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市卫生计生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安排
来源:本站 时间:2019-01-10 16:21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我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大卫生、大健康的发展理念,凝心聚力、砥砺向前,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全力推动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实现新发展。现将今年以来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扎实推进。5间县办公立医院升级建设进展顺利,阳东区人民医院升级建设项目于12月15日动工,阳东区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前期工作;阳春市人民医院扩建项目完成总工程量15%;阳西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于6月20日启用,阳西县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完成总工程量30%。两间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项目有力推进,春湾中心卫生院完成总工程量80%,儒洞中心卫生院完成主体工程量99%。阳东区红丰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完成省下达的建设任务。同时,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于8月30日投入使用,市中医院二期于11月30日动工,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和市第三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正按计划推进。

  二是市县两级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如期推进。制定完善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方案,确定挂靠市人民医院进行升级建设。阳春市、阳西县两个县级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分别完成工程量10%、75%。

  三是医联体建设全面铺开。认真落实《阳江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全市4间三级公立医院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已组建医疗集团2个,医疗共同体1个,专科联盟8个,建成成效期医联体1个。市人民医院今年牵头建立了骨科、妇产科等专科联盟。阳西县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成效明显,目前已基本建立业务、人员、药品、医保、财务、信息“六个统一”工作机制;阳东区出台了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医联体运行和管理制度框架基本建立;阳春市编写了推进医疗联合体工作实施方案,正按计划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同时,正在制订《阳江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医联体制度建设。

  四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贯彻落实《阳江市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阳江市加快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方案》,逐步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1-11月,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63.41%,与去年同期比例持平。

  五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水平逐步提高。调整实行分片挂点帮扶制,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责任书,成立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包括组织管理、资金管理、信息化管理和14类项目的市级专家库,完成全市师资和技术骨干培训,实行月度信息交换制度,启动信息周报工作制。开展为期5个月的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三融合”攻坚行动,加强专项督导。今年以来,我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

  六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为技术支撑,以签约医生为主体团队,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实现“真签约、真服务、真满意”。截至11月底,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共有305个,签约人群共113.97万人,全人群签约率45.08%,重点人群签约率69.08%。

  (二)深化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全市所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完善,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达到补偿要求。1-11月,全市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幅为9.94%,人均门诊、住院费用增幅分别为4.23%、1.86%,药占比下降到25.6%,医疗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上升到28.7%。制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实施方案,现正呈报市政府审定,拟于近期出台,同时出台了公立医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实施方案,并扎实做好年底前公立医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相关准备工作。

  二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制定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选定4间三级医院为试点医院,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目前我市18间公立医院已落实。

  三是阳光用药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定重点药品监控目录和医疗机构重点药品监控制度,加强对药品使用管理各环节、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今年以来未发现有违规行为。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已加入“广东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推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成立市级药品集团采购工作专项小组。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今年以来共拨付中央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401万元,省级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252万元。

  四是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同步推进。今年起实施《阳江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总额控制下按病种分值结算实施办法》,建立适合医联体发展的支付方式,健全“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1月1日起我市职工生育保险医疗费正式实现联网结算。

  五是基层医疗机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按照“两个允许”“两自主一倾斜”的要求,出台了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细则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薪酬及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建立完善村医保障和退出机制,稳定村医队伍。各县(市、区)积极落实相关改革措施,阳西县出台了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实施方案,阳春市选定春湾中心卫生院为改革试点,大力推动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各项突破性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一是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防控。今年我市疫情总体平稳,截至11月底,发病率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无霍乱、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狂犬病等传染病报告,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1种21406例,发病率为832.38/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病种主要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梅毒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95.15%(9045/9506);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同比上升明显,主要原因是流感流行强度明显高于去年。截至11月,共报告登革热病例58例(其中本地病例51例,输入病例7例),登革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二是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管理工作持续落实。认真贯彻《阳江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管理及补助申领办法(试行)》《阳江市流浪乞讨和“三无”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实施细则》,市级补助资金200万元已落实到位。截至11月,我市登记在册患者14442人,报告患病率5.71‰,管理率97.02%,规范管理率88.10%,服药率87.7%,规律服药率41.29%,精神分裂症服药率90.02%,精神分裂症规律服药率46.79%。其中报告患病率(检出率)、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精神分裂症服药率和精神分裂症规律服药率均达到国家和省的工作指标。

  三是艾滋病疫情上升势头得到遏制。落实艾滋病宣传教育、随访管理、监测检测、行为干预、转介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第三轮示范区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并全面启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一站式服务,推动随访管理下基层。截至11月底,我市累计报告现存活HIV/AIDS 3818例。1-11月,全市报告新发现感染者和病人287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5.5%;报告死亡病例123例,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5.9%。阳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沙酮门诊在今年7月份全国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会议上,被评选为“2017年全国优秀门诊”。

  四是慢性病防治措施有效落实。以推进阳东区积极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契机,深入开展肿瘤登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治相关工作。截至11月30日,全市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65.35%,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47.83%;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62.41%,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47.76%,均达到国家和省的指标值。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全市非结防机构报告转诊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1355例,总体管理到位率82.43%;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28例,同比下降8.75%。加强性病规范化服务管理,截至10月31日,我市共报告各类性病1889例,同比上升4.94%。开展麻风病可疑线索调查和麻风病症状监测筛查,发现1例新麻风病例,现正接受规范化治疗管理。同时,积极开展第25个“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活动,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效;继续加强我市消除疟疾后的监测工作,巩固寄生虫防治成效;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放射卫生监测,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五是国家免疫规划有效实施。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妥善应对问题疫苗事件,落实狂犬病疫苗接种者续种、补种和跟踪观察工作,做好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加强AFP和麻疹主动监测工作,继续保持较高的接种率水平和无脊灰状态,以乡镇为单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发病水平较低。

  六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扎实开展。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1-11月完成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食品采集样本共570份。开展饮用水监测工作,共监测出厂水8份,末梢水共80份,二次供水20份,合格20份,确保群众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736例。

  (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重点专科建设扎实推进。配合市政协调研组开展我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情况调研,重新启动我市临床重点专科评选工作,共收集到申报临床重点专科105个,中医临床重点专科24个,目前已评选47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加强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阳春市中医院骨伤科、妇科、脑病科和阳西县中医院骨伤科、康复理疗科顺利通过省中医特色专科验收;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康复科、脑病科成功创建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

  二是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持续落实。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全市开展预约诊疗的医疗机构15个;扎实推进微改革工作,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阳春市人民医院、阳西县人民医院已实行分时段预约、开通网上缴费渠道。加大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力度,全市5间三级医院和11间二级医院已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不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全市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实现优质护理服务100%病房全覆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部分民营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正逐步铺开。同时,扎实做好全市大型公共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

  三是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全面落实社会办医优惠政策,截至11月底,全市共有民营医疗机构332间,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的55.17%,床位数、总诊疗人次分别占全市医院总数的31.95%、9.86%。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办中医机构连锁化规模化发展。

  四是健康服务产业持续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鼓励和支持社会福利中心、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内或附近设置配套医疗机构,推进养老医疗一体化。目前,我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13间,编制床位数1055张,平均入住率90%以上。

  五是母婴健康服务更加完善。推进医疗机构、大型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建有母婴室36间。进一步完善全市危重孕产妇和儿童急救网络,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均设立了高危妊娠门诊,确定市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为市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各县(市、区)均成立了县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市妇幼保健院遗传病产前诊断中心顺利通过省级评审。

  六是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三方战略合作,倾力打造智慧型卫生健康服务。全市56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上线运行,市级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正在进行招投标前期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远程医疗平台正扎实推进。推动“互联网+”新兴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机构应用,全市提供移动设备支付医疗机构4间,提供多种形式查询检查结果服务医疗机构6间,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合理用药指导二级以上医院10间,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医疗机构16间。市人民医院通过HIMSS(住院和急诊)六级现场评审,成为我省首家通过该评审的综合医院。

  七是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推进第三方调解和医疗责任险,改进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质量,开展全市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培训,维护医疗服务秩序。今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医疗纠纷案件104件,其中成功调解案件94件,调解成功率90.4%,无发生恶性伤医事件。同时,落实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医源性污水处理符合环保要求。加大医院感染控制监管力度,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现患率符合要求,未发生医院感染爆发事件。

  八是停止互助献血后血液供应得到保障。制定取消互助献血后血液保障应急预案,确保我市临床用血供需动态平衡和安全。1-11月,我市共有20061人次参加无偿献血,采集血液6.38吨,400毫升的采血人次占总献血人次的50%,机采血小板1454治疗量;无血液安全事件发生。我市第九次荣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有343位献血者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九是义诊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在8月19日首个“中国医师节”期间,组织我市首届“最美医生”及首届“最美医生”提名奖获得者等开展义诊、咨询活动。9月份组织开展2018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活动,共开展集中义诊活动30余次,派出医护人员438人次,接受群众咨询2659人次,收住院患者35人次,减免患者费用43680元,发放宣传资料9370份。抗台风“山竹”期间,组织市级4间医疗机构专家赴阳春市开展灾后义诊活动。10月20-21日,联合广东省阳江商会、广东阳江医学界专家联谊会组织51名专家开展广东阳江医学界驻穗专家第四次返乡大型义诊活动,现场诊疗群众6300多人次,并到我市相关医疗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得到广大父老乡亲广泛好评。

  (五)中医药强市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有序推进。建立阳江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领导小组与实施方案,各项措施推进顺利。2间县级公立中医院升级建设项目如期推进,阳春市中医院已按规定招标购买医疗设备,阳西县中医院已申报设备购买计划。全市10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100%建成使用,39间镇卫生院中医馆建成38间,在建1间,建成率97.4%;全市100%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8.2%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1.2%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项目11月正式启动,实施中医馆云平台(中医电子病历、中医药知识库、远程诊疗与教育、中医治未病等系统)上线工作。

  二是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市人民医院挂牌成立阳江市中医药传承和创新研究所,下辖康复科、中医科、痛症科、老年病科和康复理疗中心5个一级中医特色专科,门诊业务下辖治未病中心门诊、中医疑难病门诊、中医传承工作室和膏方门诊。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公共卫生医院不断拓展中医院特色服务范围。阳春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顺利完成。阳西县人民医院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三是中医药适宜技术有效推广。阳春市中医院及阳西县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网络平台建成使用;江城区人民医院和阳东区人民医院纳入2018年省第四批县(区)级中医药适宜技术网络视频平台建设单位。全市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66.7%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0.4%村卫生站能够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

  (六)妇幼健康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

  一是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全面启动。确定阳东区作为开展“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国家级综合干预试点地区。1-11月,全市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均为97.79%,艾滋病感染产妇用药率92.86%,艾滋病感染产妇所生婴儿服药率100%,梅毒感染产妇治疗率98%,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治疗率100%,乙肝暴露儿童免疫球蛋白接种率100%,全部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

  二是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规范管理。1-11月,全市地贫血常规初筛率133.19%,超额完成省的计生考核目标(省的目标为95%);进行血红蛋白电泳筛查27743例,夫妇双方携带同型地贫基因206例,孕妇进行产前诊断206例,其中产前诊断为重型地贫胎儿51例,发现的重型地贫胎儿全部终止妊娠,按规定给予免费补助,成功地避免了51名重度地贫儿的发生.

  三是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继续推进。积极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11月,全市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8704人,覆盖率87.81%,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80%,),继续规范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工作,组织开展专项培训,组织对江城区出生缺陷干预中心(设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市级验收。1-11月,全市项目县孕妇进行唐氏筛查25073人,B超产前筛查17221人,新生儿疾病筛查为3291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31885 例,对符合条件的孕产妇及辖区新生儿均落实补助政策。

  四是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调整实施。贯彻落实《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广东省妇联关于调整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将检查对象改为35-64岁农村妇女的要求,重新调整任务数。截至12月20日,全市宫颈癌结案人数36400人,结案率84.32%,乳腺癌结案人数36620人,结案率84.83%。同时,1-9月为8802名农村育龄妇女免费发放叶酸。

  (七)卫生人才与科教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医疗卫生人才加快引进。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引进紧缺适用的医疗卫生人才,加快引进医学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和基础人才。今年以来,全市医疗卫生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1247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23名。截至2018年11月底,我市执业(助理)医师数为5392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12。同时,实行珠海阳江两地医疗卫生机构精准结对帮扶,带动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是全科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顺利推进。举办了4期全科医生培训班,209名基层医生参加,100%完成省下达的任务。指导市人民医院做好2018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招录工作,组织了3次招生工作,招收57人;组织了2次助理全科医生学员招生工作,招收43人。同时,做好订单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工作,2018年我市订单定向培养任务41名,5名定向生因复读放弃入读指标,36名定向生已签订协议;今年7名大专类订单定向毕业生已全部安置就业。

  三是产科医生(助产士)、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有效落实。继续实施产科医生(助产士)转岗培训工作,今年共有53人参加,圆满完成省下达的任务。积极开展儿科医师转岗培训,目前已完成16名参培人员招录工作。

  四是继续医学教育和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工作稳步开展。认真做好2018年国家、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其中国家级项目5个、省级项目37个、市级项目289个。积极做好2019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全市共申报国家级7个、省级53个。认真组织申报2018年度省、市医学科研基金项目,全市共申报省项目34个,批准立项8个;我局科技计划项目立项54个;市科技局医疗卫生类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33个,此外,还有22个医疗卫生类科学技术成果获得阳江市科技局科学技术奖。同时,扎实做好资格和职称考试、电子化注册等各项工作。

  (八)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出台爱国卫生“十三五”规划,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组织春季、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组织落实“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月活动。开展2017年卫生单位、卫生标兵评选工作,完成卫生单位的评估以及3个省卫生镇、60条省卫生村、551条市卫生村的申报评审工作。积极推动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第三季度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19%,新增无害化卫户厕489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21%。及时开展登革热疫情、洪水灾后环境卫生整治和病媒紧急消杀工作,广泛发动群众清除积水、清理蚊虫孳生地,有效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

  二是公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落实到位。推进2018年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方案。确定阳东区为创建健康促进县(区),确定创建健康社区(村)130个,健康家庭77478个,健康促进医院9间,戒烟门诊1个。举办阳江市2018年健康素养宣传年启动活动,开展了30场健康素养巡讲活动。组织开展2018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并择优选派8名选手参加全省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荣获“团体三等奖”及“情景剧比赛三等奖”。同时,加强控烟工作明查暗访并督促落实整改。

  三是卫生计生宣传丰富多彩。组织开展“戒烟限酒健走 科学健康过节”、结核病防治知识等“健康知识进万家”专题宣传活动,在“5.12”护士节、世界无烟日、世界卫生日等卫生计生纪念日开展宣传活动。据统计,全市开展咨询义诊90多场,健康讲座70多场,发放宣传单张约16万份,接受群众咨询8万多人次。组织开展“阳江市首届最美医生”评选,评选出10名“最美医生”和5名“最美医生提名奖”,其中李学应同志获得2018年度“广东好医生”提名奖;深入开展首个“中国医师节”系列宣传活动,举办阳江市首个“中国医师节”现场交流活动等,切实做好首个“中国医师节”宣传工作。办好新闻媒体卫生计生免费宣传栏目,联合媒体做好改革开放40周年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专题报道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官方网站、微信和微博共发布卫生计生宣传信息1100多条。

  (九)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简政放权改革深入推进。做好权责清单清理工作,办理省级委托下放的行政事项49件。做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十统一”标准化梳理工作,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截至12月10日,共办理审批事项1663件,办结率100%。同时,成立公平竞争审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保证决策规范性和合法性。在市政府2017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考评中,我局被评为优秀等次。

  二是以案促管督查工作扎实推进。开展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以案促管工作,召开推进会,每季度对全市案件办理数量进行排名通报。截至12月底,全市共办理卫生计生违法案件680宗,罚款55万元,案件办理数量同比提升17倍。

  三是“双随机”监督抽查工作顺利完成。2月和6月分两批实施监督抽检工作,共监督抽检单位301家,监督完成282家,任务完成278家,任务关闭23家,监督完成率93.69%,任务完成率92.36%,完结率100%。

  四是专项整治和监督检查工作积极实施。7月份组织开展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派出监督车辆124辆次,出动监督执法人员426人次,检查医疗机构262间次,发出限期整改监督意见书32份。9月份组织开展集中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出动监督执法人员657人次、车辆161两次,巡查、暗访和摸查行医点707间次,取缔无证行医点9个,立案查处12宗,没收各类医疗器械72件,罚款4.9万元。组织开展医疗机构核医学诊疗活动专项整治、打击卖卵代孕黑色产业链专项行动和2018年卫生计生监督专项稽查。

  (十)计划生育服务逐步转型升级

  一是关怀关爱服务取得成效。组织开展“把健康带回家”流动人口关怀关爱专项活动,全市共开展活动20场次,发放健康包980个、宣传折页9万份,举办健康讲座27场次,义诊咨询51场次,走访慰问流动人口和留守儿童802人次,发放调查问卷618份。

  二是家庭发展支持体系进一步健全。落实计生奖扶“四项”制度,2018年度全市独生子女父母计生奖励12870人,发放奖励金1194.69万元,省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3349人,奖励金471.98万元;市节育奖7557人,奖励金456.2万元,计生家庭特别扶助233人,扶助金184.48万元。投保独生子女安康保险22624人,保费36.19万元,投保计划生育手术保险1468人,保费0.367万元;“节育奖”对象及其子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2675人,政府出资224万元。围绕“幸福母亲、幸福家庭”主题开展家庭发展促进月系列宣传咨询活动,全市共开展活动58场、培训活动39场、服务活动84场,服务群众49289人次,发放宣传折页10万份,举办健康讲座27场次、义诊咨询20场次。深入开展第二届全国“幸福家庭”推选活动,我市有6户家庭被评为广东省“百名幸福家庭”,其中1户家庭入选国家“幸福家庭”。

  三是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在全市开展流动人口专项活动,共清查出租屋、住宅小区、商铺、窝棚、工地、厂企宿舍等9454间,办理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191人次、流动人口生育登记154人次,征收社会抚养费31.4万元。开展“两非”专项整治工作。配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同时,出台了《阳江市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组织人口理论专题培训,努力促进全市人口均衡高质发展。

  (十一)党风政风和行风建设更严更实

  一是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在全系统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市直卫生计生系统同步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培育了市人民医院综合外科勤廉先进典型并在全市推广学习。开展“谈话提醒+”活动,共开展谈话活动1119人次,其中谈话提醒173人次,监察对象全覆盖廉政谈话946人次。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变,注重抓早抓小,收到信访举报件6件,已办结6件,向市纪委报送问题线索3条。

  二是基层党建工作亮点纷呈。在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创新性地开展“廉洁示范医院”创建活动并对3间医院进行授匾。开展“为了百姓健康——广东医生”微电影拍摄、“我是共产党员”演讲比赛、“身边的共产党人”手机随手拍活动、窗口单位“佩戴党员徽章上班”活动等;以创建“青年文明号”为载体,广泛开展卫生计生行业志愿服务活动。9月25日,我局党委被授予了“阳江市市直党建工作示范点”牌匾,成为全市5个获此殊荣的单位之一。

  三是巡视巡察、督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到位。扎实做好国务院大督查、中央和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和督查各项迎检和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到目前止,中央和省委巡视、市委巡察反馈的各类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十二)卫生计生综合治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卫生应急工作落实到位。积极做好传染病疫情及台风洪涝灾害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抗台风“山竹”期间,全市共派出医疗队1175人次,发放药品价值83.62万元、消杀药械价值37.5万元;派出卫生防疫队伍401人次,消杀面积324.55万平方米;派出卫生监督队伍176人次,开展饮用水监测104份,覆盖人群5.52万人。今年以来,我市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暴发疫情13起,其中一般级别1起,未分级2起,传染病暴发疫情10起,及时调查处理率、事件查明率均达100%。同时,加强省级核辐射事件卫生应急队伍建设。

  二是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组织开展5次安全生产大检查,不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管理、防汛备汛、医疗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等专项检查,组织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持续维护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安全稳定形势。

  三是网络安全有效维护。开展信息网络安全工作检查,保障全国“两会”期间等重要时间点的行业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没有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四是保密工作全面落实。在本系统广泛开展保密法纪宣传教育工作,组织保密工作专项督查。3月份,市保密局对我局进行保密飞行检查,获评优秀等次。

  五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成立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强专项督查,建立线索摸排报送工作制度,加大线索摸排广度、深度、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六是健康扶贫工作扎实开展。联合民政、人社、扶贫等部门制订《阳江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施方案》,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做好挂钩新洲镇旱地村扶贫工作,今年投入23万多元为36户开展产业、生活帮扶以及村场环境卫生整治、水毁工程修复和购置信息化设备,落实就业帮扶4人,今年预脱贫有12户37人。发挥部门优势,开展了两次义诊,为村中老人、小孩800多人提高免费诊疗服务。

  七是党务和政务公开、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信访维稳、普法、档案管理、办公场所搬迁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完成我市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工作。

  二、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我局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我市卫生计生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医疗资源总体供给不足、配置不均衡,尤其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还很突出。二是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到位,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部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标未达到要求。四是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进展相对较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仍需深化,医改成效有待进一步巩固。五是重大传染病卫生应急能力有待提升,慢病防治专业队伍比较薄弱。六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对于这些问题,我局高度重视,将在下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我局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健康部门的决策部署,按照抓重点、建高地、强基层、优服务、深改革、重保障的工作思路,着力抓好“123456”六大方面工作:

  (一)抓住一个重点,全力推进健康阳江、卫生强市建设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李希到我市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健康阳江建设,努力打造卫生强市,为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健康保障。

  (二)坚持两大抓手,推动创建区域医疗卫生高地

  1.提高重点专科建设水平。着眼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建设1间高水平医院、一批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创新平台,提升区域内急危重症救治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水平。认真实施医学科研基金项目,集中支持医药健康产业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引进先进医疗技术,加强适宜型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加快出台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工作方案,健全重点专科遴选和淘汰机制,加大我市重点专科培育力度,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专科,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核心竞争力和粤西片区影响力。

  2.优化医疗资源区域布局。加快推进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区域医疗卫生优势互补、城乡区域医疗卫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市人民医院启动升级建设,市中医院二期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市妇幼保健院二期确定建设规划布局,市第三人民医院完成整体搬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巩固扩大阳江市人民医院医院集团试点成果,全面提升阳江市中医医院医疗集团建设成效,鼓励市内各大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科研团队和社会力量合作。高水平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检查、消毒供应和血液净化机构,支持社会资本在城乡结合部、城建新区等医疗资源稀缺地区举办民营医疗机构,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

  (三)狠抓三个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1.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全面启动运作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继续加强和完善阳江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建设,推进阳江市中医医院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阳东区、阳春市、阳西县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工作,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制定医联体章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等制度,加快成立医管会,鼓励医联体在医院集团层面成立理事会,进一步规范医联体综合管理。

  2.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构建牵头医院、延续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互衔接的分级诊疗体系,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促进医院集团和医联体框架内建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机制,推动上级医疗机构下转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力争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65%以上,带动区域医疗卫生全面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督促各县(市、区)继续按标准完成现有基础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的设置工作,并充分发挥作用,对贫困人口、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规范管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和内涵。

  3.全面推进强基项目建设。坚决打好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攻坚战,切实抓好2间中心卫生院、5间县级公立医院升级、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市县两级院前急救体系2019年底前投入使用,尽快补齐基层服务能力突出短板,促进基层软硬件双提升,持续改善就医环境。

  (四)优化四种服务,全面提升医疗卫生安全质量水平

  1.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继续推动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十大目标,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推广临床路径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鼓励开展网约护理、网约家庭医生等服务。推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全市医院感染控制的监管力度,继续深入推进“三调解一保险”制度。落实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和产儿科危机急重症救治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和完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地中海贫血筛查等项目,落实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重点提高孕产妇孕早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出率(≥80%)和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率(≤2%)。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落实支持社会办医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健康老龄化工程,支持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卫生机构,促进全市医养结合健康发展。加快落实村卫生站药品零差价销售工作,合理制定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以奖代补的补助方案。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重大疾病联防联控机制作用,有效控制人感染禽流感、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提高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加大结核病防治工作力度,做好性病麻风病防控,加强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病综合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检测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工作。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三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的作用,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夯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基层爱卫组织和队伍建设,深化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确保城区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要求范围内,巩固和提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强化“健康细胞”建设,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创建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村“厕所革命”进程。切实做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工作,大力开展健康场所促进、公益广告、健康巡讲、控烟健康教育、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使用率监测等工作。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及时高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继续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培训指导和中医诊疗设备的配备,筑牢中医药服务网底基础。加快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加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率。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构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组建阳江市中医“治未病”技术指导中心和“治未病”专科联盟,加强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

  4.加快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继续推进阳江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全面联通健康业务专网,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加快实现预约诊疗,智能分诊导诊、移动支付、诊间结算、药品物流配送、检查检验报告推送等信息服务,整体提升我市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

  (五)深化五项改革,进一步健全医药卫生体制机制

  1.坚决完成机构改革工作。紧密对接、因地制宜落实机构改革各项工作,调整优化内设机构及职能,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同时,继续做好新时代计划生育各项工作,加强出生人口情况监测,深入分析人口形势、研判人口政策效果。

  2.落实卫生综合监管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综合改革,健全卫生综合监督体系建设。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建设医院和医师执业监管信息系统,加强医务人员诚信体系建设。继续做好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医疗美容、放射诊疗、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

  3.继续推进综合医改工作。认真落实《阳江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方案》《阳江市公立医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实施方案》,跟踪落实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工作成效,并建立健全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地见效,逐步探索实行编制备案制、员额制管理,健全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和人才培养、财务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等五项制度,健全院长选拔任用机制,推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年薪制和考核问责制。持续深化基层医改,把县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为深化医改的突破口,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在医改各领域探索新经验。

  4.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进药品集团采购制度改革,配合医保部门落实与分级诊疗制度相衔接的医保费用“总额预付、结余奖励、超支分担”制度,在起付线设置、首诊机制、转诊流程、报销比例等方面向基层倾斜。严格执行药品医用耗材分类采购制度,鼓励县镇一体化配送,并加强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监测。

  5.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及市公共卫生医院等4个试点医院推行优化公立医院薪酬结构,推进主要负责人年薪制等改革。同时,推进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推动“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行县招县管镇用”等政策全面落地。

  (六)落实六项举措,注重党建和人才队伍保障

  1.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卫生计生系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积极探索以“党建+”的理念谋划党建工作,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2.持之以恒加强行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党的建设,把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卫生健康行业作风整治专项行动,坚决查处卫生健康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和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努力在全行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增进医患和谐。

  3.想方设法引进高素质人才。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多渠道多方式引进高素质人才。落实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放宽高素质人才引进限制。充分利用3个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吸引凝聚一批高层次医学领军人才。健全学科带头人选拔制度,大力引进和培养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人才。落实医院集团和医联体内人员实行县招县管镇用制度,完善促进医疗卫生人才有序流动措施。推进医师薪酬制度和卫生职称改革。实行“名医”荣誉、经济等激励机制,启动“阳江名医”评选工作,首次选拔培养对象30名,并从中评选阳江名医10名。充分利用好珠海阳江第二轮对口帮扶工作契机,“输血”和“造血”双管齐下,加快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

  4.全面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在医联体牵头单位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带教基地,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开展209名全科医生、50名产科和16名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免费培养40名订单定向医学生。

  5.广泛宣传卫生健康领域正能量。办好办实官方网站、微信和微博等媒介,继续加强与三大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充实卫生计生免费宣传栏目。深入挖掘行业内先进人物事迹,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加大无偿献血政策宣传,保障临床用血供给。

  6.认真完成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面夯实安全生产责任,维护本系统安全稳定形势。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切实做好信访维稳矛盾化解和稳控工作。扎实做好驻点帮扶软弱涣散村各项工作。及时做好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强化保密管理及网络安全。积极配合做好我市创文各项工作。加快落实我局机关办公楼搬迁工作。

                             阳江市卫生计生局

                             2018年12月29日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