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阳江过年风俗
来源:阳江市旅游信息网 时间:2014-08-05 10:32 【字体: 】 浏览量:-

春节,阳江民间称为新年,过新年是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期间较长,实际时间是农历十二月廿三日起至正月十六日止。其中包括:送灶神、扫屋尘、贴春联、吃团年饭、蹢噩神、行大运、封插花等。

扫屋尘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家家户户开始把屋宇大清洁,意为把旧的、污秽的都驱除去,干干净净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家庭主妇把早已准备好的竹枝或甘蔗尾叶扎在长长竹竿上,打扫墙上,屋顶灰尘。

所谓之扫屋尘,取竹枝扎帚寓意长寿;蔗尾则寓意一年甜到尾。同时,家具厨具也一并洗揩干净。按民间的说法:因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蹢噩神

吃罢年夜饭,静静等待8点钟中央台春节晚会的揭幕。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期盼,一种等待,一种习惯,一种无法抹去的过年情结。一家人守岁到深夜凌晨,家家开始烧炮竹蹢噩神迎新岁。()噩神又叫斥噩神,是赶走不好的东西,预示新的一年生活甜美。

小朋友最期待的就是过年放鞭炮,哪里放鞭炮,都去看看有没有未有响的,呛得眼泪直流也不在乎。有时个别没有响的炮仗当捡到手上却爆炸了,把手炸伤了也不吭声。如果找到一个漏网之鱼,高兴得跑出老远,然后拿去弹牛屎

行大运

为了讨吉利和祈求好运到来,大年初一阳江人会有个特色活动──“行大运。《阳江县志》有载:阳江城居民年初一天亮之前,选定属大利方向环城周围绕一圈,称行大运,以示新一年行好运。

永福街和锦绣街、攀桂巷、朗星坊、青云路是年初一行大运的必经之路。行大运从青云路起步,取走出学宫,青云直上,头顶朗星,手攀丹桂学而优则仕之意。有的青年在行大运时还要带着一小束桃花,寄托着能行桃花运。有一年在行大运时,一位头脑机灵的农民担了一小担番薯,每条番薯都包上喜庆的红纸,遇见行大运的年青人,即上前恭喜:有时()有运!有时()有运!随即送上番薯。行大运的年青人也高兴地回赠一个利是酬谢。

大吉利是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年也不可骂孩子,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谐音。

初一这天,人人穿新衣庆新年,见人要讲吉利话,互相祝贺。即使是打个喷嚏,也要念几句好话。以前有的女人打喷嚏念出的话还寄托着婚姻的希望:呵斥!大吉利是!嫁工作同志,医生司机都可以,臭屎农民无关事!可惜她看不起农民,她没想过没有了农民,医生司机猪肉佬都会饿死。

有钱人家,大年初一清晨就会请人舞狮子拜屋,视此有旺屋作用。舞狮子在江城称为懵是子,这是避讳,因阳江音同,不吉利。新婚夫妇想早生男孩,还会请狮子进入卧房中,让它在自己的睡床上翻滚一番,狮子上床也就暗喻是子(男孩)”的好兆头。

开年拜年

年初二为开年,这时便有民间艺人沿门拜年,吹打弹唱,意思是庆祝,吉祥。年初二后方可出门远行,访友、去村(探亲)。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包括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贺年卡、电话、短讯、网络拜年等。既方便又实用。

几千年来,沧海桑田,月转星移,这一系列的喜庆元素始终未曾更变,这是一种中国式的情结。社会在进步,生活在改变,我们迎来一个衣食无忧的年代!无论富有或者贫穷,开心才是最好;不管丰盛或者单调,亲人团聚才是最开心。 

阳江人的虎文化

阳江人的虎文化别具特色,关于虎的阳江俗语也流传不少。如:上得山多终遇虎”――比喻亏心事做多了始终会有倒霉的一天;大虫头老鼠尾”――头大尾细,类似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秧地伏紧大虫”――()藏的意思。在低矮的秧苗中竟然藏着老虎,指事情出乎意料之外,在不显眼的地方出现了大问题;打虎不及亲兄弟”――意思是打虎时亲兄弟齐心协力;大虫借猪——有借无还”――老虎把猪走了,后果是猪被虎吃掉。存心拿别人的东西(财物),却以借为名,东西到他手上,跟大虫(老虎)“走了猪一样,是不可能归还的;缸瓦佬打大虫――尽果煲:孤注一掷、最后一搏的意思。说的是一个卖缸瓦的人遇见一只大虫(老虎),就把担子里的缸瓦一次次地掷向大虫,把大虫的进攻打退。一担缸瓦差不多掷光了,只剩下一个大瓦煲。大虫又扑上来了,他拼尽全力,把瓦煲向大虫头上砸去,给了大虫致命一击。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