法规不够健全,协调管理难度大;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新就业人员培训力度不足,旅游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4、宣传促销力度有待加强
旅游宣传经费总体不足,部分县(市、区)旅游宣传资金缺乏,旅游宣传促销缺少长效保障机制。加上旅游宣传联动不够,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旅游精品为重点,以加强区域合作和构建现代旅游营销体系为手段,以体制创新为动力,重点打造“浪漫银滩、宋船古韵、温泉之都、水墨阳江、休闲绿城”五大旅游品牌,重点推介“滨海休闲度假之旅”、“南粤精品文化之旅”和“南国药膳之旅”等精品线路。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对接珠三角,融入粤西旅游一体化发展格局。
实施“旅游强市”发展战略。在客源市场上依托珠三角,服务本地,连通港澳台,立足广东以及“9+2”地区,面向国内外;在建设上实行创新与巩固结合,专题化与大众化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动态参与型与静态休闲度假型结合,科学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地搞好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努力促进旅游产品创新升级;在发展方向上突出滨海沙滩、溶洞峰林、温泉养生、海洋文化等旅游特色,把阳江旅游建设为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根据阳江市旅游现状,规划建设旅游项目和接待设施,综合考虑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把阳江建设成为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预测到2015年,阳江市接待旅游者总人数130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2.3%,旅游总收入10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0%(附表1)。
根据阳江旅游景观的特色、空间分布、区域组合和接待设施结构等,按“一个龙头,一条风景带,两个中心,五大旅游组团和若干旅游路线”进行规划布局。即以海陵岛为龙头;漠阳江为风景带;以江城区(含高新区)为旅游组织主中心,春城为副中心,以南部海陵岛滨海旅游组团、北部阳春岩溶地貌旅游组团、西北部阳春八甲生态旅游组团、东部阳东山海泉湖旅游组团、西部阳西山海风光旅游组团为五大旅游组团;自旅游中心向五大旅游组团辐射开发特色旅游路线。
(五)主题旅游线路
1、以海陵岛为龙头的阳江海滨风情度假休闲游。景点包括:闸坡大角湾、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十里银滩、马尾岛、闸坡渔港、金沙滩等;阳东东平珍珠湾、玉豚山海滨公园、大澳渔家文化村;阳西月亮湾健康度假中心、阳西沙扒海天度假村、沙扒渔港、大洲村古村落等。
2、以春湾——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为主的峰林溶洞观光游。景点包括:凌霄岩、玉溪三洞、春湾石林、龙宫岩、鱼王石、崆峒岩等。
3、以阳江温泉资源为主的温泉保健和南国药膳休闲游。景点包括阳江温泉、新洲沸泉、月亮湾健康度假中心、阳西咸水矿温泉、塘口热水温泉度假村、阳春春都温泉、阳春国际温泉养生度假村、阳江凤凰湖温泉国际度假村、平冈温泉度假村等。
4、以阳春山水和阳东东湖为主的自然生态休闲游。景点包括:阳春漠江鱼王石河段、大河水库、八甲仙湖、白水瀑布、阳春东湖公园、阳春鹅凰嶂生态景区、阳东东湖度假区、大八龙山自然生态保护区等。
5、以名优水果、花卉基地和海水养殖为主的农林、渔业休闲观光游。景点包括阳春马水桔基地、春城头堡农家乐休闲基地、阳东莽山龙眼基地、红丰菠萝蜜生产基地、北惯青怡农场花卉基地、阳东雅韶福兴休闲娱乐生态公园、闸坡渔排基地、阳西程村蚝红树林生态基地等。
6、以民俗、节庆、文化古迹为主的阳江文化游。景点包括:国际(阳江)刀具博览会、南海(阳江)开渔节、旅游文化美食节、风筝节、龙舟赛、高流墟以及石觉寺、大垌山净业寺、南国风筝场、雅韶十八座、张太傅景区、奇石馆等。
7、以城市景观、商贸购物和特色产品为主的城市观光购物游。景点包括市区鸳鸯湖南国风筝场、风筝展览馆、阳春东湖广场、阳江市区文化商业街、十八子购物商场、国之瑰宝工艺博物馆、高新区工业旅游示范点、闸坡旅游文化商业街、阳春根雕雅石街等。
8、以“山海兼优——食在阳江”为主题的阳江美食游。包括品尝闸坡、东平、平冈、程村、沙扒等地阳江海味海鲜;品尝江城猪肠碌、炒米饼、白沙鹅饭、岗美腊鸭、春砂排骨、阳春牛杂、凌霄猪手,三甲切粉、永宁狗仔豆、八甲唛等阳江特色美食。
2011年至2015年是阳江实现旅游市场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期间,加快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建成,进一步建设一批高品位的旅游景区景点,重点是“海、山、泉、湖”等板块,为阳江旅游大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1、江城区
江城区是阳江旅游组团的主中心。漠阳江从江城区穿过,形成一江春水向南流的优美形态。“十二五”期间,加强石觉寺、金山植物公园、鸳鸯湖公园、阳江市金朗岛海洋生态度假区、阳江市世润王洲乐园及等项目建设。增加旅游文化、娱乐、休闲、购物广场等设施建设,加强“一江两岸”风景带建设,搞好城区旅游环境。
(1)石觉寺
位于阳江市区南边的漠阳江东南岸。搞好石觉寺周边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加强旅游交通设施和佛教旅游文化设施建设。
(2)金山植物公园
金山植物公园位于阳江市区东北郊区,总面积721.4亩。公园植被覆盖90%以上,有南洋杉、大叶桃花心、樟树等珍贵树种。根据其特点,规划将公园打造为区域内高水平的自然生态旅游休闲景区。旅游接待区用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3)鸳鸯湖公园
鸳鸯湖公园位于阳江市区鸳鸯湖畔。加强环境规划改造和管理,建设环湖生态景点、环湖绿道,风筝文化装饰和喷泉等景点,完善各种旅游功能。
(4)阳江市金朗岛海洋生态度假区
位于阳江市金郎岛对岸村南部,傍有阳江旧八景美誉之一的“北津独石”。拟投资建设占地面积3000多亩的原生态型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5)阳江市世润王洲乐园
位于市区城南新区西侧大王洲岛。占地约750亩,拟建成一个包括园林式五星度假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度假别墅群、水上游乐中心等项目。
2、阳江高新区
充分利用阳江高新区温泉、水库、生态旅游资源和工业旅游资源,发展健康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等,重点建设阳江凤凰湖国际温泉度假村、平冈温泉度假村、银田水库旅游区、高新区工业旅游示范区等项目,挖掘当地特色美食和海港文化资源,增加旅游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功能,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1)阳江凤凰湖国际温泉度假村
位于阳江市岗侨工业区西南侧的漠阳江畔,面积9530亩。度假村内温泉水温达85.9℃,温泉开采量为7418m3/天,含有氟、锂、偏硅酸等多种矿物质。温泉傍的漠阳湖水库湖水面积3300亩,水深6—18米,环湖山丘胶林连片。规划开发为生态旅游度假村,建设温泉疗养中心,温泉酒店、别墅山庄、购物商场、风情表演中心等。
(2)平冈温泉度假村
项目位于高新区平冈镇西南,占地约1000亩,依托平冈百禄咸水温泉地热资源和良朝冷矿水资源,建设热冷泉康体养生、体育文化娱乐区、园林区、别墅区休闲和服务中心等,建成集休闲、度假、康体疗养于一体的AAAA级旅游区和五星级酒店旅游度假区。
(3)银田水库旅游区
项目位于高新区银田水库区,银田水库生态环境优越,空气清新,交通便捷。规划建成高新区生活配套设施、企业总部经济区、教育培训及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等。
(4)阳江高新区工业旅游示范区
发挥高新区是海陵岛旅游通道和工业发展主阵地的区域优势,高起点规划建设工业旅游示范区。选择陶瓷刀、空调、服装鞋帽、古典家具制作和展览等,建设工业旅游示范“窗口”。加强旅游要素和旅游环境建设,建立旅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综合服务。
3、海陵岛
海陵岛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和重要载体,旅游区域整体布局实施“一心一轴一环五区”规划:一心:即游客服务中心。一轴:海陵大道(海陵大桥——银滩)旅游景观轴。一环:连接螺州公路、太傅公路、海滨公路,形成全岛旅游交通环线。五区:岛东历史文化旅游区、岛西大众休闲度假区、岛南国际度假集聚区、岛北滨海生态休闲区和岛中山地生态休闲区。加强十里银滩西区项目、马尾岛国际休闲中心、张太傅景区、三山岛国际高级旅游度假区、十里银滩旅游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搞好“南海Ⅰ号”配套设施建设,丰富大角湾景区旅游内涵。通过科学开发,把海陵岛建设为“广东黄金海岸阳江滨海旅游开发示范区”。
(1)十里银滩西区项目
该项目占地2750亩,规划建设包括4家五星级国际度假酒店、一个生态体育公园、俱乐部等设施的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区。
(2)马尾岛国际休闲中心
该项目位于海陵岛西南部,规划建设主题鲜明的五星级酒店,配套建设酒店会所、休闲度假、娱乐康体设施和高级别墅和公寓、培训中心、蛋家文化风情村、海滨浴场等,开发建成国际休闲度假中心。
(3)张太傅景区
项目位于海陵岛东。以太傅庙等历史文化内涵为背景建设人文景观。规划旅游建设用地面积150亩。
(4)三山岛国际高级旅游度假区
项目位于十里银滩东段。利用本地文化、生态等资源,建设国际游艇俱乐部、五星级酒店、度假公寓、水疗中心及旅游、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度海滨旅游度假区。
(5)十里银滩旅游区
项目位于海陵岛南面十里银滩中段,规划建设一座五星级酒店、一个会展中心、水上休闲度假和娱乐设施,改造十里银滩宋城原有设施。
4、阳春市
阳春市是我市旅游组团副中心。享有“百里画廊、水墨阳春”之美誉,承担阳江市北部地区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十二五”期间,加强春湾——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阳春高流墟民俗文化村、阳春国际温泉养生度假村度假村、阳春鹅凰嶂生态景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1)春湾——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广东省阳春市北部,主要有地质遗迹景观,包括岩溶地貌、新构造活动遗迹、断裂构造遗迹,古人类洞穴遗迹等。规划建设凌霄旅游文化广场、春湾影视城、“五星级”喀斯特酒店、农业观光园、风情街、旅游购物步行街等项目;规划改善凌霄岩至玉溪三洞交通条件,美化环境,提高旅游设施档次,完善旅游接待设施等。
(2)阳春国际温泉养生度假村
位于岗美镇黄村,规划建设集星级酒店、餐饮、会议、度假、养生等高端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级温泉养生度假村。项目有商务酒店、温泉水疗中心、生态体育运动区、滨水休闲区等。
(3)阳春高流墟民俗文化村
位于阳春市东郊。以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商人沿阳春高流河摆卖竹器、藤编、木制品等‘千年古墟’文化内涵为背景,与附近的鱼王石景点协调开发,规划建设为集观光、节会、休闲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和特色购物长廊。
(4)阳春鹅凰嶂生态景区
景区位于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八甲镇。景区包括八甲仙湖、瀑布、八甲生态旅游区等。规划建设度假设施、瀑布观赏、水上娱乐、湖滨观光、科研探险等旅游项目。
5、阳东县
阳东县主要是山海泉湖风光旅游组团。加强东平旅游强镇建设,规划建设东平海滨旅游度假区、东湖旅游度假区、新洲沸泉山庄、阳东山水绿洲度假村等旅游项目建设,提升“畅游山海泉湖,领略渔家风貌”旅游功能。
(1)东平海滨风情小镇
搞好东平镇旅游发展规划,突出滨海观光、新能源基地观光、渔家风情观光、文化观光旅游特色,整合东平自然景点和人文旅游资源,把东平镇建设成为一定知名度的海滨风情小镇。
(2)东平海滨旅游度假区
完善东平滨海旅游宾馆酒店、度假别墅、旅游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星级酒店、文化广场,完善玉豚山海滨公园、大澳渔家文化村基础设施。
(3)东湖旅游度假区
位于阳东县那龙镇,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湖面8平方公里,库容1.27亿立方米,青山绿水,湖中108个小岛星罗棋布。规划建设古典园林度假村、疗养中心、娱乐中心、生态观光果园等。集旅游、会议、商务、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养生于一体。
(4)新洲沸泉山庄
位于阳东县新洲镇。沸泉水温高达103℃,流量22.7升/秒,氡含量381埃曼,二氧化碳含量为100mg/L,是罕见的大型优质偏硅酸氡泉。规划建设温泉酒店、别墅、温泉疗养中心、购物商场等,建设好旅游配套设施。
(5)阳东山水绿洲度假村
项目位于阳东县合山镇。规划建设会议酒店区、水上休闲活动区、健康理疗中心区、度假别墅区、山水公园和特色风情街等。
6、阳西县
阳西县主要是山海风光和温泉旅游组团。规划建设阳西休闲美食基地、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特产购物中心等,继续建设完善咸水矿温泉山庄、大垌山风景区,加快月亮湾健康度假中心、阳江(程村)红树林生态旅游区、里坪桃源度假村、塘口热水温泉度假村、沙扒滨海风情美镇等旅游项目建设。
(1)沙扒旅游风情美镇
依托月亮湾、海天度假村、青洲岛和书村田园风光、渔港风情、北额山岭景观等资源,开发银滩、天然浴场、海上游乐、疗养保健等旅游项目,着力把沙扒镇打造成为具有亚热带风情的宜居滨海风情美镇。
(2)月亮湾健康度假中心
项目位于阳西县沙扒镇月亮湾海滩。月亮湾海滩长6.5公里,宽约120米,沙质优良,海水清洁;儒洞咸水温泉日出水量2300吨以上。把月亮湾与附近的儒洞咸水温泉资源综合开发,建设海滨医疗保健中心、旅游度假设施、星级酒店、温泉会所、别墅等配套设施。
(3)大垌山风景区
位于阳西县城西方北约五公里的大垌山。景区内净业寺有大小缅甸白玉石佛像1万多尊,称“垌山万佛”,是阳江十景之一。规划建设宾馆酒店、人文景观、旅游休闲接待设施等。
(4)塘口热水温泉度假村
位于阳西县塘口镇东面3公里热水村,温泉资源丰富,有6处温泉群,属于硫磺矿质温泉。规划建设疗养休闲型热水温泉度假村,建设高星级宾馆和旅游接待设施。
(5)里坪桃源度假村
项目位于有“阳江屋脊”之称,海拔1337米的鹅凰嶂南麓。里坪村清代的古村,拥有宽阔的山间小平原,形成冬暖夏凉小气候。规划依托里坪古村落风貌保存完好,建设具有桃源意境的里坪桃源度假村。
(6)阳江(程村)红树林生态旅游区
位于阳西程村洋边海,建设项目有红树林艺术广场、艺术长廊、科普展厅、观景栈道长廊、水上休闲吧、了望塔、特色餐厅、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等。
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贯彻上级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把阳江市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点,从多方面形成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合力,统筹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各级旅游行政管理职能。形成全方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机制,在财政扶持、城市规划、旅游项目用地、旅游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保障和便捷服务;在用电、用水和税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旅游配套设施和旅游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促进旅游宾馆饭店、购物和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功能,促进阳江市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首先,在财政许可的情况下,逐年增加财政经费投入。其次,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资金增加对旅游景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宣传、旅游商品(纪念品)研发等投入。同时,实行旅游项目融资多元化机制,开展招商引资,建设一批重点旅游精品项目,努力营造旅游发展大环境。
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原则,按照旅游项目建设与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相协调要求,认真实施《广东省阳江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加快阳江市旅游资源开发。推动全市各县(市、区)搞好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各县(市、区)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要与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
搞好阳江市山、海、泉、湖等旅游资源开发,构建好旅游景观体系,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构建阳江“浪漫银滩”、“宋船古韵”“ 温泉之都”、“水墨阳江”、“休闲绿城”五大旅游特色品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大力搞好“游”、“购”“娱”旅游项目和特色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投入,突出重点,搞好阳江市旅游商品(纪念品)的研究开发和销售,完善餐饮、商贸、购物、交通、接待、咨询、诚信保障等服务体系。
根据我省加快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要求,加快阳江市作为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建设步伐,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推动滨海旅游开发作为广东省“黄金海岸”的示范区。加大海陵岛项目建设力度,力争把海陵岛打造成为著名的国际滨海旅游休闲岛。
1、强化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精心设计阳江市的旅游宣传口号、旅游标志、精品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开展宣传。通过媒体宣传、商务展览、赛事、庆典、网络等形式和地铁、高速路进出口等位置整体宣传阳江旅游形象,营造阳江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的氛围,扩大阳江旅游客源市场。
2、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加强旅游信息平台建设,完善阳江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将全市旅游资源进行信息化展示与营销,在游客集中地设立中英文旅游电子信息触摸屏,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
3、举办丰富的旅游节庆活动。组织好阳江旅游文化美食节、国际风筝节、阳江龙舟节、开渔节、大型体育比赛和国际刀剪博览会等活动,让旅游与文化、体育、饮食、商贸相融合,拓展阳江市旅游业丰富的内涵和活力。
4、大力开展专项旅游促销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省内外地区旅游交易会、推介会、业务洽谈会,大力开展专项旅游促销活动,高效开拓境内外客源市场。
强化旅游管理职能,加强旅游市场指导、监督、服务。健全游客咨询、投诉、救援、服务等机制,促进旅游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加大旅游联合检查执法力度,从严打击旅游行业无照(证)经营、强买强卖、价格欺诈、违约失信等行为,维护旅游市场合法权益,大力倡导诚信、守法经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安全管,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防止各类旅游安全事件发生。
建立以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为基础的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全市旅游从业人员基础教育和培养。组织多种形式的在岗培训教育,培养旅游管理人才和一线技能型人才。规范旅游企业人才管理,逐步完善健全从业人员资格评定、激励、保障等机制。加强旅游行业自律,促进旅游从业人员规范化管理。
合理引导社会各阶层利用假期、黄金周等法定假日开展休闲旅游活动;支持诚信经营、价格优惠、服务质量好的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开展国民休闲旅游服务活动。大力开发奖励旅游、福利旅游等产品,鼓励旅游企业对参与国民休闲旅游的特定群体给予优惠和优质服务。创建完善国民休闲旅游环境,建设示范基地,推动旅游企业建设休闲旅游驿站、休闲旅游绿道、体育健身产品,着力打休闲旅游品牌。
积极主动对接和融入珠三角,加强与粤西地区、两广十市及境内外重点地区旅游交流与合作。通过网站、友好城市、交流活动、宣传促销等形式,促进我市与其他地区旅游合作,从而实现资讯互通、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协调管理、利益双赢的大发展格局。
阳江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项目 年 期 |
2010年 |
2015年 |
|
1 |
旅游总收入(亿元) |
42.7 |
107 |
年均增长率(%) |
15 |
20 |
|
旅游增加值(亿元) |
18 |
44.9 |
|
2 |
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万人次) |
726.62 |
1300 |
年均增长率(%) |
12 |
12.3 |
|
国内(万人次) |
721.3 |
1290 |
|
海外(万人次) |
5.3 |
10 |
|
3 |
星级宾馆(座数) |
28 |
45 |
4 |
旅行社(家) |
24 |
33 |
阳江市“十二五” 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分区 |
时期(2011—2015年) |
江城区
|
1、石觉寺 2、金山植物公园 3、鸳鸯湖公园 4、阳江市金朗岛海洋生态度假区 5、阳江市世润王洲乐园 |
高新区 |
1、阳江凤凰湖国际温泉度假村 2、平冈温泉度假村 3、银田水库旅游区 4、阳江高新区工业旅游示范区 |
海陵岛 |
1、十里银滩西区项目 2、马尾岛国际休闲中心 3、张太傅景区 4、三山岛国际高级旅游度假区 5、十里银滩旅游区 |
阳春市 |
1、春湾——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 2、阳春国际温泉养生度假村 3、阳春高流墟民俗文化村 4、阳春鹅凰嶂生态景区 |
阳东县 |
1、东平海滨风情小镇 2、东平海滨旅游度假区 3、东湖旅游度假区 4、新洲沸泉山庄 5、阳东山水绿洲度假村 |
阳西县 |
1、沙扒旅游风情美镇 2、月亮湾健康度假中心 3、大峒山风景区 4、塘口热水温泉度假村 5、里坪桃源度假村 6、阳江(程村)红树林生态旅游区 |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