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
是我们身体的头号“劳模”
被誉为身体的“发动机”
其健康状况
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
心脏这颗强大的“引擎”
也有其脆弱之处
同样“惧怕”很多因素!
它一旦发病
可能会导致全身受累!
2024年9月29日
是第25个世界心脏日
今年的主题是
“心行合一
(USE HEART,FOR ACTION)”
今天就跟大家讲讲
心脏的那些事
心脏有一个内在的“生物钟”,表现为固定的昼夜节律,白天心率较快,晚上心率慢。保护心脏,首先要知道它在什么时候最“脆弱”:
1. 晨起时
人在休息时心率较慢,经过一夜的代谢消耗,血液相对黏稠,血流缓慢,容易发生血管栓塞。
早晨起床后,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会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情绪激动。若此时着急活动,高血压、血脂异常者等高危人群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
建议:起床时躺一会儿,不宜过急过猛。醒来后喝一杯温水,早餐少吃油腻和过咸的食物。 血压高的人最好晨起后服用降压药,以防血压波动。 2. 上午9~11时
此时血压处于高值,交感神经兴奋,人会感到激动亢奋。
同时肌肉处于灵活运动状态,多种因素叠加会导致斑块不稳定,增加心绞痛、心梗等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建议:午餐不宜吃得过饱,饭后散散步,尽量午睡半小时。 压力大、心情不好时试着深呼吸,提高血液中的氧气水平,让大脑镇静,放松紧绷的神经。 3. 下午15~17时
经过上午的辛苦工作,身体和大脑都进入较疲劳状态;下午16时开始人体血压又进入“高峰”,易诱发心绞痛、心梗等意外。
建议:工作间隙可以站起来活动几下,晚餐不宜暴饮暴食。 睡前不要一直看手机,可以读书或听音乐,让身心完全放松,进入睡眠的准备状态。 研究发现,90%以上的患者在心脏病发作前数周就有异常症状,其中40%的人出现气短的表现。 ● 胸痛: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见和典型的症状,患者常会感觉胸口产生重物压榨感。但是,心绞痛个体差异较大,有时可误诊为消化不良或烧心,有时疼痛还经常发生于肩部、颈部、下巴、臂膀或背部上方,易误诊为肌肉拉伤等。 ● 呼吸困难:患者会感觉呼吸困难,并表现为呼吸次数增多、呼吸动作较快、呼吸幅度增大。 ● 浮肿:心脏泵血能力减弱,无法及时排出身体组织的废物液体,可导致身体浮肿的发生。一般心脏引起的浮肿是从脚踝、手指等肢体末端开始。 ● 心跳节奏紊乱:心动过速、心悸等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症状,甚至诱发脑卒中等不良后果。 ● 嘴唇青紫 出现嘴唇青紫可能存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的心脏病问题。 如果发现以上问题,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排查。 1. 怕你熬夜 研究显示,每晚睡眠不超过5小时的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是6~8小时睡眠者的两三倍。 2. 怕你吸烟 吸烟或长期吸入二手烟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3. 怕你口味重 高盐(钠)饮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饮食中盐(钠)过量会引起体液潴留,使血压升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损伤心脏的供血血管。 优化饮食质量是心血管代谢健康的关键,除了少吃盐,最好做到清淡饮食,少油低糖,多吃蔬果和全谷物,吃够蛋白质。 4. 怕你不运动 5. 怕你肥胖 肥胖与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相关,这些恰恰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