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丝文化名城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旅融合,推动阳江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丝文化名城
关键词1精神文明建设
● 持续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工程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
● 实施文明创建提质工程
●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规范化建设
● 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餐饮行业文明服务提升行动
关键词2城市文化魅力
●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加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 突出挖掘“南海I号”品牌资源,鼓励引导大型、知名企业落户我市投资文化产业
● 加大对漆器、风筝、根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
● 传承发展传统民俗、技艺、美食等文化特色,大力培育发展“名特优”产品
● 高规格办好国际马拉松赛、亚洲帆板赛、风筝文化节、南海(阳江)开渔节等重大文化体育活动
● 筹办首届阳江艺术博览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关键词3公共文化服务
●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城市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建成“十里文化圈”为目标,升级改造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 加快建设市文化艺术中心等综合性文化体育场所,填补我市大型公共演艺场馆的空白
● 推进关山月等阳江名人故居修缮工程,加快建设陈醉艺术馆、许鸿飞工作室和雕塑公园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三下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关键词4文旅融合
● 整合沿海优质旅游资源、特色农业渔业产品,打造旅游风情小镇、特色景区,建设海丝文化旅游产业带
● 保护利用好历史建筑,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 保护革命遗址,传承红色文化,规划建设“阳江之战”纪念馆等一批集教育与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景点
关键词5区域旅游合作
● 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区域旅游合作,谋划阳江与湾区城市间旅游方面的深度合作
关键词6全域旅游
● 支持海陵试验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 支持阳西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 其他县(市、区)也要依托各自资源禀赋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和线路
做好民生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补齐民生事业短板,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关键词7民生保障制度
● 进一步健全十件民生实事机制(今年我市将首次通过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
● 建立健全民生投入保障机制,完善财政相关扶持政策,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
● 深化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在吸引社会力量投入教育、养老、托幼等方面推出更多创新性的改革举措
● 建立以“小切口”立行立改机制,从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查摆问题,拿出扎实管用的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 所有窗口单位都要设置服务对象专用车位,方便群众办事
关键词8稳就业
我市大力推进三大培训工程,已建成2个“粤菜师傅”省级培训基地、2个“粤菜师傅”省级大师工作室
● 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强化技能和创业培训,办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
关键词9应用型本科院校
● 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着力解决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不足、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加快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
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于2019年11月底动工建设,并由华南理工大学对口援建,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按在校生12000人规模分三期建设,计划于2021年9月开始招生
关键词10高水平医院
● 加快高水平医院建设,进一步完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扎实推进医联体改革,注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水平
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7月入选省高水平医院建设行列,将在省的政策扶持下,对标国内最优国际一流医院,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11底线民生
●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对城乡低保应保尽保
● 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保障功能,突出加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落实政府救助,发动社会帮扶,强化邻里互助,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到弱有所扶
● 加快推进危房改造工作,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
关键词12脱贫攻坚
● 扎实做好脱贫攻坚考核验收,逐人逐户对账销号,动态开展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找准短板指标,严防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 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不摘”要求,加强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谋划好2020年后扶贫开发工作
● 在扶志扶智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强化产业和就业扶持,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和增强“造血功能”
● 注重总结提炼,加强舆论宣传,全方位展现脱贫攻坚成果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难题,拉近与“双区”的时空距离,既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又要重点突破机制规则实现“软联通”,努力构建与大湾区一体化的发展环境,促进大湾区优质资源要素向我市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
关键词13营商环境
● 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标准,对照大湾区最高标准,加强与大湾区理念、规则、政策等方面的衔接,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关键词14放管服
●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大力推广“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和“粤商通”涉企政务服务平台,勇当互联网政务便民服务的领跑者
关键词15审批服务
● 学习借鉴大湾区特别是深圳、广州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大力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关键词16四减一提速
● 继续加大“四减一提速”工作力度(为企业和群众办事减材料、减时限、减前置、减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关键词17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
●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制度改革,建立“多审合一”并联审核机制,进一步压减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
关键词18区域试点
● 复制深圳前海等地的管理架构及管理模式,选择合适的区域开展试点
关键词19对外开放合作
● 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和外部贸易环境变化,加强与欧盟、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关键词20平安阳江
●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打造点线面均衡分布、网上网下交汇融合、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
●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
关键词21法治阳江
● 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加强重点领域地方立法,突出抓好科技创新、污染防治、民生保障等领域立法
● 强化依法行政,统筹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改革,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不断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
关键词22基层社会治理
● 创新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多网合一”的基层综合网格,把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到基层
● 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 通过社规民约、乡贤参事会等形式,调动各方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加快建设专业化社工队伍
● 完善村民小组建设管理,落实村民小组长绩效考核,进一步激发村民小组长动力
● 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渠道,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探索在村民小组、大型商圈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点,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