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南海I号”:八百年后启新程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黄仁兴 费先霞 时间:2019-12-31 08:59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即将迎来新一年的阳江海陵岛,冬日的寒意并没有冷却人们的热情。十里银滩一侧,游客鱼贯进入“水晶宫”内,探访专家研究新发现,观赏海丝瑰宝——宋代古船“南海I号”。保存完整的船体、光洁如新的瓷器、仍然殷红的朱砂、造型独特的金饰……无不让人惊叹。 

  时间退回到30年前,也是这样的一个冬天,中日考古人员深潜南海,苦寻古船。时间退回到12年前,同样是这样的一个冬天,“南海I号”起浮出水,迁入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是否会述说八百年前大宋的繁华?如果古船有记忆,它们会如何诉说那段曲折的航程?  

      

  意外获宝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将宋朝杭州的繁华、西湖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柳永所写的是北宋时的杭州,到了南宋作为都城,其繁华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座高峰。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樊树志认为,宋朝无论在经济、文化、科技各个领域,都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货币之流通,较前活跃和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等,都于宋代出现。 

  宋朝重视经济发展,民间较为富庶,是中国民间贸易、海上贸易最发达的时代。到南宋时,同中国进行海路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十分广泛。据南宋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当时同中国进行海路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多达50多个,其中以阿拉伯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国家为主,东方以朝鲜和日本为主,宋代海外贸易拓展到了欧洲和非洲不少国家、地区。 

  据考古科学推定,公元1216年,也即八百余年前的一天,一艘满载工艺精美的陶瓷以及各式风格独特金银铜器的南宋商船,驶离当时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一路向南航行,欲把这些商品销往国外。也许是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又或者是超载等不明原因,大约在旧历十一二月间,这艘船在阳江附近海域沉没,潜藏于浩渺的南中国海海底。 

  时间悄悄推移到1987年。这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联手在阳江附近海域搜寻一艘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尽管英方人员画出了细致的沉船地点,但这条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并未找到,水下作业人员却意外发现了另一条古代沉船,并打捞出水包括瓷器、铜器、锡器等200余件文物,其中以中国瓷器为主。 

  沉睡近八百年的南宋商船,就以这样的偶然方式,出现在考古学家面前。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将其命名为“南海Ⅰ号”,意为这是在中国南海发现的首艘沉船。 

  这艘古沉船,如何来到我们身边,它的有着怎样的故事?从1987年无意中被发现,空前、神秘、无价之宝的词语总是和它联系一起。 

  

  创新打捞 

  1987年发现沉船时,中国在水下考古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国力无法让我们独立完成打捞,对于这艘船更多的期待只能停留在想象里。也正是从那一年起,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正式成立,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蹒跚起步。 

  198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前身)与日本国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合作,对“南海Ⅰ号”进行水下考古调查,这是中国水下考古队伍成立之后,在中国海域进行的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这次调查被认为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起点。但是,受水下勘探技术限制,没能找到沉船的主体位置,合作仅持续了几天。 

  这次联合打捞工作失利,使得“南海Ⅰ号”在海底又静静地呆了12年。 

  2001年,国家水下考古中心再次组织对“南海Ⅰ号”进行方位寻找。考古队员几次下水探测,摸上来的碎瓷片渐渐多了起来,这表明,潜水员距离“南海Ⅰ号”遗址不远了。这年11月,水下考古队员又租了一条大船出海,终于摸到了这艘神秘沉船——它藏在两米多深的淤泥里。 

  2002年,对于中国水下考古,是应当铭记的一年。考古人员在“南海Ⅰ号”的打捞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打捞上来的文物有南宋时期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多个窑系的瓷器,专家判断它是一艘商船。这一年,累计打捞上来的瓷器达4000多件。 

  “南海Ⅰ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海底沉船中年代最久远的远洋贸易商船。沉船区域海况复杂,船体被淤泥覆盖,如果采用传统的考古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对文物造成损坏。经过反复的调查、探摸和论证,2002年,文物部门最终决定对这艘古沉船进行整体打捞,这一方案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也是首创。为保证船体和船上所载文物绝对安全,整体打捞方案的确定慎之又慎。从2002年下半年到2006年6月,省文化厅、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等单位,先后对整体打捞方案进行了6次修改、4次论证,方案最终获得通过。 

  同时,广东省政府拨款1.6亿元,在阳江海陵岛配套建设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作为沉船和出水文物的收藏与陈列场馆。“南海Ⅰ号”成为我国有史以来资金投入最多和技术难度最大的海洋考古项目。 

  2007年4月8日,打捞作业启动。依据打捞方案,施工单位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专门定制了一个巨型钢质沉井,将沉井压入海泥中整体罩住沉船后,在沉井底部横穿36根底梁,形成一个密封的“集装箱”。历时7个多月,完成了沉船出水的各项准备。2007年12月21日,有“亚洲第一吊”之称的“华天龙号”起重船将“南海Ⅰ号”吊离海床,在水中移位到半潜驳“重任1601”上。12月22日上午,沉船完全起浮出水。12月28日上午,“南海Ⅰ号”整体移入新建成的广东海丝馆“水晶宫”。 

  “‘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成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成果,必将以水下考古方法的创新而载入史册。”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称赞说。 

  从2007年4月开始打捞,到古沉船顺利上岸进馆,200多个日日夜夜,打捞人员经过多个台风考验,在黑暗的海底“穿针引线”,创造了世界水下考古史上的奇迹。这一工程被誉为中国水下考古的里程碑,为世界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考古发掘和研究,既是世界性的,更是国家性、地域性的。任何一宗考古发现和文物的现场保护,首先得有领土主权和综合国力作为后盾,在一个有民族尊严的盛世人文环境中,才能顺利展开。可以预见,如果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南海Ⅰ号”仍将沉睡于海底。“南海Ⅰ号”的发现和打捞,见证了在短短的20年里,中国水下考古事业从一穷二白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飞跃性发展,也见证了一个大国的崛起。 

  

  科学发掘 

  沉船打捞出水后,迅速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有学者说,这是条福船,耐波性好;也有学者发现,“南海Ⅰ号”甲板几乎与海平面平行,而在世界沉船历史上,像这样保持良好姿态的沉船非常罕见,可能是因超载沉船;还有研究者分析木船几百年不腐的原因:除了被淤泥覆盖,避免氧化破坏外,也许还和“南海Ⅰ号”是由抗浸泡性比较好的木材南亚松打造而成有关。 

  要真正解密“南海Ⅰ号”,需要进一步的发掘。在2009年和2011年,考古队员们先后进行了两次试发掘。 

  第一次,考古队员尝试在水下发掘,沉箱浸泡在水里,考古队员穿着潜水服作业,游客也可隔着玻璃观看。但效果并不如意,水下抽泥的速度很慢,贝壳经常把管口堵住。 

  第二次,考古队员抽干了上层的海水,沉箱裸露在空气中,考古队员利用探方一点点清理掉淤泥,深藏其下的瓷器逐渐露出真面目。这一次,考古队员确定了船首和船尾的准确位置:船长21.8米,宽9.6米,这两个数字的确定用了整整24年。 

  2013年12月,“南海Ⅰ号”全面发掘工作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考古专家,每天紧张忙碌着……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沉船神秘面纱一步步揭开,更多文物呈现在世人面前。目前,“南海Ⅰ号”已全部完成船舱内文物的清理工作,沉船出水文物精品超过18万件。 

  考古发掘显示,“南海Ⅰ号”确定为中国造,属“福船”类型,造船木材产自中国东南沿海、西南及南亚等地区,始发港为泉州港,可能曾停靠广州港等地。沉船的年代推断为南宋嘉定九年,即1216年,沉没时间在十一二月。 

  经清点,古船出水文物包括各类金、银、铜、铅、锡等金属器,竹木漆器,玻璃器以及人类骨骼、矿石标本、动植物遗存等,其中铁器、瓷器为大宗。 

  沉船瓷器囊括了当时大多数外销瓷窑址的产品,包括江西、福建和浙江三省的陶瓷产品,器型则包括壶、瓶、罐、碗、盘、碟、钵、粉盒、炉等,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外销品种。“南海Ⅰ号”的一个重要考古成果是,船上铁器在贸易品中占比甚高,总重量超过130吨。 

  “南海I号”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较早、体量较大、保存相对完整的沉船,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史所未载的新材料,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特殊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传承提供了坚实论据。 

  

  重大发现 

  文物无言,历史有声。对于我们来说,“南海Ⅰ号”的价值远远不只金银所表现出的那些财富,其出水的大量文物,就像一个时间“果壳”,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极为生动的宋人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宋代在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将海上贸易提到前所未有地位的一个朝代。这些通过“南海Ⅰ号”出水文物可以得到印证。 

  金器是“南海Ⅰ号”出水文物中最惹眼、最气派的一类。其中,鎏金腰带长1.8米,鎏金手镯口径大过饭碗,粗过大拇指。嵌有各种宝石的纯金牌饰、戒指、镂空胸佩等,工艺精湛、造型精美、带有浓郁的中西亚异域风格。这些金饰品与中国传统饰品风格迥异,反映出古代中国与外国在科技、审美领域的文化差异与交融,展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 

  陶瓷器是“南海Ⅰ号”所载的大宗商品,产地主要来自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以及福建德化、磁灶、闽清义窑等5个窑口,是宋朝繁华瓷都的缩影,也印证了中华民族通过这条商贸之路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共同繁荣的壮举,是宋代文明开放的鲜活见证。 

  铁器、铜器、丝绸等手工艺制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已成为当时输出的主要货物,船上铁器生动展示了铁制品在宋代海洋贸易中的重要性。大量金银铜币的出现,表明当时中国国力强盛,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海外贸易频繁,也为梳理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以及航海贸易路线提供了新的佐证。 

  船上还出水了一些陶器残片,其中一些带有汉字,还有一些带有阿拉伯文;船舱内出水了整套天秤、砝码,与沙特塞林港附近出水的铜砝码几乎一样,印证了宋代中国远洋贸易的繁盛。 

  船内出水了植物与动物残骸,甚至还有为打发时间用鱼骨制作的工艺品。在浩瀚的大海上,我们的先辈依靠勇气与智慧,逐浪而行,将中国产的瓷器、丝绸、铁器以及文化习俗等源源不断带往不同地区,把胡椒等异域的经济作物运回国内,世界各地的各种宗教信仰、艺术技艺也随之传入中国。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活跃。 

  “南海Ⅰ号”的考古发掘,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的历程,是值得写入整个人类水下考古教科书的典型案例。“南海Ⅰ号”对于研究宋朝的海上贸易,尤其是还原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非常难得的第一手材料,丰富了我们对宋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认知,同时更新了我们对于海上丝绸之路出口瓷器、丝绸的旧有认识。 

  “南海Ⅰ号”上的大量珍贵文物,具有文化交流、融合的特点,参与航海的人员则来自不同地区。它的发掘填补了南海丝路研究的空白,使这一沉睡于海底数百载的文明得以再现,重新活跃于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国际舞台上。 

  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庆伟指出,“南海Ⅰ号”对中国水下考古的开创性意义或可与殷墟对于中国陆地考古的开创性意义相媲美。目前,“南海Ⅰ号”已经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经典案例向全球推广,成为中国水下考古界的骄傲。 

  随着对“南海Ⅰ号”研究的不断深入,这艘古船,带着八百年岁月沧桑,正从历史深处款款驶来,开启新的航程,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