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切粉原是三甲镇新村各户人家选用上等白沾米的副制品。做工精细,嫰滑爽口,食用方便,作为送礼佳品,颇为人们喜爱。由于其成品在三甲圩长期出售,故称三甲工粉。
三甲切粉,久负盛名,旧志在"切粉"条中,称"三甲圩制者为好"。民间年间,阳春的青年刘传章在广州读书,经常听到肩挑小贩走街串巷喊着"三甲粉"的叫卖声。那时候,偏僻的阳春县,广州人感到陌生,而"三甲"这个名字倒很熟悉,因为"切粉"优质,使它成为一个地方的名片。
解放前,三甲新村的人大多不种田,家家户户以做切粉为生。每个三甲圩日,切粉销售量可达3.4千斤。成品大都由帆船运至阳江,然后分销各地。逢年过节,各地商人,纷至沓来,到村到户订购,销量大增。良好的经济效益,使新村楼村成为三甲的一个首富村。
抗日战争前,三甲切粉行业最兴旺。当时的福记、益记、义兴隆、德昌号等名牌产品,远销省、港、澳。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