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霞
王若霞(1710~1798),女,阳江县织岗平村人。祖父王志宾,为织首富。父王丹溪,不慕仕途,于村中设帐授徒,兼习医学,著有《灸法医方》传世。若霞幼承父训,十二三岁即能吟诗作对,在地方上名重一时。20岁时,嫁给阳江附城观光村张子熀为妻。张家祖先富有,传至子熀时已家道中落,生活每况愈下。她回归后,安贫乐命,操持家务,兼辅子熀攻读应考,力图重振家声。后子熀到肇庆参加乡试,不幸落榜,客死他乡。不久子熀父母又相继辞世,若霞悲痛万分,携幼子回娘家岗平居住。在村东搭茅屋,名“解烦轩”。屋旁挖池种荷,名“浴日池”。每天助父授课之余,带儿子在池边散心吟咏。越二年,儿子突患天花病逝,若霞肝肠寸断,愁惨之余,改居室名“买烦轩”,池名“落日池”。此后,她寄情山水,与酒为伴,以诗一泄忧愤,直至老死。其诗直面人生,针砭时弊,情真意切,坦率自然,其中怀古之作褒贬尤为鲜明。如“万顷奔驰滟滟波,崖门犹是昔山河。草宫莫守栖鲛室,玉玺空沉侣汨罗。正气难扶天地醉,违时惟恨古今瘥,瓣香已逐狂风去,蚁篆长留赤坎坡。”(《遥吊张太傅墓》)和“何年星坠漠江滨,砥柱中流可问津。异卉环岩惊过客,雄文铭石认骚人。谁言碧海三山岛,别是桃源一洞春,板鼓河图时出没,鱼王名号绝无伦。”(《鱼王石》)。遗诗600多首,辑有《若霞亭诗稿》。
谢方端
谢方端(1724~1813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生于岗尾轮水(今岗美镇),谢仲埙长女。她幼年丧母,随父习文,聪明善读,记诵不忘,其父十分钟爱,教授声韵学,喜欢填词、工诗,出口成章。其时,人称才女。
方端幼年随父遍游粤东名胜,以香艳之笔,写山水之奇。年青时与三甲堡新楼村刘宗衍结婚。其诗表现了琴瑟唱酬之乐。她刚而立之年,夫去世,子方三岁,还有两代遗孀,赖其操持家业,夜纺织日授经,四时不绝。晚年随子芗谷居于官署,慕其名登门拜访者甚众,凡有求教的均一一指教。工余与儿孙们谈古论今,以名人的史实激励晚辈奋发学习,其孙士荦童年能诗文,为殿撰姚秋农赏识。
方端80余高龄回归故里,来送行的人满道,翰林院编修冯敏昌追送30余里。卒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冯敏昌为其写传。
方端作有《小楼吟稿》、《小楼诗钞》流传于世。广东督学李调元为《小楼吟稿》作序和刊行。
资料来源于《阳江县志》《阳春县志》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