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无障碍 | 移动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阳江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本网 作者:市发展改革局 时间:2021-02-18 16:44 【字体: 】 浏览量:-
转载分享:

——202122日在阳江市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苏玉均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机遇,围绕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扎实推进“六稳”“六保”,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

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首要位置,认真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在疫情初期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要求,做到“七个到位”,建成投用核酸检测实验室5家,切实抓好救治和防控工作,打赢海陵岛阻击战。因时因势动态调整防控策略,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筑牢防线不放松,切实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全市报告14例确诊病例、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3名无症状感染者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无院感事件、无扩散病例,各县(市、区)自20203月以来均保持低风险状态。选派108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等地,为全国疫情防控贡献阳江力量。

(二)经济发展在疫情冲击下稳中有进

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突出投资、工业、消费和出口等重点领域,制定实施“复工复产20条”及中小企业、税费减免、用工、金融等细则,以“1+N”政策体系援企稳企,有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六稳”“六保”落地见效,经济自二季度恢复正增长,增速逐季提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60.44亿元,增长4.4%,增速居全省前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70亿元,增长2.2%,税收占比达7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4.38亿元,增长17.0%,增速连续8个季度居全省第1位;六大主要行业增加值完成364.11亿元,增长17.0%;工业用电量102.89亿千瓦时,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比全省高5.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8.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7.7%132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2.3亿元,占年度计划131.1%,建成投产27个项目,开工36个项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91元,增长5.8%。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44万户,增长30.2%

(三)产业全链集群发展效应显现

合金材料和风电产业集聚发展。合金材料产业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宏旺冷轧二期、强力新材料一期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甬金二期等项目动工,联昌不锈钢精加工等项目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场在建350万千瓦吊装风机139台、并网发电96台,装机容量52.8万千瓦,约占全省64%全国单体投资最大的中广核南鹏岛海上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全省近海深水区首个海上风电华电青洲项目动工金风科技、龙马铸造等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中车电机、禾望变流器等项目加快建设“一港四中心”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产业大数据中心投入使用

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提升。五金刀剪百年老字号“王麻子”由金辉收购落户阳江,张小泉刀剪智能制造中心建成试投产。阳西园区获评全国调味品十大产业基地,厨邦调味品、卡夫亨氏等项目投产,广味源、御膳厨等项目开工。阳江抽水蓄能电站、LNG调峰储气库等项目加快建设,粤西天然气主干管网工程阳江至江门段完工。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实施智慧工厂技术改造,万洋众创城时尚产业基地加快建设。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成功举办阳江招商推介大会暨重大项目集中动工竣工活动、重点工业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等活动坚持“比较优势+龙头企业”模式,引进内外资项目190个,总投资1489亿元,其中投资超100亿元项目3个,投资超10亿元项目21个,签约合金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及食品产业项目120个,投资总额766亿元

园区承载力持续提升。珠海(阳江)产业园合金材料基地等填土工程完成验收,A区风电装备制造标准厂房、金港大道等道路和市政配套工程加快建设,港口生活配套区首期商务写字楼、公寓、酒店、商业街、公交站工程总进度完成约50%。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三期建设进展顺利、四期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推进。江城银岭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三期项目加快。阳春产业园标准厂房及孵化中心项目建成投产。

(四)内外贸回稳向好

服务业和消费加快回暖。全域旅游加快推进,海陵试验区、阳西县被认定为广东省第三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东平镇大澳渔村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170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1.12亿元。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1.48亿元,下降11.6%,降幅逐季收窄。有序开展各大消费促进活动,有序发展地摊经济、夜间消费,促进互联网和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17亿元,下降30.8%,降幅逐季收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5.19亿元,扭负为正,增长1.0%。获评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成为广东省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建成一批县区级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商服务站,江城区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有序推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451.18亿元,下降10.2%,降幅逐季收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39.46亿元和1353.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15.4%

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落实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租金减免等稳外贸政策,引导企业参加云上广交会、进博会、刀博会,帮助企业稳定国外市场,鼓励和支持外贸企业利用网络直播等新模式开拓国内市场。稳定和扩大铁矿石、镍矿砂和农产品进口,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全市进出口总额191.7亿元,增长26.3%,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进口49.1亿元,出口142.6亿元,分别增长41.7%21.8%

(五)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持续深入

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阳江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稳步推进,阳春、阳西产业园纳入省级高新区专家考察园区名单。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4家、累计105家。合金材料、海上风电实验室建设全面推进,高功率激光应用实验室投入使用。新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重点实验室6家,“智库+”众创空间获国家备案,13项科技项目获省立项。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22件,增长22.0%

重要改革深入推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系统推进各项改革,做好广东省营商环境试评价。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设,建立信用核查机制,推进联合奖惩“一键搞定”,实现信用系统与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系统对接,开展守信激励创新试点。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国一张清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发行三个批次专项债券资金37.4亿元用于支持57个项目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7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拟压减市级权责清单事项2190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广“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等移动应用平台,1138项政务服务实现“指尖通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水平不断提高,电子证照推广应用。数字化就业供需平台荣获全国政务服务“模式革新金雷奖”。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在《2020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评估报告》中处于粤东西北地区第一梯队。

(六)城乡建设迈上新台阶

交通建设再添喜绩。广湛高铁阳江段全线动工,中阳高速阳春段、沈海高速开阳段改扩建工程阳江段、海陵岛大桥、国道G325线北惯至白沙段改线工程等项目建成通车,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段等项目加快建设。阳江机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机场选址报告、预选场址电磁测试报告等编制完成,气象观测连续开展15个月,相关成果已由民航中南局评审通过。阳江港进港航道改造工程加快推进,J1#-J6#6个码头泊位竣工,13#14#22#LNG专用码头、J9#-J16#海上风电码头泊位等一批泊位加快建设。

城市宜居水平提升。获评“幸福宜居之城”称号。空铁新城片区规划建设启动,康泰北路、中洲大道等一批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建成地下综合管廊廊体9.13公里,5G基站累计建成1700多座。巩卫、创森、创文等活动深入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7.4%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阳春市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阳东北惯镇、阳春春湾镇入选以中心镇为重要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加快7个省级、4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扶持43个村发展特色产业,已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11个、专业村79个,新增阳东香蕉、阳西“妃子笑”荔枝等11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建成高标准农田155.2万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8088个自然村全部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打造阳春潭簕等连线连片精品线路和江城那蓬村、阳西鸡乸㙟村等一批美丽乡村

(七)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

脱贫攻坚取得决胜成果,全市建档立卡的3.6万多户贫困户74914名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全面实施河长制,五大片区截污管网工程完工,三江岛、中洲岛污水处理厂具备通水条件,全市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100%,市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100%PM2.5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下降25%,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为95.9%;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固废危废监管处理严格执行。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降”,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贷款增长加快,精准投入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加强互联网金融整治防控,严格做好P2P网贷机构排查清退工作。

(八)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稳岗减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落实落地,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4万人次,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1%。新建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18所,新增学位1万多个;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顺利推进,全球首家五金刀剪学院、海上风电学院挂牌成立,全国首个中国范式酒店管理学院落户阳江。与钟南山、林延龄院士专家团队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市呼吸中心、市心血管中心,市人民医院获评“中国胸痛中心”和“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成为全省首批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协同医院;市中医院二期建设项目住院楼、综合楼主体工程封顶;阳西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完成省下达任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7277.63万元,惠及68.7万人次。漠阳风筝文化系列活动、海陵岛马拉松赛、首届阳江文化艺术博览会顺利举办,“七馆合一”项目动工,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民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和市博物馆分别升级为国家一级和三级博物馆。平安阳江建设有序推进,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进展顺利。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侨务、统计、人防、地震、供销、粮食、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等工作扎实开展。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受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主导产业规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仍需加强;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出一批服务于主导产业的创新成果仍需加力;城市扩容提质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仍有不少短板弱项;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存在一定差距。对于这些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起步之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当前,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将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省将着力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推动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我市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比较优势日益凸显,具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潜力。我市“十四五”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展望了2035年远景目标,为我市在新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2021年,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总定位总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在“一核一带一区”建设中展现阳江新担当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农业总产值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总量、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比较优势+龙头企业”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重点发展合金材料和风电两大主导产业。加快合金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横向拓展,推动甬金冷轧二期、联昌不锈钢精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推动强力新材料二期等项目动工建设,积极谋划不锈钢物流交易集散基地,加快引进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以及新型合金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材料等产业,不断完善合金材料全产业链,力争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快建设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落实新增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规划,推动3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年内并网发电,力争650万千瓦项目年底前全部开工;力推中车电机、禾望变流器、东方电气电机等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建成,东方电缆等项目加快建设,着力引进轴承、齿轮箱、港口船舶装备、紧固件等项目,补全补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一体推进“一港四中心”建设,加快阳江港A13-14号、BJ9-J16号码头和4大功能区规划建设,打造南中国海上风电装备出运和运维母港;依托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覆盖风电全产业链的检测认证体系;加快组建海上风电技术创新中心,推进深水区500万千瓦柔性直流集中送出国家示范工程;加快布局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

优化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五金刀剪产业竞争力,推动张小泉智造配套(首期)项目动工建设,加快中高端产品研发制造,办好第20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打造大食品产业集群,加快大食品产业园、御膳厨、巨树腐乳等项目建设。建设国家新能源基地,推进阳江核电7-8号机组、阳西电厂7-8号机组前期工作,加快抽水蓄能电站、LNG调峰储气库建设,有序推进龙马等陆上风电和分散式风电建设,推动氢能项目落地,筹划绿氢生产制造基地。振兴纺织服装业,加快万洋众创城时尚产业基地建设,引进大中型纺织企业和知名服装品牌,规划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加快引进和培育新产业。围绕“双十”产业集群,瞄准产业空白领域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布局与我市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引进激光龙头企业落户,规划建设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园。培育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数控机床、高品质紧固件等产业。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总投资616亿元以上,亿元以上项目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超100亿元项目2个。

增强产业平台承载力。加快阳江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推动中山火炬(阳西)产业园、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创建省级高新区,推动阳东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做好园区规划统筹,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加快阳江高新区C区拓展前期工作,推进园区土地连片收储、连片建设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争取年内扩园2.6万亩,清理盘活存量土地3000亩,为优质项目预留空间。提高园区发展品质,推动51个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园区道路、学校、医院等设施,逐步实现“生活不出园”。实施园区产值倍增计划,促进园区扩能增效。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动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迈出新步伐

聚焦项目建设稳投资。努力推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总投资2915.6亿元、年度投资515亿元的155个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度投资为165.4亿元的计划投产34个项目建成投产、年度投资281.2亿元的62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年度投资68.4亿元的59个计划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加大重点项目储备力度,超前谋划、提前布局,抓好重要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重大民生项目储备,积极推进总投资3058亿元的116个市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前期工作。

着力稳定和促进消费。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进海陵试验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景区等核心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高标准建设一批星级酒店群。优化提升各具特色的城市消费商圈。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新模式,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推动夜间经济、电商直播有序发展。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健全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举办20场以上特色促消费活动,扩大节假日消费,支持商业综合体和商贸企业开展节日促销,稳定汽车消费,促进家电更新消费。

推动外贸扩量增效。稳定和扩大五金刀剪、机电、水海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推动风电装备等产品出口。促进外贸市场多元化,加强与RCEP成员国经贸往来,开拓新兴市场。支持企业出口产品转内销和扩大进口,利用好进博会等平台扩大原材料、先进设备、药品及群众需求量大的产品和服务进口。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挖掘外贸新增长点。规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推进阳江港扩大开放,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全面对接融入“双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硬联通”,谋划推动赣深高铁、深珠城际轨道延伸至阳江,谋划深中通道、深珠通道与阳江的有效连接;加快规则机制“软联通”,借鉴复制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经验,构建与“双区”相适应的市场与制度体系。积极参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规划建设,以新一轮对口帮扶为重点,深化与珠中江合作。加强与湛茂交流合作。

(三)坚持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深化改革创新收获新成果

加快构建特色创新体系。完善合金材料、海上风电两大省实验室建设,结合国家创新发展需要和我市主导产业,主动承接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加快高端合金材料中试线等20多项课题研究,争取年内申报6个省级科研项目,努力突破有关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利用国家高性能新型镍合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完善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推进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中乌巴顿技术研究院阳江分院、高功率激光应用实验室等建设,深化与省科学院战略合作。加大市级产学研合作科技专项资金引导力度,重点支持五金刀剪、合金材料、风电装备制造等产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新增30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孵化器在孵企业,力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5%以上。

加快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研究制定我市营商环境试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县(市、区)营商环境试评价。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压减市级权责清单事项30%以上。推动投资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推动政府和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55个和45个工作日以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完成市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和注册便利度。有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和各县(市、区)信用建设试点,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开展“数字政府”省市一体化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落实“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不少于100件、秒批事项不少于30项、“全城通办”事项不少于200项,推动阳春市、阳江高新区开展政务服务跨省合作试点。

(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建设再上新水平

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加快编制《阳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空铁新城片区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提升滨海新区核心区,积极拓展新区发展新空间;积极谋划发展阳江东部片区。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加快城南大道(雅白线)快速干道升级,推动漠江西路和西平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动工,建成振兴路、金城路等城市道路,畅通城市微循环。推动漠阳江、那龙河“两江四岸”景观带及连围河景观带加快建设,精心打造共青湖公园、三江岛滨江公园、儿童公园等高品质公园,新建城南、新江东、中洲等5个垃圾中转站,推进3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推动江城区所有街道和其他县(市、区)城区建设生活垃圾示范片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文明城市。推进阳春市城区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北惯镇、春湾镇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着力打造阳春、阳西两个产城融合、均衡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副中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稳产保供,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扩大优质农作物种植,争取新增1个国家级、2个省级、8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打造马水桔、春砂仁、程村耗等特色农产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新增4家省级、1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15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推进远洋渔业、深水网箱、现代渔港、海洋牧场等建设,加快建设闸坡世界级渔港。支持阳西打造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省数字农业示范县。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重点抓好闸坡镇、沙扒镇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补齐农村道路交通、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建设富有岭南风韵的精美农村。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切实防止返贫和新致贫,加大扶贫资产监督力度,健全消费扶贫长效机制。

(五)坚持交通先导基础先行,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新提升

加快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做好广湛高铁“三电”及管线迁改等工作,加快推进广湛高铁阳江段建设。有序推进阳江机场前期工作,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力争尽快具备动工条件。力促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阳江南联络线、阳春至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阳春段年内动工建设。启动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雅韶至山外东段建设,抓好国道G234线双捷桥至海陵大堤段扩建工程等一批国省干线建设。加快推进阳江港#5-#7#J13-#J16#J3-#J6#J7等码头泊位建设,力争完成阳江港10万吨进港航道改造工程。

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1500个,实现市区和县区5G网络连续覆盖,推动珠江西岸大数据中心动工建设,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建设。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粤西天然气主干管网“县县通”工程,推动阳江沙扒三期海上风电接入、阳西电厂56号机组接入、粤西网架优化I期等三大500千伏电源并网工程建成投产。完善现代水利支撑体系,加快漠阳江出海口整治综合工程、中下游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配合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阳江段建设。

(六)坚持绿色发展导向,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有新进步

巩固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任务整治成果,抓好6项属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推进水污染防治。抓好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达标攻坚,加强断面水质监测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排查整治黑臭水体和入河(海)排污口,强化饮用水源管理,进一步提升水污染治理水平。突出大气污染防治。积极应对污染天气,推动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加强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管控,推进锅炉、炉窑整治和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整治,力争减缓碳排放强度增速。加强固废和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全市土壤污染现状和底数,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有序实施重点地块治理与修复工程,推进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规范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加快广东领尊废矿物油处理、江城区固废处理环境园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项目建设。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及重金属污染防控,加快阳春市石铜矿、硫铁矿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筑牢森林生态屏障。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及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

(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推动民生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坚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加大力度保基本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管控,强化国内外涉疫高风险地区人员排查管控和境外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全面推进进口冷链食品、物流和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监控,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持续加大保居民就业力度,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着力稳住高校毕业生、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加大扩面征缴力度,继续加强城乡低保救助、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儿童福利保障、养老事业等工作。推动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年内建成招生,推进城南二小等项目建设,年内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5所、幼儿园16所,新增中小学学位3030个、学前教育学位4800个。扎实推进市人民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如期建成市中医院二期项目,规划推进市人民医院院区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院、市妇幼保健院二期、省级核辐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项目建设,推进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大楼建设,推动县(市、区)疾控中心升级改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试点。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中医治末病健康工程。加快推进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七馆合一”、阳江市民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谋划推动阳江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推动图书馆、文化馆(站)提质升级和县区博物馆全覆盖,办好阳江(南海)开渔节、风筝文化节、海陵岛马拉松赛、帆船帆板赛等文体旅活动。推进平安阳江建设,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证社会稳定有序。

各位代表,新阶段要有新气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砥砺前行,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谱写阳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阳江贡献,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相关文件:


文档附件: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网站地图 | 隐私申明 |

主办单位: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16010311号-3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