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小麦专家 黄光正
来源:《阳江县志》(2000年版) 时间:2016-08-17 10:07 【字体: 】 浏览量:-

黄光正19321988,阳江县海陵那洋村人。1950年,在阳江县立中学高中毕业,后当小学教师。1952年考入河南大学农学系,1956年毕业后分配到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任教,直到逝世。他在学院先后任农学系良种教研室主任、农学系主任,获教授职称。并兼任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河南省科技成果审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小麦研究会、河南省作物学会、河南省种子学会等的理事。1982年以后,被选为河南省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委,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从1957年开始,就已结合教学积极开展小麦育种试验研究工作,呕心沥血,不辞辛劳,从未中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更忘我工作,追求进步,于198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先后育成10多个品种,其中闻名全国的“百农3217”小麦品种,在我国15个省市推广。1981年7月26日,《光明日报》以《小麦大丰收,科学立大功——沈丘县农民热情邀请黄光正教授同饮“庆丰酒”》为题,报道“百农3217”亩产最高达1200斤的情况。中共沈丘县委代表全县人民赠黄一面锦旗和一块写着“培育良种,功绩卓著”的光荣匾。19801984年,“百农3217”品种,在全国推广种植达5600余万亩,累计增产小麦29亿公斤,取得经济效益6亿多元,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83年5月,他随中国农业考察团赴美考察。1984年,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农学院组团来我国访问时,与他进行了学术交流。“百农3217”先后多次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特等奖、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他多次被评为省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特级劳动模范、省科技先进工作者。198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88年在河南郑州病逝。

摘自《阳江县志》(2000年版)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