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阳江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本网 时间:2022-02-09 21:11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2022年1月11日在阳江市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余洪波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机遇,围绕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重大平台谋划、重大项目建设、重大举措落实,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80亿元,同比增长8%,两年平均增长6.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72亿元,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0亿元,增长17%,两年平均增长17%;合金材料、电力能源、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0%、18%和1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两年平均增长21%,其中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57%和70%。149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0.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30%,建成投产36个项目,开工39个项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00元,增长7.5%。

  (二)产业发展有新突破

  主导产业加快集聚。编制《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规划》;3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成,650万千瓦项目动工建设;东方电气电机、龙马铸造精加工等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中车电机、东方海缆等项目加快建设;“一港四中心”加快构建,阳江港#13、#14码头泊位建成,#J9-#J16码头泊位加快建设,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建成;海上风电强链补链招商取得显著成效,中国能建、大金重工、中材叶片、中远海运重工等项目意向落户。合金材料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红荔枝新材料一期、宏旺冷轧二期、联昌30万吨不锈钢精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阳江抽水蓄能电站首期1号机组并网发电。阳西美味鲜一期、御膳厨等项目建成投产,金龙鱼等项目加快推进。张小泉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建成投产。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与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中铁、中国能建等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阳江高新区、阳西县、阳东区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竣工和签约活动。赴多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签约项目143个,投资总额1126.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1个。

  园区承载力持续提升。4个省级产业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45亿元,动工建设33个项目。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园金港大道市政配套等工程进展顺利,港口生活配套区首期商务写字楼、公寓、酒店、商业街等工程基本完成。推动阳东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盘活存量土地3214.76亩。建设一批通用标准厂房,推动企业“拎包入驻”。预计4个省级产业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增长24%。

  服务业和消费稳步恢复。预计接待游客总人数161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5.2亿元。阳春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有序推进,春湾风景区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举办阳江首届电商直播节、消费促进月、电商扶贫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实施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新能源汽车促消费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亿元,增长7.2%。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44.28亿元和1522.11亿元,同比增长6.4%和12.4%。

  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组织企业参加第129和130届广交会、“粤贸全球”、“粤贸全国”等展览展销活动,稳定国外市场,拓展国内市场。谋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国(阳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稳定和扩大铁矿石、镍矿砂和农产品进口,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预计全市进出口总额266亿元,增长38.8%,规模再创新高,其中进口86亿元,出口180亿元,分别增长75.2%和26.2%。实际利用外资0.65亿美元,增长38.4%。

  (三)改革创新持续深入

  创新发展有新成效。积极打造产教融合发展的阳江科学城,谋划与国内7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新建一批创新实训基地、创新科技中心、创新研究院等科技创新载体,与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合金材料、海上风电两家省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形成较好科研实验条件,引进院士领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共获15项省科技专项、省“大专项”项目立项。阳江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阳春产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新增61家、达126家。新增8家省级、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新增在孵企业34家。

  重要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有序开展,出台《阳江市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配合做好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对标最优最好持续推进优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举办“诚信示范企业”创建活动,首创“守信惠”模式,通过粤省事小程序为守信个人和企业提供20多项优惠激励措施。“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政府和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55个和45个工作日以内。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审批事项实行“一窗通办”,商事登记实现智能“秒批”。

  (四)城乡建设提质升级

  交通建设稳步推进。广湛高铁阳江段建设有序推进,阳茂高速阳江段扩建工程、雅白线扩建工程通车,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段、国道G234线双捷桥至海陵大堤段扩建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阳春至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获核准。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阳江南联络线等前期工作抓紧推进。阳江机场前期工作有序开展。阳江港进港航道改造工程完工,推进与广州港集团合作,港口吞吐量3350万吨。

  城市面貌加快提升。引进一流团队高标准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和指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成振兴路和新江南跨线桥等市政项目,向南向海的城市框架进一步拓展。积极推进江台路东段、中洲大道北段等项目。开展城区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对市区下水道进行清理、维修。阳春市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和阳东北惯镇、阳春春湾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等方案印发实施。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成功申报阳春市夏威夷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7个、专业村4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成功申报2021年罗非鱼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闸坡镇入选全国千强镇,为粤西唯一,阳春岗美镇入选2021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新增阳西五彩薯等11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新增4家荔枝出口注册基地,动工建设高标准农田10.5万亩。闸坡世界级综合性中心渔港项目动工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在阳西县沙扒镇、海陵试验区闸坡镇实施整镇推进乡村风貌提升试点,支持“1县4镇36村”分别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镇、村。投入财政资金2.8亿元支持14个镇开展镇区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

  (五)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全力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印发《阳江市能耗双控整改方案》,加强“两高”项目管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41%。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加快生态环境领域基础设施补短板,江城区麻演、龙涛、龙湾片区污水收集工程和阳西县整县推进镇村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进展加快,江城区固废处理环境园动工建设。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为95.3%,PM2.5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8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六)民生事业明显进步

  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实现“三无”(无死亡病例、无院感事件、无扩散病例)目标,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493.20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221.59万人,全程完成率85.13%。十件民生实事有效实施。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交付使用并正式招生,绿地小学、共青湖学校、阳东区凤凰中学等3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完成建设,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9万个,有序落实“双减”工作。市中医院二期、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一期等项目完工,江城区人民医院新院一期、阳东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动工建设,市应急医院与市人民医院医融体、市妇幼保健院新院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市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投入使用。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完成省下达任务。“七馆合一”等项目加快推进,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动工建设。获评2021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业宜居之城”。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侨务、统计、人防、双拥、地震、供销、粮食、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等工作扎实开展。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受内外环境、新冠疫情、能耗双控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重要产业链条不完整,新产业新动能发展滞后;部分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出现减产;产业平台承载力偏弱,产城融合水平不高;投资增长支撑单一,招商引资实效有待提升,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产业创税效应不明显;城市品质亟待提升,优质教医文资源欠缺,乡村建设仍有不少短板。对于这些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两个定位”,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落实“123+N”工作安排,坚持向海发展、工业立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大体系,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水平。

  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人均生产总值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农业总产值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总量、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全力打造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印发《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规划》,争取纳入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或园区。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产业基地,推动6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完成投资300亿元,做好新增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前期工作。加快建设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力促东方海缆、禾望变流器等项目建成投产,推动中能建海洋科技装备基地、大金重工、中材叶片等项目动工建设,加快补齐主轴承、齿轮箱、法兰、输变电等环节。加快建设和提升“一港四中心”综合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风电出运母港,完善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创新中心、运维中心。积极发展氢能、储能和海上光伏、海洋牧场。

  优化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支持广青、宏旺、阳春新钢铁等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推动广青400万吨低碳短流程宽幅不锈钢等项目上马。建设国家新能源基地,推动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建成、二期动工,加快LNG调峰储气库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太阳能光伏等项目建设。提升五金刀剪产业竞争力,建设五金刀剪高品质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大食品产业集群,力促金龙鱼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致美斋等项目动工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建材、轻工纺织等产业。推动实施“链长制”。

  打造海陵国际旅游岛。高标准编制海陵国际旅游岛规划,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优质旅游项目。推动“南海Ⅰ号”参与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争创世界一流博物馆,统筹优化海丝馆片区,规划建设海丝馆东侧展览馆等设施,加快建设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序推进环岛碧道、组团式高端酒店等项目建设,发展帆船帆板、沙滩体育等特色项目,对接大湾区发展商务服务、康养等产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重点城市,围绕强化支柱产业和提升优势产业开展招商,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实现补链、强链、拓链。积极招引海洋工程、生物医药、智能家电、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激光增材等产业项目。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建立项目遴选机制,落实《阳江市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提升招商工作成效。

  增强产业平台承载力。推进年度投资15亿元的25个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增7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完善园区道路、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等设施,推动省级产业园全部实现“七通一平”。开展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专项攻坚行动,力争盘活存量土地6000亩。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提高园区投入产出率和财税贡献率。

  (二)推进内需外贸协同发展,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聚焦项目建设稳定扩大投资。利用国家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工业和房地产等领域投资力度,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总投资3002亿元、年度投资455亿元的125个市重点项目建设,力促26个计划投产项目建成投产、53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46个计划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加大重点项目储备力度,积极推进112个市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

  提升服务业和消费活力。加快阳春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东平大澳渔村创建4A景区,充分挖掘山海景观、田园风情、历史古城等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滨海旅游体系。推进滨海新区等消费商圈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商品消费,提振餐饮消费,开展20场以上促消费活动。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设立农产品展销中心,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加快发展物流、电商、会展、教育、康养等服务业。

  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强化外贸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测和跟踪服务,加强与RCEP成员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展览展销活动,办好第21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建设中国(阳江)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力争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推动五金刀剪、水产品等出口产品高端化、精细化发展,重点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和紧缺资源性产品进口。

  (三)深化改革创新开放,激发投资兴业活力

  加快建设产学研科技创新承载地。积极申建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有序推动阳江科学城建设,加快推进广东工业大学(阳江)先进技术创新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阳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省科学院智能科技学院等项目签订协议,完善产学研生态链,促进科学城与城市空间、交通建设等规划有机衔接。力争阳江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推进阳东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阳春、阳西、江城创建省级高新区。持续完善海上风电、合金材料两大省实验室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年内申报5个省级科研项目。力促年内新增1家省级、6家市级重点实验室,新增1家省级、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30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通过考核验收。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提升质量基础支撑能力。

  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深化“矿地统筹、先矿后地、配建项目”发展模式探索创新,打造广东省绿色建材阳江生产基地,进一步谋划和梳理矿地统筹项目,加强与央企合作共建。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攻坚行动,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各项升级版措施落地。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健康发展。持续落实简政放权,推动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不断优化“证照分离”、市级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等改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并逐步推开应用。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完成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转型升级,落实智能“秒批”、跨域通办,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进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推广阳西县数字政府省域治理“一网统管”试点县经验。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全面对接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加强与大湾区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产业、创新、民生等领域合作,谋划阳江东部“融湾强带”发展平台,打造服务“双区”和两个合作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群配套基地、产业链延伸区。加快规则机制与“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相适应,积极借鉴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做法。积极参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抓好新一轮珠海对口帮扶阳江工作。持续加强沿海经济带西翼城市交流合作,办好湛茂阳第三次联席会议,共同促进高质量发展。

  (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打造现代化滨海城市

  强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38个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10亿元以上。稳步推进广湛高铁阳江段建设。力促国道G234线双捷桥至海陵大堤段扩建工程建成通车,抓好阳春至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阳春段、国道G325线江城坪郊至阳春轮水段新改建工程、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雅韶至山外东段等项目建设。加快完成粤西沿海高速、沈海高速阳西支线、深圳至南宁高速公路阳江段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阳江机场前期工作。高标准规划建设阳江港亿吨大港,加强与广州港集团合作,力促#J13-#J16等码头泊位建成,推进#18、#22等码头泊位建设。谋划“深珠江阳通道”,推进三茂铁路、阳阳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中远海运重工华南船舶维修基地项目建设。新建5G基站1000个。推动阳春新钢铁余热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一批电网工程建设。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龙门水库等项目建设,研究谋划大河水库引水工程。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城市向南向海发展,彰显阳江特色滨海城市风貌。推进阳江滨海新区规划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将滨海新区打造成为富有活力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广湛高铁阳江北站TOD模式开发,促进城市北翼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六横六纵”城市快捷骨架路网,建成金城路、中洲大道北段等,谋划建设空铁新城片区至市中心快速通道、金港大道等项目。打通金郊路等断头路。实施东风三路鸳鸯湖、三环路名扬商业广场等人行天桥建设。加强城市绿道、城市公园、社区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着力美化城市家具,推进市区荔枝园小区等3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程,加快共青湖公园、森林公园二期等公园绿地建设,打造干净整洁、美观有序的人居环境。认真抓好巩卫、创森、创文工作,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处理系统。有序推进阳春市县城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示范建设和阳东北惯镇、阳春春湾镇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工作。

  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保障粮食稳产稳收,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菜篮子”工程,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设闸坡世界级综合性中心渔港,打造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促进现代农业集群发展,争创省级水产跨县集群产业园和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发展优质稻、南药、夏威夷果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持续推进阳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和省数字乡村发展试点县建设。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综合服务模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存量农房微改造和新建农房风貌改造。抓好美丽乡村示范村和乡村风貌带建设,鼓励各县(市、区)规划打造地域特征鲜明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验收等工作。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五)保护绿水青山,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样板城市

  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强“两高”项目管理,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绿色建筑等节能环保产业,创建“零碳”国家高新区,推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提升环境承载能力。抓好水污染治理,积极开展入河(海)排污口专项排查整治,加强城乡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加强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聚焦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落实施工工地和运输扬尘管控,构建市、县、镇、工业园区全覆盖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全市固废危废管理,加快江城区固废处理环境园等建设,实施重点地块治理与修复工程,创建无废城市。强化自然保护地管理,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强高质量水源林、生态公益林建设,推进漠阳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

  (六)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加快打造幸福家园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继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加强重点场所监管和重点人群监测,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健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加大稳就业保就业力度,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持续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统筹抓好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扩面征缴力度,继续加强儿童福利保障、残疾人救助、养老事业等工作。落实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加快城南公租房二期建设。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支持措施。推进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二期、阳江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阳江市高级中学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33所、新增学位1.52万个,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落实“双减”工作。推进市人民医院建设省高水平医院,加快市人民医院院区升级改造,有序推动市妇幼保健院二期扩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等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推进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建成“七馆合一”工程,办好阳江(南海)开渔节、海陵岛马拉松赛、风筝文化节等文体旅活动。建设平安阳江,加紧补齐应急抢险领域基础设施短板,抓好安全生产、扫黑除恶、食品药品安全、信访、“双拥”等工作,保障社会稳定有序。

  各位代表,踏上新征程,砥砺再前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高举旗帜,接续奋斗,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谱写阳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