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应急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委依法治市办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市委“433”工作安排,聚焦“防、救、新”三件事,围绕“防事故、强考核、抓执法、促管理”四项工作思路,全面抓实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能力、管理体系四个方面固本强基,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我市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贡献应急力量。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 强化法治意识,提高学法用法理念
我局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学习;认真学习普及应急管理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应急管理行政裁量权基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切实提高自身运用法律法规指导工作的能力。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扩大)会议、局务会、阳江应急管理大讲堂、党员干部论坛进行学习,积极提升法治建设能力。2024年,我局共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扩大)会议和局务会学习相关法律法规26次,主持干部学法培训(阳江应急管理大讲堂)4期,主持党员干部论坛4期。近年来,我局干部职工队伍未发现违法违纪行为。
(二)全面履行综合监管职责,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1.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一是党政领导责任强化有力。提请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常委会会议、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市委卢一先书记、余金富市长、各分管市领导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指示批示,推动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印发实施《阳江市党政领导干部2024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组织签订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责任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年度考核及综合督查,逢重大节假日组织深入一线调研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二是部门监管责任持续压紧。制定《阳江市电化学储能电站等十三个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明确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健全完善重大风险隐患挂牌督办、“两法衔接”、通报约谈、警示提醒等工作机制。三是企业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实施企业“承诺制”“黑名单”制度,组织重点行业领域暗查暗访,召开全市危险化学品、工矿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述职会议,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尤其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
2.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是强化部署推动。制定印发《阳江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以及“任务分工清单”和“推进路线图”,明确九大行动27项任务,细化“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各项措施。牵头成立工作专班,推动6个县(市、区)和24个市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每季度召开一次防范重特大事故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会,推动安全生产和治本攻坚工作。二是强化治本攻坚。建立并落实每季度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工作调度机制,聚焦九大行动27项任务挂图作战、对表推进,突出抓好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整治和精准执法等工作。三是强化明查暗访。制定《阳江市2024年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工作方案》,由市安委办牵头,聘请有关行业领域专家,每季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四是强化督办约谈。对阳江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挂牌督办并督促落实关停措施,印发通知督促加强休闲渔业、海上高危游乐活动、重点运输车辆、养老院等场所安全监管工作,就阳信高速公路项目施工、高空厂房维修作业、起重机械吊装作业、外包外租项目施工等事故情况对有关县市区政府和部门、企业进行约谈,每月通报一次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工作进展情况,督促落实属地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以及治本攻坚重点任务。
(三)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推行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其中可网办率、行政许可事项全流程网办率、最多跑一次率、预约办率、实体大厅进驻率、一窗办理率全部达到100%,“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部达到100%。严格对申请行政许可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非煤矿山企业、烟花爆竹经营(批发)企业和特种作业进行审查、审核。
(四)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执法监管水平
一是加强工矿行业安全监管。部署落实我市工贸企业和非煤矿山治本攻坚行动,有力开展全市非煤矿山、工贸行业电气焊作业、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构建全市工矿领域企业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开展工贸行业企业排查摸底并建立完善监管台账;建立全市工矿行业安全生产常态化监管检查工作机制,通过“专家+服务+检查+执法”模式,完成全市钢铁铝加工、粉尘涉爆、有限空间等专项检查。二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监管。部署开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制定了2024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开展重点时段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检查,开展危险化学品及医药化工等行业重大隐患专项整治专家指导服务;制定《阳江市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精细化管理方案》,规范全市烟花爆竹经营秩序,严厉查处非法违法生产、储存、经营烟花爆竹行为;三是做好事故调查评估工作。组织开展海陵试验区“8·12”较大船舶侧翻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组织开展阳春“9·16”较大车辆坠翻事故调查;对各县(市、区)发生的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实行挂牌督办。四是严格安全生产监督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好依法行政和执法考核工作;制定2024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严格执行《应急管理行政裁量权基准暂行规定》(应急管理部令第12号)、《应急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广东省应急管理部门行政执法免行政处罚清单》(粤应急规〔2023〕1号);全面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强化年行动,制定“综合查一次”方案并开展检查,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五是拓宽监督途径,切实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妥善处理安全生产信访举报事项。
(五)强化法治思维,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1.完善指挥机制。制定《阳江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则》,推动高效协调应对灾害事故处置。及时调整市级三防指挥机构,落实水利工程三防责任人,收集更新“叫应”责任人和三防工作AB角信息,确保三防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印发《阳江市防御台风暴雨工作指引》《关于加强海上新业态防台风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台风暴雨防御工作,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做好灾害天气防御工作。全力防御应对22轮强降雨及2号台风“马力斯”,3号台风“格美”,4号台风“派比安”,以及11号台风“摩羯”(超强台风级)影响。压实三防工作责任,及时启动或调整应急响应,启动防汛防风成员单位联合值守机制。严格执行防台风“六个百分百”“八个再查一遍”和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要求,没有因台风暴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损失。
3.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大力推进基层防灭火规范化示范镇创建工作,全面落实“包山头、守路口、盯重点、签责任、打早小”工作措施,推动建立完善镇级“六有”体系和村级“九个一”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各项森林防灭火规章制度,打通基层防灭火工作“最后一公里”。
4.抓好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救灾工作。积极做好风险研判,每季度印发《全市防控风险形势综合分析报告》,分析可能带来的灾害影响,提前谋划防范措施,确保各地各相关部门做好风险预警工作。把行政村(社区)“十个有”建设作为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推动全市50个市级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力做好主汛期灾害救助工作,认真做好灾情核查统计,配齐完善安置点基本生活设施和配套服务。
5.严格值班值守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在岗在位值班制度,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掌握突发事件苗头和动态,随时为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没有出现迟报、漏报、瞒报现象。
6.建立联合救援机制。梳理全市应急抢险救援力量并进行队伍编组,推动市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与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签订联合救援协议,形成各救援力量互为补充、协调作战、共同发展机制。制定全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业务培训计划,组织各类专业救援力量开展全员岗位练兵。精心组织地震、三防、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六)推进普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1.开展形式多样普法宣传。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全国交通安全日等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深入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积极组织参与应急管理部普法知识竞赛、广东应急管理“普法马拉松”、粤港澳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市县两级政府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同志及有关企业负责人观看《安全生产、责任在肩》警示教育片;通过阳江日报、阳江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组织开展重大安全隐患曝光,大力普及安全法律知识,强化全社会安全法治意识,努力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支持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
2.举办内容丰富普法培训。通过举办全市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班、全市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业务专题培训班、全市矿山、机械制造行业重点企业负责人培训班、烟花爆竹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业务培训班等,不断提高执法监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企业负责人依法履职能力。
二、存在问题
2024年,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行业领域安全形势严峻。涉重型半挂牵引车交通事故以及交通工程项目施工、高空厂房维修作业、起重机械吊装作业、外包外租项目施工等事故时有发生,局部形势严峻。二是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比较薄弱。基层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应急管理设备设施比较薄弱,应急救援能力、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应急指挥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难以应对应急管理领域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督促各地各部门依法履行“三管三必须”法定职责。督促各地贯彻执行市县镇三级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重点职责清单和年度重点工作清单;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进一步压实党委政府属地领导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生命线。
(二)从严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抓好危险化学品、工贸、矿山、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网格化、精细化、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联合惩戒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专家指导服务,从严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三)着力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持续加大基层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执法能力水平;构建市、县高效规范应急指挥部体系,推进镇村两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以建强市级应急救援基地为抓手,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业务培训、体能训练和日常管理,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水平。
(四)推动普法宣传工作走深走实。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持续推进普法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和薄弱环节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