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自成立之日起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企业需求和群众关切,不断优化接诉即办,多年来,解决诉求超200万宗。2022年,为强化社会参与,推动热线政务服务优化提升,推动企业群众关心的重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12345热线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工作者等社会各界人士中选聘了8名代表,组建了热线“群众监督员”,构筑健全了12345热线社会监督机制。
一、当好“传声筒”,争当企业群众“贴心人”。12345热线群众监督员来自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和行业代表,与群众联系密切,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也具有一定的政策、法律知识和自身专业优势,能善于发现和提出热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除了有询问热线办理情况、参加热线有关工作会议等权利,也承担着反映群众对热线办理工作的意见建议等职责,是最好的社情民意“传声筒”。一年来,群众监督员不定期拨测12345热线电话,监督热线服务质量,多次表示热线工作人员话务服务态度好、工作指引合理贴心、回答准确到位,对热线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向热线反映接通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优化人员配置及强化业务培训等建议。结合群众监督员的意见建议,热线积极研判实际,按照不同接听时段“繁忙”程度,合理调整人员配置,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热线接通率93.91%,较去年接通率提升了15个百分点。
二、用好“放大镜”,争当企业群众“解难者”。12345热线群众监督员着眼群众与企业反映强烈、与群众及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线索,及时发现12345热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助力打通群众和企业诉求办理的盲点堵点,达到“剖析一个,解决一片”的效果,助推12345热线不断提升接诉即办能力。一是深入现场,实地办公解难。对争议类诉求,多年来,12345热线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现场核查,2022年5月组建群众监督员队伍以来,共邀群众监督员深入群众诉求现场13次,有效解决诉求45宗。同时,新闻媒体监督员对现场核实开展跟踪报道,进一步推动了诉求落实办理。截至目前,广播电视台看阳江APP、阳江日报数字报等媒体发布了《多方联动,促道路安全隐患尽快解决》《校门前半幅道路坑洼泥头车多?后续来了!》《“一事联办”,解决三江小学路口卫生问题》《群众反映市区多处路灯“失明”,多部门实地核查解疑难》等多篇核查报道。二是参与协调,多方共商疑难。对于久拖不决、部门职能交叉、责任单位不明确的疑难问题,12345热线组织有关部门召开疑难诉求联席会议,一年来,群众监督员参与会议8次,积极监督各承办部门履职尽责情况,促进诉求有效解决131宗。其中,就核定商务领域投诉举报事项承办部门,群众监督员结合专业优势,提出了一系列宝贵意见,助推生活美容、医疗美容、保健推拿类诉求解决约80宗。
三、建好“智囊团”,争当企业群众“服务员”。12345热线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员优势,定时填写《阳江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监督情况调查问卷》,不定时组织召开群众监督员工作会议,广泛了解、听取社会各界的监督意见及工作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流程,督促检查群众诉求的落实情况和效果,不断提升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作质量和水平,助推政务作风积极向好、工作扎实落地,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