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阳江市阳东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本网 时间:2021-03-02 11:15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区  八  届  人  大

  六次会议文件(11)

  

  ——2021年2月6日在阳江市阳东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阳江市阳东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钟德伟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延伸拓展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一)总体经济稳步复苏。过去的一年,我区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强经济工作的分析研判,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着力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在稳定产业发展的同时,强化投资拉动,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全区经济低开高走,进入稳定上行通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8.56亿元,比2019年增长(下同)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20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49.21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97.15亿元,增长0.5%。农业总产值104.02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20亿元,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104.56亿元,下降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35亿元,下降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5亿元,下降5.6%。外贸进出口总额51.35亿元,增长17.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24元,增长6.9%。三次产业比例为20.2:48.3:31.5,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工业产业稳中提质。中广核南鹏岛海上风电陆上集控中心、海上升压站工程顺利完工,全部(73台)风机并网运行,成为我国单体投产最大、同期核准项目建设速度最快的海上风电项目。紧固件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29亿元,园区新开工企业29家,竣工投产企业26家,年产值约40亿元。新能源、制造业等领域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3.07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家,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工业经济稳中提质。二是农业产业稳中优化。全区粮食种植面积39.89万亩,粮食产量13.72万吨,蔬菜产量20.79万吨,水果产量6.91万吨,肉类产量8.31万吨,水产品产量29.49万吨。分别增长2.3%、2.7%、5.4%、14%、15.4和1.6%。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北甘村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阳东香蕉、丝苗米、寿长蚝上榜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对虾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2.86亿元,海洋渔业加快发展,渔业总产值54.62亿元,增长3.0%。三是第三产业企稳复苏。星港汇、东平旅游强镇等项目加快推进,商贸旅游项目建设完成投资4.11亿元。开展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前期工作,通过图文、音视频、融媒体直播等形式推介阳东文化旅游资源。组织区属各文旅企业参加旅游产业博览会、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等活动。接待游客187.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76亿元。积极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参加国内经贸活动,努力开拓产品内销市场,商贸经济逐步回暖。     

  (三)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达到预期。2个省重点项目实际投资48.5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1.1%;12个市重点项目实际投资11.7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82.3%;全区52个重点项目实际投资93.50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92.9%。其中,中广核南鹏岛海上风电、中节能南鹏岛海上风电、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佳兆业滨江壹号、冠溢五金制品、红丰镇中心小学等28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二是减税降费工作落实到位。积极实施中央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全区减税降费3.74亿元,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10家企业通过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1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100%。四是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有效。加强对粤港澳大湾区拟转移企业类型、情况动态、企业经营成本等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制定和落实招商工作方案。新签约项目59个,总投资136.60亿元,年产值约80亿元。

  (四)扩容提质步伐加快。一是城乡建设规划步伐加快。完成滨海新城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以及北惯变电站、东风四路北等控规编制。加快重点项目和民生建设项目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成北惯镇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编制工作。二是路网建设扎实推进。沈海高速扩建工程和国道G325线改线工程阳东段建成通车。省道S297合山至大沟段改建工程、新江台南延线工程等省县乡道项目加快建设,交通设施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2亿元。阳东城区至沿海高速雅韶出口连接公路(二期)、省道S386线那龙至长湖段公路改建工程、省道S276线大沟红旗至北惯彭村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三是城市建设和美化亮化效果显著。阳江凤凰汇悦、阳江碧桂园凤凰湾二期、伴山溪谷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17.20亿元。加强园林绿化、道路下水道、路灯管护、环境卫生等方面管理,雅韶、大沟、新洲、红丰等镇的镇区人居环境整治稳步推进。竹篙山森林公园北片区、那龙河碧道首期工程和雅韶尖山郊野公园即将建成开放。四是农村环境明显改观。深入实施《阳江市阳东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持续开展全域人居环境整治,1349条自然村全部完成 “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农村垃圾收运实现全覆盖,100%的自然村配备了保洁员。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和厕所革命三大硬任务,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五)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全面落实“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住所改革措施,放宽创业场地限制,降低创业成本。二是企业投资服务效率持续提升。压减投资项目办理时限,将核准项目申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告知期限压减至2个工作日,正式受理材料后的办理期限压减至5个工作日。政府核准投资目录以外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工作。三是个体升级转型持续增加。积极提供“个转企”的“绿色通道”服务,推行银企对接、上门帮扶措施,协调解决个体户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四是线上便民服务持续优化。目前,广东政务服务网阳东办事分厅已联接34个区直部门,联通11个镇网上办事站和172个村(社区)网上办事点,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办事一套标准。推进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4个100%工作落实,4项指标数在全市各区(县、市)中位居前列。

  (六)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一是市场主体持续增加。落实前置改后置制度,推行简易注销、降低企业设立门槛等措施,不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648家,新增注册资本69.08亿元,其中新增个体工商户511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1户。二是加强企业金融服务。积极协调组织辖区内各银行机构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和融资需求,开展普惠金融政策宣传,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开展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管系统建库工作,录入生产企业信息和经营企业信息。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市第一家省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四是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组织开展以“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为主题的2020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专利申请量1648件,专利授权量1392件。

  (七)生态建设持续加强。一是加强寿长河国考断面整治。对禁养禁建区养殖户开展整治,督促适养区养殖户完善污染治理设施。禁养禁建区39家养殖户完成整治,适养区193家养殖户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寿长河流域83个污染点、26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清理整治。二是加快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启动合山、那龙、雅韶、大沟、新洲、塘坪和大八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设计处理能力约2.4万吨/日,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开展。三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大力压减燃煤,累计完成生物质锅炉45台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燃煤锅炉7台整治任务。开展VOCs重点监管企业销号式综合整治,按时完成纳入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的13家企业的整改工作。加强施工工地和运输扬尘管理,对全区在建工地开展整治。四是河长制工作稳步推进。河长制碧道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加快进行黑臭水体截污工程建设,完成红丰镇蚬壳河和东城镇月亮河黑臭水体整治。依法拆除位于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违法建筑物或建设项目5宗,搬迁采沙船8艘。完成中央关于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5个环境问题清单整治工作,顺利通过县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第一轮中央督查。

  (八)民生保障全面加强。七成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红丰镇中心小学建成开学,金湾小学建设按计划推进,新增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学位3525个;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如期完成公办幼儿园“5080”攻坚任务,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9732个;高考、中考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高考本科上线率和总上线率比2019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高分优投线以上人数提升156%;中考平均分延续2019年优势,位居全市各区(市、县)首位。开展“南粤春暖”、“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民企招聘1+1行动”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就业岗位信息有效流通,开展招聘会19场,进场参会企业1481家,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5050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07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762人。扶贫攻坚扎实推进,建设产业化扶贫项目682个,资助贫困户子女顺利完成学业2766人,13条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区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区妇幼保健院新院等项目按计划推进,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7亿元。全区一盘棋,把好疫情防控重要关口,防控疫情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粮食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市场价格监管力度加大,秩序良好。深入开展普惠性文化活动,举办阳东区十大歌手总决赛等主题活动;开展区第34次业余创作笔会暨文艺采风活动;举办“庆国庆 贺中秋”油画展、“幸福相约”许鸿飞雕塑艺术百村展·阳东大澳站等文化活动。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市场价格监管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我们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一年,克服了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努力拼搏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特别是国际疫情蔓延势头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际贸易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区内第三产业经济下滑,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订单减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企业增资扩产和研发投入意愿下降,产业转型升级速度较慢,产品竞争力下降。三是因疫情防控需要,餐饮、商贸、旅游等消费大幅降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减少24亿元,旅游收入同比减少38亿元。四是第三产业税收大幅下滑,税收收入减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减收0.84亿元,财政运转困难。五是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和区的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延伸拓展区、争当阳江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排头兵。

  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阳东实际,建议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农业总产值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9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规划引领。全面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阳江市阳东区沿海经济综合发展规划(2020-2030年)》和《阳江市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规划为先导,强化阳东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发展。以共建“珠中江+阳江”都市圈为切入点,向东加快融入大湾区交通快捷圈、产业共建圈、城市协作圈,以强化对接和提升服务为重点,加快推动阳东东南部地区发展,利用北惯、合山、那龙、大沟、新洲、东平等镇的未利用国土空间资源,谋划“飞地经济”合作平台,重点对接支持深圳飞地区域合作,以空间资源优势,率先推动阳东—“双区”合作,创建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强化工业经济。推动华鑫科技、广东一浦莱斯铆接技术、粤厨实业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广东跨标建筑科技、广东力添五金科技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投产达效。加快中节能南鹏岛海上风电建设,力促中节能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密切跟进帆船石一、帆船石二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项目尽快落户建设。组织企业开拓除欧美及其伙伴关系国家以外的新兴市场,加大力度引导和组织企业开拓俄罗斯、拉美、非洲、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加快实施贸易多元化市场战略。二是优化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战略,以村经济合作社为经营主体,建设以自然村为单元的生态产业园,全力推动行政村建设百亩以上产业园、建制镇建设千亩以上产业园。鼓励经营主体开发高端特色农产品加工,提升特色品牌效应。促进对虾、寿长蚝、牛大力、锦栗薯、甜玉米等特色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延长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链条,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三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加快补齐道路、停车场、电信、物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方面短板,持续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住宿餐饮等乡村旅游的服务标准,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布推介活动。改造提升重点城区步行街,加快商贸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高铁旅游和特色旅游线路,提升特色乡村旅游品质,吸引粤港澳大湾区游客。

  (三)优化园区建设。谋划园区发展布局,强化园区发展规划,推动308万平方米地块、沈海高速公里以北、马含水库以东约20平方公里地块以及鸡山农场约40平方公里地块作为园区发展空间资源纳入阳江市城市空间总体规划。集中资源要素,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基础设施硬环境和管理服务软环境双提升。加强土地开发储备,积极盘活和回收低效利用土地。抓好园区赤城西路、赤城五路西片防洪排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园区生活服务设施、供水、排污、消防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集中力量打造高品质紧固件、机械装备制造、电子电器三大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园区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积极推进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高企、研发机构认定的组织申报,筛选优质项目立项扶持,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园区产业技术含量。

  (四)强化投资拉动。今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66个,总投资341.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0.88亿元。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关于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省重大项目前期经费等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抓紧办理项目建设前期手续,让项目等资金,决不能让资金等项目,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强化重点项目建设专班工作,加快“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力促“一批马上干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形成投资计量,推进“一批准备干项目”开工建设,并在“一批储备干项目”中好中选优,充实区重点项目储备库。强化要素保障,协调解决项目用地、用海、审批、资金等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一批新项目尽快动工建设,力促中节能南鹏岛海上风电、正为新材料、下普特科技、金湾小学、凤凰中学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力争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0亿元以上。

  (五)加快完善内联外通路网建设。编制《阳江市阳东区综合交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规划为引领,主动融入大湾区。加快广湛高铁阳东段征地拆迁工作,确保今年动工建设,畅通外联交通网络。抓好省道S297线合山至大沟段改建工程等一批干线建设,加快推进省道S276线东平良垌至大沟红旗段新建工程、省道S386线那龙至长湖段公路改建工程、新江台公路南延线工程、滨河大道工程、阳东区南华路工程、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新洲互通立交工程、阳东城区至沿海高速雅韶出口连接公路(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项目今年动工,畅通内联交通网络。积极配合市推进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南联络线、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雅韶至山外东段、国道G325线阳江市江城坪郊至轮水段改建工程的建设。

  (六)加快宜居城乡建设。加快完成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重点做好广雅路、滨河新区等重点发展区域的控制性规划编制。细化阳东城市功能分区,推动城市控规全覆盖。高标准推进滨河新区和丹载片区建设,加快与市主城区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南华路、江台大道南延伸线等市政道路项目建设,推动城区与市中心城区的交通对接。加快竹篙山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力争年内竣工。加快美的湿地公园、碧桂园休闲公园、天鹅湖公园和许鸿飞雕塑公园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加大城市管理执法力度,深入整治“两违”问题,大力遏制城市“十乱”现象。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强化市场化运营管理考核,提高环卫保洁水平。持续推进“万村整治、千村示范”行动,建设干净整洁村庄、美丽宜居村庄、特色精品村庄。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力争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加强河流水质检测和分析研判,确保饮用水源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落实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考核责任制,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长效机制。加强柴油货车、工业炉窑和锅炉专项整治,大力实施VOCs减排,完成市下达的减排任务。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中转和集中处理处置工作。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积极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启动一批镇郊森林公园建设,实施森林碳汇林抚育工程,抓好乡村绿化美化,提高森林覆盖率。

  (八)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我区“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业务运作模式。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四种方式进行分类改革,最大限度实现“照后减证”。放宽新兴行业企业名称登记限制,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制度,加强跨部门信息归集共享。推行政务服务向镇、村下沉,加快实现公安、社保、民政、卫健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理。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做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黑名单”和信用修复管理工作,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建立实施纳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退出机制。

  (九)加强民生保障。加快推进凤凰中学、金湾小学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尽快启动建设凤凰湾幼儿园、新建阳东区第一小学、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增加公办义务教育优质学位。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计划、农民工就业服务计划和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计划,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困难就业和因疫情影响失业等重点群体就业,年内完成新增就业岗位     5000个以上的目标任务。完善后扶贫时代资产管理机制和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在稳定贫困户增收渠道的同时,加强扶贫资产管理,规范登记确权、运营管理、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等工作。加强粮食安全保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粮食储备和轮换任务。加强安全生产检查督查,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全覆盖。完善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与调运机制,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基础设施和母婴设施规划建设。加强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慢性病综合防治以及残疾儿童救助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完善社会矛盾预防调处机制,依法依规、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齐心协力、砥砺前行,迈好第一步,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谱写阳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阳东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附件:1.名词解释

 

  附件1

  名词解释

  1.“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指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小溪河淤泥、漂浮杂物和障碍物;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灯;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

  4.“一照多址”:是指在公司或个体户注册过程中,一个营业执照可登记多个经营场所地址。

  5.“一址多照”:是指一个地址作为二个或以上企业住所登记注册,一个地址核发多个营业执照。

  6.“个转企、小升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小微企业规范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

  7.“VOCs”: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8. “5080”:即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普惠性幼儿园在

  园幼儿占比达80%的目标。

  9. “飞地经济”:即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开发实现资源互补、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合作模式。

  10.“双区”:指“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11.“三个一批” 项目:即一批马上干项目、一批准备干项目和一批储备干项目。

  12.“两违”:是指违法用地、违法建设。

  13. “十乱”:乱摆乱卖、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拉乱挂、乱堆乱放、乱栽乱种、乱占乱挖、乱泼乱吐和乱丢乱扔。

  14. “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依托各级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整合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和审批服务系统为政府综合服务窗口和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实现一个门、一张网办事,管住管好政府服务的进出两端。

  15. “证照分离”: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审批的改革。

  16. “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