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三百里盘古之国
来源:本站 作者:钟万全 时间:2015-05-27 16:09 【字体: 】 浏览量:-

在人类物质文明之前,我们的祖先古人类是“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漠阳江流域北部有长达一百公里的石灰岩山带。北起阳春河镇的阳三群石、玉溪三洞,南行有凌霄岩;石望镇有潭围(谭黎)石;春湾镇有龙宫岩、铜石岩和那星、那乌群石;陂面镇有那座、大瑯、独石仔、那虹、石人、紫云、赤豹、麒麟、鳌鱼等石;合水镇有白石、潭西石等;春城镇有蟾蜍、马、狮子、望夫、崆峒、马鞍、白猪等石;马水镇有石根、石菉、马兰、石阁等石;潭水镇有观音、石城、题诗、那扶、鱼田、石根龙、天龙、石塘、天仙骑龙等众多岩石,最南到河口镇的石人迳、米贵石。岗美、三甲、双滘、八甲等镇亦有石灰岩石。这一百多公里的石灰岩山带洞穴,便是古人类理想的栖息之所。

1960年开始,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在西江两岸进行考古普查,发现了阳春城东北30公里处的独石仔古人类遗址。独石仔属陂面镇大瑯石山带北侧一个独立山,经省、湛江地区博物馆在196019641978年三次发掘4米厚五个堆积层,发现有晚期“智人”牙齿一枚,石器243件,动物骨骼化石近千种,其中文化层2.5米厚遗存的人类食余的畎骨化石种类繁多。经北京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碳14化验,测定上中下三个年代为14260年~16680年。1978年冬,合水镇平北村女青年黎清燕将她在村后白石岩山脚开荒得到的石器20种献给考古队。经继续发掘,又得到新石器晚期的陶器14件和陶片一批。后来阳春县进行文物普查,在春湾白虎岩、高村牛窿洞,石望马腰岩,陂面赤豹岩、紫云岩,春城河西崩石埇山、旧石角洞,马水蛤窿洞等处,发现深厚的动物遗骨化石堆积层,但许多已被农民作为硷肥发掘使用。

独石仔、白石岩等初步考古发现,百越古人类一支曾经居住在漠阳江流域一百公里石山带的岩洞,经过“燧人氏”时代用燧石取火熟食,“有巢氏”时代的“构木为巢”建造茅屋,就逐渐向南向西迁徙,遍布居住于锦江(恩平)、漠阳江、鉴江流域沿海丘陵、平原及山区。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各级方志记载这一支部落的创始人名叫“盘瓠”,是炎帝神农氏后裔帝喾高辛氏的女婿,就是神话传说为“狗头人身”的“高郎”,图腾旗帜上绣着“盘王”头像。他的部落被方志称为“三百里盘古之国”。“国”中的云雾面脉及余脉由北向南形状“有如山梁”。汉武帝元鼎六年平南越,设立一个县于阳江北部谐音命名为“高凉”。

盘瓠氏部落的后裔,有自行取姓的盘姓、甘姓,有与汉人沈氏通婚产生的冼姓。南越王赵佗时代沈讷与其妻通婚传下了冼氏家族;到梁朝和隋朝间就出现了高凉太守之妻谯国夫人冼氏,成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