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文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市非遗展示馆升级改造,加快完成市博物馆新馆展陈设计,推进文化馆评估定级。组织开展阳江传统文化巡展、四季“村晚”等公共文化活动。推动艺术演出、展览展示、艺术培训、阅读推广等下移到镇村。组织文艺院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进景区。
(二)做好文物安全工作,推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高质量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做好大澳商会、蓝氏宗祠、刘氏家塾修缮工程验收,加快推进那乌古桥抢修工程。推进石望铸钱遗址周边黄泥堆二期考古,开展大八古村、旧洲城村考古调查。加强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金字塔型传承梯队建设,组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活动。对红色文化、高凉文化、非遗文化、乡村文化、美食文化挖掘整理,出版《阳江历史文化钩沉》《高凉史》等书籍,推出“阳江历史文化研究项目”成果。
(三)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加大文旅宣传推广。跟进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景区做好5A级景区复评,推进3A级旅游景区创建,培育打造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村,推出一批省级市级旅游精品线路。面向我国重点客源地开展推介活动,组织参加专项文化旅游展会,推广“海丝名城”城市名片。依托珠中江阳旅游联盟平台优势,加强与北部湾城市群以及湛江、茂名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四)推动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全力做好全国十五运群体项目沙滩足球赛、2025年全国帆船锦标(49er&49erFX&诺卡拉17级)暨十五运帆船49er&49erFX&诺卡拉17级资格赛的赛事组织,筹备海岸赛艇项目热身赛、决赛。高水平承办全国帆船锦标赛、广东省青少年帆船锦标赛和广东省青少年高尔夫球锦标赛等赛事。突出抓好帆船帆板、举重、跆拳道、田径等优势项目,加强与兄弟地市合作发展运动项目,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加快推进阳江市全民健身中心、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争取在2025年年中投入使用,推进阳江市网羽中心建设,督促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开展“两场一馆一池一中心”补短板项目,以体育助力“百千万工程”。组织举办风筝赛、龙舟赛等阳江传统特色赛事,马拉松、南粤古驿道大赛、越野赛、乡村振兴10KM邀请赛等户外运动赛事,社区运动会、“8·8”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民俗文化健步行等基层群众赛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扎实推进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力度,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五)坚持正确导向,抓好广播电视监管。聚焦主题主线持续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围绕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指导各级广播电视制作机构深入发掘漠阳本土特色文化题材,讲好阳江故事。督导县级加快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建设项目和“智慧广电”示范点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广电行业公共服务质量。强化境外卫星电视管理,常态化开展非法卫星接收设施联合检查。督促我市各县(市、区)有序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实现“一省一网”统一运营管理。
(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局机关党组织建设的根本性建设,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阳江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