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准确理解和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及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当前文化旅游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文化旅游新发展格局,做好对接融入“双区”建设,为建设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海滨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二)统筹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提高服务水平。落实和完善常态化防控举措。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景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博机构等开放指南或具体措施,坚持不懈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深入推进创文、创森、巩卫等各项工作,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为公众提供更多文化旅游服务,提供更安全的文旅消费产品,着力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实现更加精准的引导和调控。
(三)着力推进重点文化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推动“南海I号”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加快推进“南海I号”博物馆争创世界一流博物馆以及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二是结合创文切实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攻坚做强工程,推动图书馆、文化馆(站)提质升级。三是继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示范点项目质量,加快推动双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提质升级和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推动旅游厕所建设并完成地图。四是强化人才保障和人才培养。依托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建立市、县、镇、村四个层级的培训体系,深化各个层面的培育活动,确保基层文化建设繁荣发展。
(四)加大文旅宣传推广工作,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一是加大线上宣传推广力度,突出智慧旅游亮点。选择有影响力的媒体合作,加大对阳江文化旅游的线上推介,提升阳江文化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竞争力。二是积极参加各种展会和旅游推广活动。利用展会宣传推广阳江文化旅游。三是重点筹备文化艺术博览会、漠阳风筝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大力传承和弘扬本地诗词文化、非遗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擦亮阳江“文化之乡”品牌。四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依托海滩、海岛、山林、湿地、水库、温泉资源禀赋,促进文化和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与开发利用,推动形成以滨海旅游为主、温泉度假和岭南古城相结合的“1+2”阳江特色滨海旅游产业体系。五是落实支持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
(五)做好文物安全工作,推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一是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开展阳江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工作,加强历史文化管理保护。二是继续推进推动阳江学宫二期、刘氏家塾等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作。指导各地做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救性维修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单位日常巡查。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传承体系工作。做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开展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评定评定工作。四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工作。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墟市活动,利用“我们的节日”开展专题活动,大力开展风筝、漆器、咸水歌、山歌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
(六)强化服务和监管,确保文体旅和广电行业健康发展。一是继续推动职能转变,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对各文体旅游企业“放管服”改革工作,推动“互联网+监管”工作常态化。二是加强安全监管,严格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本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消除监管盲区,督促经营企业克服“重效益、轻安全”思想,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维护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三是继续深入开展文化市场各项专项行动,结合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和扫黄打非工作、全域旅游环境整治开展,加大对文化旅游市场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的打击力度,抓好文化市场、营业性演出监管力度,全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四是我市广播电视系统继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落实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服务工作,强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完善监测监管系统,确保导向安全、播出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设施安全,进一步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构建应急广播信号综合传输覆盖网络,确保应急预警信息互通共享。
(七)推动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一是加强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着重抓好田径、帆船帆板等品牌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安排我市青少年运动员参加省的年度比赛、冠军赛、U系列等大型比赛,做好阳江市体育代表团参加十六届省运会各项目赛前准备工作,积极配合国家、省做好相关赛事的承办;做好审核、审批阳江市运动员、裁判员等级管理工作。二是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积极推动全民健身的设施、组织、活动、管理四大服务网络建设,调动各体育协会的主观能动性,在疫情防控许可形势下多形式组织做好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三是深入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运动健身指导,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加强体育对外协作交流。四是切实抓好体育彩票销售和市场监管工作,开展公益体彩宣传活动,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八)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打造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年建党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一是切实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员干部队伍“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健全制度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各基层党支部制度,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抓好党员干部“八小时外”活动监督,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学习培训,继续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继续加强党的大政方针学习、纪律教育、党纪法规学习,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工作能力,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